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管理學”構建研究
時間:2022-01-10 08:41:58
導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管理學”構建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 要:管理學作為高等學校設置的一門課程,是管理類、經濟類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通過分析管理學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現狀,探討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管理學”課程學科體系構建的意義,并對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管理學”理論體系構建內容進行了深入探索。
關鍵詞:管理學;應用型人才;學科理論體系
1研究背景及研究現狀
1.1研究背景
管理學是一門旨在研究人類社會各種管理活動中存在的諸多現象及規律的學科。管理學科是為了研究現有條件下,企業或其他組織如何通過合理的組織、協調和配置人、財、物等各種因素,提高生產力水平、提高組織工作的效率及有效地完成組織既定目標。管理理論隨著人類管理實踐的發展,經歷了從產生、發展,到逐漸走向成熟的歷程?,F代管理學理論是為適應現代社會化大生產需要而產生,對人類社會管理實踐的指導作用日益突出,顯示出其巨大的生命力。管理學理論體系是由一系列反映管理活動基本規律的概念、職能、程序以及原則和方法所組成的。管理學的理論體系來源于管理實踐中,而后又應用、指導管理實踐,為企業、政府等各種組織的管理提供理論依據和方法。
1.2管理學理論在國外的研究及應用現狀
管理學科的理論體系是對管理職能的描述,管理職能是指管理的功能及其作用。管理學的基本框架,最經典的也是最早的由法國著名的管理學家、古典管理理論的代表人物亨利•法約爾系統地提出。他認為需要有一種反映政治、宗教、慈善機構、軍事及企事業單位的各種組織管理共性的一般管理理論。他于1916年出版的代表性著作《工業管理和一般管理》中,提出了管理學的基本框架,為管理學的研究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提出以下論斷:管理活動有“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五種職能[1]。后來的管理學學者基本上都是依據他的思想來進行研究和發展的。自法約爾之后,眾多學者對管理職能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探討。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1934年,美國學者戴維斯把管理職能劃分為計劃、組織、控制三種職能。1972年,美國學者特里把管理職能劃分為計劃、組織、激勵、控制四個職能。1984年,美國管理學家羅賓斯和庫爾塔在他們編著的《管理學》教材中提出,“管理職能是: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2]。他們的觀點近幾十年來被多數國內外學者所接受。
1.3管理學理論在國內的研究現狀
進入本世紀以來,國內高等教育的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進一步深入,國內的管理專家和學者們編寫出版了大量的《管理學》教材。在我國出版的這些管理學教材或專著中,對內容的選取、管理職能的劃分也是不一致的。而且專門供應用型本科高等院校學生使用的教材不多見。其中,雖然不乏優秀作品,但由于理論性太強或者體系過于繁雜,不易于學生理解和應用。因此,有針對性地研究如何構建適合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課程———適合于應用型人才培養使用的管理學理論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近年來,中國本土管理學研究已經成為國內外管理學界研究的重點議題。特別是進入本世紀以后,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中國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經驗備受世界關注。中國國內管理專家學者經常召開各種關于管理學科發展的研討會。學者們認為:“探索中國管理科學之發展道路,建立中國的管理理論以及方法和學科體系,同時構建現代管理科學的中國學派是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2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管理學”課程學科體系構建的意義
在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型”教育邁入“大眾化教育”階段之后,我國高校為提高人才的實踐能力,紛紛把自己定位為應用型本科高校。其中包括絕大多數的新建本科高校。定位為“應用型”,符合我國高等教育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可以滿足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這符合教育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的要求。管理學課程是高等院校經管類學科的專業基礎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選取該課程體系的科學構建作為突破口進行研究,將有利于大學生對管理理論知識體系的理解、掌握和運用,也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3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管理學”理論體系構建內容探索
3.1“管理學”課程學科理論體系構建的原則
充分博采、了解管理學界各位專家之所長,詳細分析和鉆研國內外管理學界學者的著作,吸收其精華。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不能片面地追求管理理論的學術層次的高深性,要去除其中大量龐雜的“末端枝節”部分。對管理學的體系進行重新“梳理”和分類,以便整合出清晰完整、簡明合理的理論體系,便于學生領會管理學科理論中的重點、精華部分及精髓內容。還要在體系中反映出管理學學科理論的前沿知識和理念。
3.2“管理學”理論體系的構建
學科“主干”部分主要依據美國管理學家羅賓斯和庫爾塔提出的“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這四大管理職能。但去掉或整合了其內容中的六章內容。把重新構建的理論體系分為五個“模塊”,即五篇。第一篇———管理學導論:本篇探討的是管理學中最基本的概念及理論基礎,分為兩章來研究。第一章是對管理學理論的概述,按照遞進的層次關系闡述了管理及管理者的內涵和作用、管理環境,進而對管理學的概念、特點、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了概述。這樣使學生對管理學理論體系有總體的把握,便于對后續章節的學習和理解。第二章闡述了管理理論的發展歷程。第二篇———計劃職能:計劃職能是指管理者為實現組織目標所進行的一系列籌劃活動。本篇對第三章計劃職能概述、第四章決策展開研究。第三篇———組織職能:組織職能是指“確定所要完成的任務、由誰來完成任務以及如何管理和協同這些任務的過程”。本篇對以下三章展開研究:第五章組織職能概述、第六章組織結構設計、第七章組織中的權力配置與人員配置。第四篇———領導職能:領導職能是實施“激勵和引導組織成員以使他們為實現組織目標做貢獻”的過程。本篇對以下三章展開研究:第八章領導職能概述、第九章溝通、第十章激勵。第五篇———控制職能:控制職能的目標是“對組織內部的管理活動及其效果進行監督、檢查和校正,以確保組織的目標以及為此而擬定的計劃得以實現”。本篇對以下兩章展開研究:第十一章控制職能概述、第十二章控制方式與技術。
4結語
構建科學的管理學理論體系,可以幫助應用型高校經管類學生學習專業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有助于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培養他們良好的管理理念,培養他們行使“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管理職能的實踐能力。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綜合能力強的應用型管理人才。
作者:王絢皓 單位:黑龍江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明海英“.頂天立地”做中國本土管理學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04-11(A02).
[2]周伯華,王絢皓.管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 上一篇:化學類研究生英語教育的探討
- 下一篇:學前英語教育人才的現狀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