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稅收對經濟增長的意義

時間:2022-01-27 08:55:29

導語:財政稅收對經濟增長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政稅收對經濟增長的意義

一、Johansen協整分析過程相關解析

(一)VEC模型分析通過上訴的說明,財政稅收、投資總額和經濟增長之間確實有一種長久持續的平衡關系,至于它們是不是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系,還尚未可知,所以還需進一步運用Granger因果關系檢測手段來確定,并確定其最優化的誤差修正模型,綜合所有的情況來進行預測。而針對誤差修正模型,需要提到vecm指標系數,它是三者各個關系變量偏離基本平衡情況下的調控力度,使關系變量能夠趨于平衡,并且它和一階對數差分經濟調整速度是成正比例關系,這讓我們可以認為財政稅收、投資總額和經濟增長速度的長時間調整與規模之間關系并不太大,加上目前社會經濟下的財政稅收和經濟增長指標保持著負相關關系,這使得投資總額帶來的經濟增長效果要比財政稅收帶來的經濟增長要顯著的多。(二)Granger關系檢測分析我們不考慮其他重大的經濟因素進行分析,僅僅對投資總額、財政稅收和經濟增長的指標進行討論,在Granger因果關系下,并通過以往的數據,對該三者存在的潛在影響可以大致得出財政稅收和經濟增長指標間存在格蘭杰因果關系的幾率是很小的,換句話說,在目前的社會經濟制度下利用財政稅收來提高經濟增長是不靠譜的,相對而言,投資總額帶來的經濟增長效果要好的多。

二、脈沖響應函數分析和方差分析

在VAR模型的基礎上,可以建立財政稅收、投資總額分別和經濟增長指標的脈沖函數,通過函數曲線來觀察它們之間的關系和發展趨勢。比如我們以滯后期10年作為分析例子,可以看出幾條比較明顯的規律:第一,當當地的財政稅收收入標準差是正值時,通過曲線看出在未來的1到3年內經濟增長指標有明顯的上升趨勢,在隨后的兩年內這種趨勢將會下降,在5年過后,又有回彈的趨勢,總體平均來看,它的推動能力范圍在0.00-0.02之間;第二,經濟增長指標在投資總額的作用下出現的是比較平穩的上升到下降規律,波動性不是很強烈,它的推動能力范圍在0.02-0.04之間,這也可以看出投資總額帶來的經濟效益增長比財政稅收帶來的增長作用要大。通過上訴得來的結論再利用方差分解的形式進一步的深入分析,財政稅收、投資總額分別和經濟增長指標間的貢獻程度曲線可以看出:第一,針對財政稅收而言,在未來的1到3年內,經濟增長指標上升的趨勢很明顯也很強烈,隨后會放緩呈現一個比較平穩的狀態,平均的貢獻率在20%左右,在滯后期10年時,貢獻率達到最高為40%;第二,針對投資總額而言,在滯后期3年,投資總額帶來的貢獻率最高,平均的貢獻率都可以達到90%以上,在隨后的7年呈現下降的趨勢,但是有一點是值得注意的,就是雖然一直呈現出下降的趨勢,但是投資總額帶來的貢獻率在隨后7年都會保持在80%以上,總體來說,投資總額帶來的貢獻率是很平穩而且效益是很高的,這就說明了投資總額和財政稅收相比,投資總額帶來的經濟貢獻程度遠遠高于財政收入。

三、相關結論

通過以上的論述,可以簡單的得出幾點:在通常的情況下,目前的社會經濟制度下,財政稅收和經濟增長存在負相關關系,財政稅收的調整會在短期內得到比較好的效果,貢獻率能達到最高40%,投資總額的調整對推動經濟增長有比較顯著的作用,并且呈現的狀態也比較平穩,而對經濟增長指標的貢獻率能高達90%,最低時也是財政稅收最高貢獻率的一倍,所以在目前的經濟情況下,采用投資總額調整要比財政稅收調整帶來的經濟指標增長要有效的多。

四、結束語

隨著全球經濟共同進步與發展,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新時代的經濟問題已成為了各界人士關注并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加上財政稅收、投資總額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經濟增長指標更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考,也是衡量人們生活水平的一大指標,本文分析了財政稅收、投資總額帶來的經濟增長指標,研究了三者指標間的關系,為以后的研究和參考提供了一點淺薄的看法。

作者:劉昀哲單位:內蒙古寧城縣三座店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