淺析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時間:2022-01-16 08:48:04
導語:淺析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探討了安全生產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內容,分析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重要性及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措施、安全事故的科學應對等,以期為保護生命和財產安全,提升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安全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生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一、安全生產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一)安全生產的概念。安全生產主要是指生產過程中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和環境安全,也就是說要在一定的物質條件下使生產過程按工作秩序穩定進行,在生產過程中要識別和控制危險因素,使人身安全與健康免受損害、生產設備和周邊環境免遭破壞。因此,安全生產就是生產過程中保障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和環境安全所采取的一切活動和措施的總稱。安全與生產是辯證統一的關系。首先,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生產,生產是一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生存的根本,但是生產的前提條件是安全,沒有安全生產將無法進行。另一方面,安全能促進生產,安全的生產條件能夠極大調動職工工作中的積極性;安全的生產條件意味著職工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設備設施得到較好維護、環境免遭破壞,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生產過程中的財產損失,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二)人、物和環境這三個因素對安全生產的影響。安全生產涉及人、物和環境等因素。人的因素主導安全生產水平的高低。綜合以往的安全事故我們不難發現,事故的發生最主要的是人的因素,大都是由于人們忽視生產規則、不遵守規章制度,甚至是為了利益不顧安全生產法律,鋌而走險,從而導致了嚴重的生產事故。所以,在安全生產工作中,一定要加強人的安全意識、業務素質、思想素質等,加強防范,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這里所說的物指的是生產中的原材料、廠房、設備、成品以及半成品等,這些因素都對安全生產水平有重大影響。比如,生產設備的設計缺陷、超負荷運行、陳舊、老化、破損等都會對安全生產造成不利的影響,需要使用者進行維護、保養及修正、彌補和調整。再比如,廠房的位置選擇、廠房建造的質量好壞、原材料和產品的存放及管理,還有勞動保護用品的配備和使用等都是安全生產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環境的因素對安全生產影響很大。在生產中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環境適宜,人就會進入良好的工作狀態,否則就會使人感到某些不適,甚至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對于化工等危險性行業來說,各種有毒氣體以及輻射會對人體產生極大的傷害,另外對于一些生產性企業來說,各種粉塵和噪音也會嚴重影響人體的健康,所以,在這些行業中,企業一定要做好各種防護工作。還有,如果工作時間過長,職工超負荷工作,也會對生產安全帶來不利影響。所以,企業也應該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和輪休制度。(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企業的安全生產是需要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來保障實施的,沒有制度的監督,安全生產只能是紙上談兵、流于形式或口號。所以,應該制定相應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制度,設立相應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實行監督管理職責。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和措施監管企業的生產活動,使企業的生產活動在符合安全條件的情況下進行,從而達到職工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設備免遭損害、環境免遭破壞的目的。
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對社會來說,安全生產影響著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企業來說,安全生產影響著企業的財產安全和經濟效益;對職工來說,安全生產影響著每個人的身心健康。所以,一定要深刻認識安全生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強安全生產的責任感和自覺性。(一)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是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發展才是硬道理。科學發展觀的中心思想是發展,是安全生產為前提條件的發展,生產出現安全問題,就談不上發展。在生產過程中安全是第一要求,安全生產是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只有做到了安全生產,才能保障企業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實現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黨和國家歷來就非常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并且站在經濟可持續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高度重視生產中的安全問題;積極倡導相關部門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并對交通、化工等安全事故易發行業進行安全排查與專項整治工作,并且取得了積極成效。(二)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是法律、法規的強制要求。依法進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隨著我國《安全生產法》《消防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工傷保險條例》的頒布和實施,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有法可依,加強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具有法律的強制要求。