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視角下茶葉安全生產監管研究

時間:2022-03-15 11:29:10

導語:法律視角下茶葉安全生產監管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法律視角下茶葉安全生產監管研究

摘要:茶葉質量安全作為食品安全的重要內容,如何提升茶葉質量安全水平,成為廣大茶農、茶葉企業及政府部門亟待解決和做好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項重大民生問題。茶葉安全生產監管使用法律手段進行控制,可以保障茶葉的安全生產,使茶葉的生產加工一系列流程都得到基礎保障,從而提升人們生活中飲茶的品質。然而,當前茶葉安全生產監管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何通過法律層面來完善茶葉安全生產監管中的不足,本文主要就法律視角茶葉安全生產監管進行了深入探討,以期能在推到茶葉產業發展方面提供一點理論借鑒。

關鍵詞:法律;茶葉;安全生產監管

隨著國內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茶產業也要隨著市場環境的改變而不斷提升自身的質量和品質來應對當前的競爭環境。茶葉安全監督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茶葉品質,對茶產業的發展有關鍵性的作用,但是目前茶葉安全生產監管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監管體系有待完善,從法律視角來完善茶葉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對推動茶葉產業的發展有重大意義。

1法律視角下茶葉安全生產監管的意義

1.1能塑造良好的茶葉品牌。市場經濟大環境下,良好品牌的塑造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從而形成茶企業品牌。茶葉安全生產監管的根本目的是保證產業的安全生產,如果在生產過程中增加一些加速茶葉生長的化學物質,會嚴重危害到人們的健康。從法律角度來看,茶葉安全生產監督的作用一方面規避安全風險問題,提高茶葉的信賴度,另一方面提升自身的茶葉品質。茶葉生產監管不僅是茶葉健康生產的重要環節,更是茶葉品牌塑造的基礎環節和關鍵流程,只有嚴格把控生產監管環節,才能給茶葉生產提供一個健康、安全的外部環境,為塑造良好的茶葉品牌和進一步推動茶產業的發展夯實基礎。1.2促進茶產業的持續發展。茶產業要維持自身的持續發展,前提必須豐富健康的茶文化內涵,明確茶文化本質,維持良好的茶產業法律環境,利用法律路徑來保證茶產業健康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非常注重茶葉的品質,他們選擇的種類越來越多,同時也加大了茶企業的競爭,若一家茶葉品質降低,那顧客很容易選擇另外一家茶企。因此,創建良好的品牌成為產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提升茶葉品質是塑造品牌的根本途徑。總而言之,創建良好的法律氛圍,對茶葉安全生產環節進行嚴密監管,不斷提升茶葉的品質,獲取高效的發展路徑,從而推動整個茶產業的持續發展。

2茶葉安全生產監管存在的主要問題

2.1茶葉種植環節監管存在的缺失。種植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農藥殘留超標,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很多茶農沒有科學的用藥意識,用藥隨意和用藥量過大,沒有防治茶樹病蟲害科學有效的措施;第二,有些茶農沒有安全生產意識和生態意識弱,盲目增加用藥的次數和藥量,造成病蟲害嚴重,種植環境生態失衡,茶葉農殘嚴重超標;第三,少量茶農使用高殘留、高毒性農藥。茶葉種植的農民散戶較多,施肥和用藥都比較分散,茶園分布的較廣,從客觀上造成茶葉種植全過程監管難。2.2茶葉加工環節監管不到位。茶葉在加工過程中,微生物的殘留、有害金屬及衣物殘留等問題仍然存在,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落后陳舊的設備、破舊的廠房以及衛生條件差,不重視原材料質量和生產安全意識淡薄,致使茶葉在加工和包裝中受到二次污染;另一方面茶葉加工中添加色素和香精等違禁物質。這兩種情況都是因為茶葉加工過程中監管力度不夠,監管不到位造成的。2.3茶葉市場管理機制不完善。目前,茶葉市場中存在市場準入機制未健全、茶葉行業準入標準門檻低、市場管理機制不完善的問題,造成中小企業非常多,甚至個別企業無標生產,假冒偽劣和以次充好的產品在市場上盛行,產品質量沒有保障,同時還存在價格虛高惡意競爭的情況。2.4茶葉質量檢測不到位。目前,很多茶葉加工企業沒有先進的檢測儀器,尤其是部分項目的檢測儀器價格非常高、國內市場上缺少,因此,當前茶加工企業存在不注重檢測儀器的重要性,落后檢測儀器的使用無法做到準確檢測的效果,很難從根源上規避原材料中農殘物的超標。

