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財政稅收管理體制改革與創新

時間:2022-09-20 10:56:21

導語:我國財政稅收管理體制改革與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財政稅收管理體制改革與創新

摘要:稅收政策作為我國經濟政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國的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財政稅收管理則是我國整個財政稅收體系建設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這篇文章以財政稅收制度為探討的對象,集中分析了財政稅收體制在改革過程中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實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文章對進一步深化我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提出了相關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財政稅收;管理體制;改革與創新

目前,我國的財政稅收管理體制主要是由財政稅收管理構成,激發該類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僅可以提升財政稅收管理的水平,而且還能保證財政收入可以不斷的提高。辦事方法是稅收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不斷創新辦事方法是做好稅收管理工作的關鍵,因此在稅收管理工作過程中要重視辦事方法的推陳出新。

一我國財政稅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規范化的轉移支付

筆者通過對大量事實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目前,我國各政府部門之間發生貪污腐敗的現象較為普遍,主要常見的問題有資金往來的流程欠缺規范、資金使用率不高、資金轉移的周期過長。中央政府的工作主要負責的是工作室財政收入的管理,而地方政府的工作主要就負責財政的支出。中央政府通過對分稅制度的改革,將財政收入的中央集中比例進行了調高,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解決納稅人們不偷稅漏稅的問題,從而對中央政府的財政轉移支付能力也有一定的幫助,而且有利于協調我國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平衡的關系。我國政府轉移支付主要由財力性轉移支付、稅收的返還以及體制互補和專項轉移支付三部分組成。其中,各個部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加以改善。一方面,轉移支付總量中稅收返還和體制補助的資金比例過高,而一般性轉移支付所占的比重相對比較小,一般性轉移支付主要是對地方財務的均衡給予呈現,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高稅收返額度是正常的現象,但是過多的差距也反映了中國經濟發展存在不平衡,同時,稅收返還比例在不斷的逐步加大,這樣不利于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因此造成了我國的經濟和社會服務水平改善逐步的減慢。另一方面,在政府轉移支付過程中也缺乏健全的監督管理機制,導致在政府轉移支付的過程中常常發生財政截留和資金支出不透明等現象的發生,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財務問題所涉及到的支出項目非常繁雜、涉及的部門也比較多,造成核查工作施展相對困難,為此,筆者建議,應當在政府轉移支付的源頭就要做好把關的工作。

(二)財政監督力度需要加強

我國財政稅收機構的改革在不斷的發展,導致我國部分地區減輕了對財政稅收的管理力度,從而撤離和兼并了一部分財政稅收機構的工作人員,因此我國財政稅收管理工作人員的流動性相對比較大,從而影響了我國財政稅收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造成了我國財政稅收管理的滯后,我國財政稅收管理質量的下降。甚至在我國一些地方還沒有設立相應的財政稅收管理的相關部門,在這些地方沒有對于日常經費進行專業化的管理,日常經費自由配,而且缺乏專門管理財政稅收工作的專業人員,造成這些地區的財政監督力度大大降低。

(三)民主管理體系不夠完善

針對目前我國財政稅收的發展狀況而言,我國部分省份和市級地區并沒有真正做好財政工作的民主管理以及政務管理的工作。在我國財政稅收的工作過程中,政務公開、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是我國新時期黨的建設工作中一項中心且重要的工作任務。當中,民主理財和財務信息的公開就是民主管理體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在我國財政稅收的實際工作中,雖然也有不少地區和單位在其內部建立了專門的監督工作小組,但是大部分工作小組的成員并不是通過真實的民主選舉而產生的,而是根據部門領導的安排進行任職工作的,這樣的工作人員在監督過程中根本發揮不了真正的監督作用,大大的降低了監督的力度。

二財政稅收管理改革創新的方法建議

(一)完善財政轉移支付系統,建立透明、健全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

在財政轉移支付系統中一般性轉移支付和有條件的專項轉移支付應該進行合理的搭配,這樣才能保證穩定的資金來源,與此同時,在各地區要設置完善各省、市級的財政轉移支付系統,這樣有利于形成科學、合理的資金分配的有效方法。筆者認為首先應該使一般性轉移支付在所有的轉移支付中占有比較高的比例,并合理的調整專項財政轉移支付,從而使財政轉移支付達到最合適的結構比例。其次我國應當對稅收返還等管理制度進行加強和改革,這樣才能確保財政轉移支付資金來源的穩定性。最后要對財政轉移支付的分配方式進行改革,進一步建設當前我國透明、健全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

