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消費需求的財政稅收論文
時間:2022-09-18 10:48:02
導語:擴大消費需求的財政稅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擴大內需的現實背景
1.國際金融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隨著全球性金融風暴的影響,我國外需萎縮,經濟增長速度回落。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外貿出口。就拿中國出口總額在2003年到2007年之間的那段時間同比增長率超過25%,但是,到2008年的時候開始出現一些波折,前三個季度步伐已經緩慢基本保持在20%。但是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許多國家受到波及,其中尤以發達國家受到打擊最為沉重,國際間的需求受到很大影響,我國也在這種大的國際環境下出口下降。2009年整個一年都陷入困境,無法回轉。出口總額回升的時候已經到2010年了,到2011年又開始進入平穩。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經濟最嚴重的一次下滑。在這種困境下,人民幣在國際各界的壓力下不得不升值,我國出口形勢更加嚴峻。
2.國內需求不足對經濟的影響
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屬于外因,其影響畢竟只是短期的,但更重要的問題是我國消費需求無法滿足市場經濟的要求,經濟的增長過于依賴政府投資和出口,才是我國經濟增長的根本原因所在。居民消費率較低直接導致消費需求不足。消費需求包括政府消費需求和居民消費需求。根據我國最終的消費需求構成來說,最終消費中政府消費的比重在24%~28%之間,而且其呈現緩步上升的趨勢,居民消費率卻仍然處于下降趨勢,這也是影響我國最終消費率下降的關鍵。根據居民消費的內部結構來說,農村居民消費率在居民消費中下降幅度很大,農村居民的消費比重從1999年的34.8%不斷下降到2010年的23.2%。城鎮居民的消費比重持續上升,從1999年的65.2%到2010年的76.8%。要拉動居民消費需求就必須加大對農村居民的消費需求的關注。
二、擴大內需與稅收政策的關系
1.稅收政策與消費需求的關系
現代消費理論規定消費能力、消費意愿及消費環境等都是某一特定時期影響居民消費需求的因素,從而直接影響消費需求。
(1)要想對居民的消費能力產生影響,應該加強稅收政策的實施,可采用調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方法。消費支出主要受到居民消費能力的影響。稅收政策對消費最大的影響就是稅收和消費的“收入效應”。政府征稅可直接導致可支配收入的下降,更加影響居民的消費能力。所以,稅收收入越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則越低,這就需要政府在對稅收政策的實施過程中,應該增加居民的可分配收入,不僅使居民的消費能力有所提升,同時還對居民的消費支出給予了一定程度的刺激。
(2)優化消費環境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稅收政策來拓展消費領域和調節消費品供給結構。稅收政策可以采取價格信號的方式對企業或個人的行為予以引導,特別是稅收減免和稅收優惠兩方面的體現。然后再對產業之間、不同產品的資源再配置,以及相關產業結構和消費品供給結構進行有效調控。
2.稅收政策與企業投資的關系
稅收在投資需求方面不僅能為政府投資提供直接資金支持,同時還能在民間投資方面發揮有效的強針對性的調控作用。稅收通過對投資的刺激和制約兩方面影響投資。通過降低投資行為的成本、降低投資者的稅收負擔、加快投資成本的回收來實施其刺激功能。
三、擴大內需的稅收政策建議
1.增加農民收入和改善農村消費環境
農民消費需求嚴重影響了我國居民消費需求,并使其陷入低迷狀態。目前我國的現實情況而言,造成農民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農民收入水平低,增長速度慢。所以,我國的稅收政策應該注重一些相關的優惠政策提高農民的整體收入水平,從而有效促進其消費需求的增長。
(1)要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應該有效結合農業補貼與農業生產資料增值稅退稅。一般情況下,對農產品進行免稅,也可以通過對農民年終匯總填表的方式進行退稅等辦法,對農民購買的生產資料負擔的進項稅額是很有益的。同時,可以通過其他方面的稅收對農民進行農業補貼。
(2)稅收政策對改善農民消費外部環境是很重要的,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對農民消費進行引導。對產業外、區域外的資本投資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方面稅收政策的鼓勵實施。還可以對農民生活家電消費方面的擴大稅收優惠政策來進行。
2.擴大城鎮低收入人群就業
目前,我國的低收入人群還包括我國城鎮部分下崗職工、在業貧困職工和困難企業退休職工。因為其主要原因是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保障對城鎮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是很大的影響。所以,這就需要政府采取一些增加就業的措施。
(1)可對中小企業進行稅收政策扶持形成新的就業能力。
(2)對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進行稅收優惠政策來擴大鼓勵,促進了再就業率的提高。國家稅務總局對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創業、自謀職業,促進企業積極吸納下崗失業人員進行鼓勵和扶持。同時還制定了針對某一范圍的稅收優惠政策,但這一系列政策的作用還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3.完善個人所得稅
居民手中可支配的消費資金受到個人所得稅的影響。消費水平因為我國的居民貧富差距的擴大各不相同。因此,為了縮小我國居民收入差距,提升整體消費水平,政府應該通過中下階層居民收入稅收的降低,稅收范圍的縮小來實現。所以,這就要求必須要改革個稅征收點,創新稅收模式,實施混合所得稅模式,依據不同消費對象的具體情況對所得稅進行征收。根據征稅對象的不同進行分析,將一些投資性或者沒有消費費用扣除的項目進行分類,包括股息、利息以及紅利所得的收入。同時,還應該對扣除范圍進行適當的調整,可以把個人財產作為扣除對象。同時還在制定稅收政策的時候,根據實際情況,像個人贍養老人,以及子女等具體情況,從而對不同的稅收扣除范圍進行確定,充分照顧我國的低收入人群。最后對超額累計稅率進行調整,同時降低稅率,減輕納稅人的稅收負擔。
四、結束語
居民消費水平受直接受到政府財政稅收政策的影響,居民消費習慣和方向都會受其影響而改變。所以,政府在使用稅收手段的時候必須加強其科學性、合理性,確保稅收政策制定的切實有效,充分的刺激居民消費,實現國民經濟的均衡增長。
作者:康玉華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大雙廟鎮人民政府
- 上一篇:國土資源財政稅收論文
- 下一篇:民政系統工作總結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