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財政稅收工作深化改革探索
時間:2022-11-06 03:16:28
導語:我國財政稅收工作深化改革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財政稅收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財政稅收體制不健全
我國的財政稅收體制在不斷的進步,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財政稅收工作仍然是不健全的。財政稅收結構本身就不健全,存在著稅制結構不合理、財務支出不夠科學等問題,例如增值稅和營業稅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著交叉現象等等。財政稅收的管理部門的安排也不夠完善,現今的財政稅收管理部門較多,一個項目往往涉及到多個部門的職責,有“多頭管理”的現象,既浪費人了財力,也影響政策的執行和工作的效率。財政稅收體制的不健全對于我國的財政工作有很大的影響,會造成財政的收入支出不合理,國家的基礎性建設的資金保障有風險等問題。財政稅收體制問題還包括工作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財政稅收工作人員工作不積極、工作懶散、對工作不負責任等等。除此之外,對于財政稅收工作人員來說財政稅收工作標準并不統一,特別是一些基層的財政稅收工作缺乏相關的指導標準。
(二)財政預算機制不健全
中國實行部門預算管理改革以來,雖然預算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但預算申報不實,預算管理和控制方式不科學,標準化程度較低,資金使用效益不高等問題仍然突出。我國的預算管理體系不健全,預算管理能力不夠,預算部門執行力度不夠。在對財政稅收資金進行使用時必須要做好預算管理工作,但是政府資金的使用部門數量頗多,使用項目種類繁多,各個單位的預算管理工作水平參差不齊,預算管理工作人員知識儲備不能適應預算工作的需要,所以預算管理工作存在不少亟需解決的問題。例如有些單位在進行預算工作時,對于需要支出的實際資金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數目,甚至有些單位制造不符合實際的假的預算報告,預算編制沒根沒據,預算數目與決算數目相差過大,資金使用并不合理,預算工作僅是面子工程。
(三)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近年來,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管理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與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要求相比,現行的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制度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也日益凸顯,突出表現在:受中央和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不清晰的影響,轉移支付結構不夠合理;一般性轉移支付項目種類繁多、目標多元、均等化功能弱化;專項轉移設計領域太過寬廣,分配使用明顯不夠科學、合理;一些項目的行政審批色彩過于濃厚,與簡政放權改革的要求不符;地方配套的壓力比較大,財政統籌能力較弱;轉移支付管理漏洞較多、信息不夠公開等等。轉移支付存在的上述問題,不僅不利于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的提高,影響財政的可持續發展,而且不利于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影響政府職能的履行,有必要加快研究解決。
二、財政稅收工作改革的措施
(一)完善財政稅收機制
要制定全面科學的稅收機制,深化財政稅收體制改革。要隨時關注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態和稅收政策的調整,政府在制定稅收政策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考慮到納稅人的不同的情況,使稅收政策更人性化。每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都是不同的,所以稅收工作對于不同的地方不能“一視同仁”,要根據地方的具體情況調整稅收結構,促進稅收結構的合理化、科學化。
(二)統籌中央與地方的權利
中央是稅收的大頭,地方的稅收收入與中央差距很大,地方的稅收基數小,沒有稅收自主權,地方的財政支出與財政稅收收入不符,影響地方的經濟發展和民生的建設。所以可以根據地方的經濟發展狀況適當的放寬地方稅收的權利,提高地方稅收的自主權,以增加地方的資金收入。另外,還可以適當的調整地方稅收收入的比例,保證地方財政資金來源的穩定性。
(三)加強預算管理改進
在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啟動之年,隨著新預算法、《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的陸續的出臺,我國的現代預算制度邁出了堅定有力的步伐。作為加強和改進預算管理的重要手段,預算評審和績效管理是貫徹落實新預算法、國發45號文件相關規定的重要舉措,也是今后一段時期預算管理改革的一次制度創新。預算評審中心作為一支專業的評審隊伍參與到預算管理中,廣泛利用社會技術力量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必將為有效解決目前預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發揮獨特的作用。所以,在今后要積極發揮預算評審中心的作用:第一,要建立預算評審機制,將預算評審實質性嵌入部門預算管理流程,切實提高預算編制的真實性、合理性、準確性;第二,要全過程參與預算績效管理,成為績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服務;第三,要按照中央本級項目支出定額標準體系的建設部署和要求,加強理論政策研究,著力強化基礎工作。
(四)調整財政支出結構
政府要進一步調整完善財政支出結構,加大民生政策落實力度。一方面,把該壓的支出壓到位。嚴格預算追加,從嚴從緊控制各項經費開支。確?!叭苯涃M等一般性支出只減不增,騰出更多資金用于改善人民生活質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等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公務支出管理制度,推進預算信息公開,對各級政府的各個部門的“三公”經費預算和政府預算加強管理,嚴格制度約束和公眾監督。進一步提高轉移支付提前下達比例,優化政府轉移支付的結構,促進專項轉移支付與一般性轉移支付的合理分工,適度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的投入。加強中央與地方預算管理的銜接,提前下達轉移支付預算,并督促地方及時列入年度預算。明確轉移支付下達的期限,加快轉移支付的下達進度。推進信息公開,主動向社會公開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的具體項目和管理辦法。科學設置績效評價機制,合理確定績效目標,有效開展績效評價,提高績效評價結果的可信度,探索將績效評價結果同預算機制有機結合。
(五)完善稅收征管與審計
強化稅收管理,規范稅收秩序,完善稅收征管與審計工作。要多措并舉,完善稅收管理機制。稅收工作在征管和審計的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漏洞和不足,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會造成稅收的縮減和流失。進一步拓展涉稅行業,擴大綜合治稅范圍,從源頭上控管稅源,防止稅收的流失。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稅收工作管理,提高信息共享力度和信息分析的準確性和全面性,整合資源加快建設信息網絡,加強監督管理力度。各部門要協調配合,合力推進稅收征收與管理工作,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實現部門聯動和信息共享,嚴格執法確保綜合治稅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另外,財政、監察和審計部門要做好監督工作,確保稅收秩序規范有序。對于業績優秀的部門進行獎勵,對于破壞稅收工作的進行嚴懲。
三、結束語
做好財政稅收工作是打造好國家的經濟支柱,為人民的生活質量提供強有力的保障。財政稅收工作對于國家的整體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國財政稅收工作一直在不斷的發現問題、改進問題,財政稅收體制并不完善,財政稅收預算管理體制也不健全,財政稅收監督管理工作的力度也需要加強,這些突出的問題阻礙著我國財政稅收改革的進步。因此我們要綜合多年的財政稅收改革實踐,從中吸取經驗,制定有效的方針政策來進一步的深化財政稅收工作改革。
作者:謝亞君 單位: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水務局
- 上一篇:財政稅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 下一篇: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