(二)建立完善的“分級分權”的財政體制,保證政府收支平衡

建立完善的“分級分權”的財政體制,不僅符合我國目前的基本國情,同時也可以通過改革對我國財政稅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想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財政稅收比例達到合理,必須規劃好各級政府、政府職能部門之間的分級分權財政體制,對于目前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在合理的范圍內,中央政府可以適當的提高收入的比例,這樣可以保證政府財政的收支達到平衡;通過直接增加中央財政支出的力度,加強財政稅收的全面管理,認真解決財政稅收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應該適當緩解地方政府財政管理工作中的壓力,在簡化的客觀要求符合行政改革;除此之外,我國中央政府還應當對某些地方政府的資金支出權限進行規范化的管理,管理制度既要保證地方政府擁有足夠的財政支出權利,也要對地方政府的財政自由進行有效的控制,完善地方政府支付財政稅收管理的改革機制,使地方政府更高效的工作。

(三)創新我國財政稅收體制,促進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財政稅收體制中存在的問題一直是影響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政府進行深化改革的最主要的問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我國農村地區的不斷發展,極大的提升了農民對于種植工作的興趣,國家應該適當降低農業生產工具的價格,從而降低農業的生產的成本,除此之外應當對我國的農業稅收的項目進行適當的減免,對我國的稅收的結構進行適當的調整。這不只是我國地方政府的必要職責,同時也是帶動我國地方經濟不斷發展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政府部門還可以利用合適的途徑來進行招商引資、吸收新的先進技術和擴大生產的規模。政府部門可以合理的將“合同制”運用在我國的財政稅收體系當中,這也是實現我國財稅制度創新的重要途徑之一,這樣一方面可以強化地方對財政稅收的自主權,另一方面還能夠讓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得以加強,并能更好的發揮作用。財政稅收的制度創新是我國財政稅收制度改革過程中永恒存在的話題,制度的創新在一定的程度上對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起到促進的作用。然而,加強中央政府的管理和不同級別政府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是制度創新的出發點和著眼點,只有協調好中央政府與不同級別政府的關系,才能真正的對我國財政稅收體制進行創新。

(四)國稅與地稅進行合理的調整,完善兩者之間的協調體制

我國的稅務機關應該對國稅和地稅的職責關系進行適當的梳理,完善國稅和地稅之間的協調體制。我國中央政府在實施分稅制財稅管理體制創新改革的基礎上,除了極少數的省份外,我國大部分省份和市級地區對國稅和地稅都分別建立了各自的稅收征管的機構。目前,我國部分有條件的省份和市級地區已經開始對國稅與地稅合作辦公進行實驗。全國各省份的不同地方的國稅與地稅機關應該多進行信息交流,當對我國出臺的政策有不同理解或出現爭議時,各省份之間應該進行共同的探討,大家合力解決出現的問題,實現國稅與地稅之間良好的協調,這樣我國財政稅收工作才能更順利的進行??傊覈醒胝畱撏晟普g的財政關系,財政體制的建立應該與我國目前的事權相匹配。調整我國政府之間的財政關系,對我國各級政府的財政支出責任進行合理的劃分和規劃,建立健全的中央政府和省級政府的財政轉移支付體制,按照財權與事權相匹配的原則,對我國省級以下的財政管理體制進行合理的梳理,這樣我國的財政稅收工作才能高效的進行,并且把財政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于道”,有了為祖國繁榮昌盛的理由,并且更好的為社會和人民服務,發揮人民群眾的繳稅主動性,讓人民群眾看到祖國富強的希望和美好的未來,讓民生可以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有了人民群眾的支持,我國的財政稅收才會更加的順利。

作者:姜周 單位:江蘇財會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朱云飛,劉祥永.我國現行財政管理體制的思考[J].商業經濟,2004,10:44-45+62.

[2]劉茂興,司俊,蕭紹良.關于構建我國財政監督管理體制的思考與建議[J].財會研究,1997,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