3法律視角下茶葉安全生產監管實施路徑

3.1完善安全生產法律制度,為茶葉企業安全生產提供基礎保障。法律是規范生產單位、勞動者、管理機構行為的文件準則,當前,只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產法律制度,同時最大限度發揮其作用才可以提升安全生產管理質量和水平。《安全生產法》的實施一方面可以保障勞動者的生命健康和保護他們的財產,另一方面對經營單位和勞動者的行為進行嚴格規范。因此,完善的法律制度可以實現規范安全生產行為的目標。明確安全生產立法的權限,采取綜合性立法,減少法律沖突。由于我國多數采用專項立法,除了《安全生產法》等少數綜合性法律外,單部法律在管理范圍方面比較單一和狹隘,并且和其它專項立法存在沖突,致使安全生產監管比較混亂,沒有統一的標準,監管部門、生產經營企業對繁雜的法律不適應。當前,只有統籌好安全生產立法,使各部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之間有效銜接,規范同一界限內的執法、處罰標準,并統一生產經營單位的責任標準??傊?,只有完善的安全生產法律制度,才能為茶葉企業安全生產提供基礎保障。3.2提升立法的質量,進一步細化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提升立法的質量,是當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要求。安全生產法律制度的根本目的是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的出現,這需要科學技術力量和國家政策共同發力,通過兩者的有效結合,并從我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情況出發,充分發揮法律制度的引導和規范作用,從而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社會和經濟的持續發展。當前有關安全生產的立法雖然比較多,但是多數為原則性和規范性的立法,它們的操作性和執行性較低。相關部門在安全生產管理活動中沒有行為指導和具體規定,致使執法沒有統一的標準,執法效果較差。進一步細化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可以明確權責和理順法律關系,從而使生產經營企業和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更好的適用法律,對茶葉企業的安全生產達到實際有效的監管作用。3.3明確職責,理清綜合管理與行業監督之間的關系。目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對行業監管和綜合監管的職責僅有綜合性的區分,各行業監管范圍疊加,相互爭權和推諉的情況經常發生,時有選擇性執法的情況,形成有些法律法規形同虛設的現象;對于經營企業需要使用多個法律法規、適用多個標準和滿足多個部門的規定,才能達到符合的條件,這樣才能進行生產經營。這種情況加大了茶葉企業的成本,對其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茶葉企業的發展。安全生產管理需要最大限度發揮政府和各級安全生產委員會的作用,一是建立協商制度和會議制度來協調各行業與部門的安全生產存在的問題;二是明確職責和統一標準,從而減少爭權與推諉的現象,并大大減少了企業合規的成本,保護勞動者生命健康與財產方面節約了資源,對促進經濟發展有積極的作用。

當前,安全生產綜合管理和行業監管有一定程度的重疊,綜合監管更注重行政執法管理,行業監管則傾向公共行政管理,二者的管理側重和權限不同。在制度設計方面,安全生產綜合管理和行業監管的關系應是相互協調、監督和指導。綜合管理有權對行業管理進行指導來協調各行業管理的關系,行業管理應遵循權責對等的原則,綜合管理部門在充分做好協調、監督和指導職責的同時,要切實放權于行業監督部門,從而實現有效的行業監管。

參考文獻

[1]朱哲彥.淺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J].河北企業,2020(1):42-43.

[2]王曉杰.安全生產監管法律機制創新研究——以社會管理創新為視角[J].經濟研究導刊,2012(24):91-92.

作者:張璐 單位:貴州財經大學文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