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財政政策對民間投資消極意義
時間:2022-12-25 03:39:00
導語:深究財政政策對民間投資消極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財政政策介紹
關于財政政策對民間投資的影響,目前有兩種不同的觀點,形成了關于“擠出效應”和“擠入效應”的爭論。國內學者基于已有理論成果,并利用中國的數據進行了大量的實證研究,比如:郭慶旺、趙志耘(1999)認為在利率受到管制的條件下,政府投資不會擠出民間投資,反而會對民間投資產生擠入效應;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宏觀課題組(2000)提出了提升我國財政政策效應的途徑和對策;劉溶滄、馬栓友(2001)基于赤字、國債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檢驗了財政政策是否存在擠出效應;胡琨、陳偉珂(2004)則利用向量自回歸(vAR)方法,對我國財政政策的有效性進行了定量分析。
目前在這方面的研究都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都把財政支出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分析,得出財政政策的實施“擠出”或“擠入”了民間投資。
這種分析略顯粗糙,因為增加的財政支出被用于各種領域,不同領域的支出,對民間投資將產生不同的效應。當然,也有學者嘗試過對不同種類的財政支出進行分析,比如許莉、郭定文(2009)將財政支出分為經濟建設支出、社會文教費、國防費和行政管理費,分析了各種不同類別的支出對民間投資的影響。但這種分類只是照搬財政統計年鑒的財政支出項目,沒有進行有效的分類和數據整理。本文嘗試彌補目前研究的這些不足。
二、數據處理及說明
在本文的研究中,重點關注了國家財政在基礎設施建設、科研創新、教育醫療文化衛生事業和民生與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對民間投資的影響。本文的財政支出的數據來源于中國財政年鑒中的各項財政支出數據,私人投資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社會固定資產投入的數據,選取的時間段為1992—2006年。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內的數據,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的考慮:(1)1992,我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出現了大量的民營企業,民間投資開始活躍。(2)中國財政年鑒自2007起,統計項目有較大的變動,為了便于比較和保持數據統計標準的一致性,本文只選擇2006年及其之前的數據。(3)為了解決通貨緊縮的困局,我國從1998年開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這段時間的數據能很好地反映國家財政政策的經濟效應,本文所選取的數據包含了這一重要的時間段。在數據選取上,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選用國家用于基本建設投資的財政支出來衡量,科研創新支出選用挖潛改造和科技三項費用再加上文教、科學和衛生事業費用中的科學費用來衡量,教育,醫療文化衛生事業支出選用文教、醫療和衛生事業費用減去科學費用來衡量,民生和社會保障支出則選用社會保障補助支出來衡量。
本文對數據做了以下處理,一是用以1978年為基期的消費者價格指數把各項數據的名義值轉化為真實值,這樣可以消除價格水平的波動對結果產生的影響,保證跨年度數據的可比性;二是對不變價格變量做自然對數變換,這不僅符合一般的經濟理論,保留了變量中的有用信息,還能剔除共線性、異方差的影響。本文用計量軟件Eviews5.0對數據做計量分析。
三、實證分析
(一)變量選取及分析方法
鑒于本文的目的是要分析財政政策中的各類支出對民間投資的影響,本文將財政支出分為基礎設施建設支出jCSS、科研創新支出kycx、教育醫療文化衛生事業支出jyww和民生與社會保障支出mssb,并分析它們與民間投資mjtz的影響。所以本文的被解釋變量是取自然對數后的民問投資真實值Inmjtz,選取的解釋變量包括取自然對數后的基礎設施支出真實值Injess、取自然對數后的科研創新支出真實值lnkycx、取自然對數后的教育醫療文化衛生事業支出真實值lnjyww、取自然對數后的民生與社會保障支出真實值lnmssb。
以上變量有可能是非平穩序列,在實證檢驗中,首先采用單位根檢驗檢驗各序列是否平穩,再用Johansen檢驗對數據進行協整檢驗,看是否具有協整關系,并給出協整方程,最后用Granger檢驗方法,檢驗各個解釋變量與被解釋變量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
(二)平穩性檢驗
出于對相關變量時間序列數據的平穩性考慮,首先對其進行單位根檢驗。通常情況下的經濟變量都不是平穩的,存在或多或少的序列相關,但各變量之間可能存在著協整關系,如果不考慮變量的平穩性而直接進行回歸分析,可能產生“偽回歸”現象。所以我們在進行協整關系和因果關系檢驗前,必須首先對各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我們采用ADF檢驗法,檢驗結果見表一。