(三)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企業是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為目的的,但是企業利潤的最大化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安全生產。沒有安全,便沒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除了要加強產值、產量和銷售成本管理外,更重要的是安全生產,安全管理應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但出現事故,給企業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估量,只有在安全生產前提下才能促進發展。(四)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安全問題涉及工業、農業、商業、醫院、學校、科研單位和黨政機關,還有千家萬戶。如果一個生產單位出現安全問題,就會影響到與這個單位有關系的方方面面。只有安全生產才能使人們身心健康、生命財產安全、家庭幸福,生產及管理者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產生效益,謀求發展,從小家到大家,構建和諧社會。(五)安全生產問題的存在需要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下,在各個企業對安全決策的貫徹執行下,安全問題在各個行業得到了明顯改善。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每年仍有幾萬起安全事故發生,每年仍有幾萬人因為生產安全問題而傷亡,安全生產問題,我們不能稍有懈怠,仍然是涉及國計民生的大問題。
三、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措施
安全問題,無論什么時候都是要充分重視的問題,安全生產要常抓不懈。對安全生產要系統地、全面地、科學地實施監督管理。(一)做好安全生產宣傳培訓工作。要在全企業做好安全生產培訓工作,包括領導管理層和一線所有職工。通過宣傳培訓工作,加強各級領導管理層的安全意識和風險防控意識,充分認識到自身在安全生產管理中的責任,熟悉安全管理工作流程,有責任、有底線、有擔當。對于一線職工,也要加強安全生產的宣傳和培訓,要讓一線職工充分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安全問題不僅會給企業帶來損失,還會危及自身的生命安全。除了在思想上加強認識,還要加強職工的技能培訓,防止操作失誤引發重大安全問題。宣傳培訓要人性化、多樣化,使全體職工充分認識并自覺遵守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二)做好安全生產制度。建設,完善監管體系及安全設施在生產的整個過程中都要做好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每一個環節、哪一個方面都不能有漏洞。首先要建立健全組織機構,成立專門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落實監管職責;其次,制定完善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并建立安全生產黑名單;另外,要勇于創新,創新安全生產監管機制、創新安全生產技能和手段,增加經費投入,運用信息化技術,在高危行業應用并推廣人工智能技術;最后,要加強安全生產的服務體系建設,積極引入保險機構參與到安全事故的預防中來,從而建立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三)突出安全生產監管的重點。安全生產涉及各個行業、各個單位,每一個企業和單位內部又包含眾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環節,如果不進行梳理,安全生產工作將無從抓起。所以,我們首先要分清重點,有的放矢。對重點行業、重點單位要加強安全監管,對于企業內部的重要環節和重點節點要加強監管。加強安全執法檢查,做好安全生產防范工作,做好排查隱患等。比如,煤礦、化工等行業都是高危行業,要加強這些行業的安全監管。另外,橋梁、隧道、高鐵、地鐵、船舶等也是事故易發行業,所以也應該加強整治,排查風險隱患。
四、安全生產事故的科學應對
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是誰都不愿看到的,我們盡管在防微杜漸,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但是,安全事故還會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我們要采取積極、科學的辦法來應對。(一)要編制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做好應急準備工作,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應對突發事件的預案,預案要有科學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以備事故發生時能控制,減少損失,(二)組織演練,提高預案的實施能力。選擇恰當時機按照預案組織實際模擬演練,通過演練,增加企業人員對突發事故的應急能力,也可以發現預案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斷修改完善。(三)迅速施救,同時向相關部門單位救援。一旦發生安全生產事故,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指揮調度到位,先救人后救物。(四)認真書寫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要求認真書寫事故報告。事故報告是對事故的總結,從中可以認清事故的經驗教訓,為以后的安全生產提供借鑒。通過原因排查,找到安全漏洞,積極整改,防止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
總之,安全生產事關人民安危、大局的穩定,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從源頭治理,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提升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安全水平,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參考文獻:
[1]李福慶.論安全生產管理措施和方法的重要作用[J].化工管理,2016(14):284.
[2]張銥瑩.安全生產指標化管理可控性分析及目標措施[J].安全,2016,37(12):49-51.
[3]王剛.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J].福建質量管理,2015(08):70.
[4]李德有,賴才書,王劍光,等.新形勢下從“安全管理”升級為“安全服務”[J].福建冶金,2019,48(06):48-52.
[5]蘇宏杰,鄭瑞臣,王艷,等.中國安全生產標準現狀統計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9,15(10):184-188.
[6]李德有,賴才書,王劍光,等.新形勢下從“安全管理”升級為“安全服務”[J].福建冶金,2019,48(06):48-52.
[7]劉懿,史先鋒,吳鵬,等.全國非煤礦山總量情況統計分析及監管建議[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9,15(10):178-183.
作者:朱哲彥 單位:西安高新區應急管理局
- 上一篇:企業班組安全生產管理研究
- 下一篇:黨務檔案信息化管理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