說明:D表示一階差分處理,D2表示二階差分處理;檢驗類型中,c表示包括常數項,0表示不包括常數項,t表示包括時間趨勢,N表示不包括時間趨勢,n表示滯后階數(根據SIC準則確定)。
從以上單位根檢驗結果可以看出,lnmjtz、lnjcss、lnkycx、lnjyww、Inmssb在其水平值上均為非平穩時間序列,但它們的二階差分在1%的置信水平下均為平穩序列,可判斷它們均顯著平穩,因此,它們均為二階單整I(2)序列。
(三)協整檢驗
平穩性檢驗發現lnmjtz、lnjcss、lnkycx、lnjyww、lnmssb各序列均為非平穩序列,但它們可能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可以通過協整檢驗,確定各時間序列的長期均衡關系。進行協整檢驗的前提是各序列是同階單整,而所選取的五個時間序列恰好都是二階單整序列,具備進行協整檢驗的條件。本文采用Johansen極大似然估計法對變量進行協整檢驗。檢驗結果如表二所示。
無論是跡統計量還是最大特征值統計量均拒絕了變量間不存在協整關系的原假設,而從檢驗結果可以認為民間投資與基礎設施支出、科研創新支出、教育醫療文化衛生事業支出、民生和社會保障支出在5%的置信水平下存在唯一的協整關系。
由于民問投資與基礎設施支出、科研創新支出、教育醫療文化衛生事業支出、民生和社會保障支出均為二階單整,各變量間又存在長期均衡的協整關系。我們可以建立以民間投資為被解釋變量,以其他影響因素為解釋變量的協整方程,如下:Inmjtz=0.188114lnjess-1.316937lnkyex+2.5671701njyww-1.9961151nmssb-12.561580.121360.428380.419040.146131.02768
說明:上式中,每個系數下的數字為標準誤差。從上式可以看出,民間投資與基礎設施支出、科研創新支出、教育醫療文化衛生事業支出和民生社保支出之間存在長期的協整關系。以下依次對各系數的含義做適當的解釋。首先,lniCSS的系數是正的,表明基礎設施的投資能增加民間投資?;A設施的完善能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吸引民間投資的增加。這印證了王小魯等(2009)在《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換和增長可持續性》中得出的結論。lnkyex的系數是負的,說明科研創新支出的增加不利于民間投資的增加。lnjyww系數是正的,這表明教育醫療文化衛生事業的支出有利于民間投資的增加。Inmssb的系數是負的,說明民生與社會保障的支出是不利于民間投資增加的。
(四)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有了數據上的相關關系,并不能充分說明問題。通過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可以得知變量兩兩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以及誰是因誰是果。為了找出投在哪個領域的財政支出是有利于帶動民間投資的,在上述協整檢驗之后,有必要進一步進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檢驗結果見表三。
從以上檢驗結果,可以得出以下重要結論。(1)民間投資是基礎設施建設的原因,因為民間投資也能參與部分基礎設施的建設。(2)民生與社會保障支出是民問投資的原因。而從協整檢驗結果可知。這種影響是負的。(3)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的支出是民問投資的原因,而協整檢驗結果告訴我們,這種影響是正的。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綜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下列結論: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中的財政支出能帶動民間投資的增長;民間投資的增長也能促進基礎設施的建設;教育醫療文化衛生事業中的財政支出對民間投資有很強的帶動作用;科研創新投入是一項長期工程,旨在促進經濟增長的財政支出應重點投人經濟建設中。
基礎設施的建設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我國財政投入的重點領域。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中的財政支出,一方面作為社會總需求的一部分,能較好地緩解經濟下滑,很好地起到宏觀調控的作用。另一方面,本文的分析表明,基礎設施投入能較好地帶動民間投資,對于經濟的長遠發展也是有幫助的。
除了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在教育醫療文化衛生事業上的投資也能很好地帶動民間投資,協整方程中,其系數遠大于基礎設施建設的系數,可見,教育醫療文化衛生事業的支出對民間投資的帶動效果要好于基礎設施的投入。教育醫療文化衛生是社會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如果它們能得到很好的發展,則能有效地增加消費者的社會福利。分析也表明,教育醫療文化衛生事業對民間投資具有帶動作用。
- 上一篇:保衛干事工作鑒定
- 下一篇:門診醫生個人工作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