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圖書擴散性探究論文

時間:2022-10-12 05:14:00

導語:電子圖書擴散性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圖書擴散性探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電子圖書;文本格式;電子閱覽器;擴散性

論文摘要:本文從電子圖書成本低、簡單方便、迅捷性、豐富性和共享性等優點以及電子書的發展過程論述了其擴散特性。電子圖書是一種擋不住的誘惑,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書籍的無紙化閱讀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各種格式的電子書隨處可見。與傳統圖書相比,電子書具有成本低、操作或閱讀簡單方便、傳播面廣、傳播速度快、更新速度快和資源豐富、可共享等優點,歸納為三大特性:普遍性、通用性、開放性,綜合體現于電子圖書這個產品上就形成了其特有的擴散性。

電子圖書指以數字代碼方式將圖、文、聲、像等信息存儲在磁、光、電介質上,通過計算機、閱讀軟件或專用電子閱覽器工具等設備,復制發行的大眾傳播媒體電子文本。電子圖書是一種擋不住的誘惑,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書籍的無紙化閱讀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各種格式的電子圖書隨處可見。與傳統圖書相比,電子圖書具有成本低、操作或閱讀簡單方便、傳播面廣、傳播速度快、更新速度快和資源豐富、可共享等優點,歸納為三大特性:普遍性、通用性、開放性,綜合體現于電子書這個產品上就形成了其特有的擴散性。

一、電子圖書的成本低形成了其應有的擴散特點

從印刷角度看,因為沒有印刷環節,節省了紙張、油墨和水資源,減少印刷成本,而電子圖書的印刷成本只出現在復制、發行、制作環節上,通過計算機或專用的拷貝機,把母版的信息快速地、準確地復制到發行版上,而且不受數量的限制。電子圖書的發行制作商可以從現有的圖書、音像發行渠道和紙質圖書渠道送到讀者的手中,也可以通過網絡將電子圖書擴散到各類讀者手上,讀者通過計算機或普通播放器就可以看到聽到各個出版社的各類電子書籍。從物流環節看,書庫小和不需要專業人員,出版周期短,也節約了人力和物力,降低出版成本,電子書從誕生,可零成本無限制地復制,實質上就是再次降低了成本。因此,電子圖書的定價往往是傳統紙質圖書的十分之一左右。這對消費者和商家來說都有利好,因為價格決定市場,低價格正迎合了普通用戶的口味,會吸引大眾群體消費,使電子書這個商品具備了普遍性,由于這類用戶的口碑,使電子書產品迅捷擴散到社會各個階層愛好者。這就是電子書的頑強生命力。

二、電子圖書的方便性決定了它具有較強的擴散性

電子圖書通用的格式是文本格式和壓縮格式,與國際上的文本格式通用。未來格式從命令的格式和語句上正與國際上通用的電子圖書置標語言一致,如我國的方正阿帕比CEB格式。從電子圖書閱讀平臺看,無折舊,無損耗,不會丟失,這種專用的閱讀器已向通用的閱讀平臺轉換,操作簡單、方便,現在讀者只要有一個MP3或MP4就能看到和聽到電子圖書,而MP3或MP4的價格不斷走低,使收入低層的人也能買得起,可想而知在公眾群里看電子書是多么強的擴散力量。對于有電子文檔的圖書,格式稍加轉換即成電子圖書,可以按需印刷,滿足讀者的需求欲望。從檢索角度看,電子圖書提供的強大的檢索功能是動態的、多途徑的、可組配的,文獻任何信息單元都可借助于電子圖書的數據庫進行檢索,即可迅速找到你需要的內容。還可直接進行目錄和全文檢索。最常見的是可零成本無限制地再復制擴散,這是紙質圖書無法比擬的。電子新書滯后于印刷版新書,這比圖書館從發出訂單到收書、編目、上架的過程要簡便和快捷。圖書館可24小時開放,讀者不用去圖書館就可實現遠程借書。由于電子圖書采用統一的數字化編碼來表示文字與其他信息,這就使得不同種類信息的集成化處理與傳遞成為可能,即采用多媒體、超媒體技術,使電子圖書不僅有詳細生動的文字描述,還有高質量的栩栩如生的動畫情景和逼真的聲音效果,使讀者獲得更全面、更生動的資料,給人以豐富多彩的親切感受。目前,電子圖書的未來更規范化、通用化、開放化,必然擴散到電子市場的各個角落。

三、電子圖書特有的擴散特點

公共圖書館在對比紙質圖書與電子圖書的利用率后,發現在配置比例不同的情況下,電子圖書的利用率和使用率比紙質圖書的高。一些中小型院校圖書館基礎薄弱,早期藏書量小,種類不全,很多經典圖書沒有收藏,后來也沒有再版,也得不到補充,尤其是對于社科方面的圖書而言。有些圖書與本校學科關系不大,但考慮到師生的科研需要,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購買電子書有利于完善館藏。另外,利用它還能緩解目前我國出科技書籍難、出學術著作難的問題。一方面,絕大部分科技書籍和學術著作面向高層次的科研人員和專業人員,以一般電子圖書形式出版已足夠;另一方面,科技圖書和其他圖書相比,有印數少、知識更新快、易老化等特點,而電子圖書不存在積壓、出書費用低、出版速度快、再版容易,剛好能彌補紙質書籍的不足。特別是可在網絡上傳遞,通過網絡將出版者、作者和讀者有機地聯系起來,加速科技知識的傳播。正是這些圖書館的首選配置,使電子圖書具有競爭力地進入公共場所,說明電子圖書的的滲透、擴散能力是多么 強。四、電子圖書的迅捷性、豐富性和共享性

網絡資源的高速特點使人們快捷地獲取電子資源,又以獲取點為節點向另一個節點擴散下去,既能共同享受電子資源,又能體現出電子資源的豐富特點。當人們越來越重視通過網絡挖掘和獲取文獻信息資源,網上大量免費電子書刊資源的增多和擴散普及,對于使用者來講,有效地開發利用網上免費文獻信息資源,尤其是網上的免費電子圖書資源,就成為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的一個重要方面,真正的資源共享就是通用化、普遍化。隨著國際互聯網的興起,基于網絡的電子圖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在信息的檢索、文檔的超文本鏈接、交互式閱讀等方面,它比光盤圖書更具優勢,引導人們在龐大的信息網中方便地檢索查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可以在相關內容或各媒體之間建立相互的交叉參考,對信息進行有效的組織。

電子圖書相對于傳統的印刷型紙質書刊,可以說是書刊閱讀領域里的一項創新。從其產生至今的十幾年里,這項技術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和發展,電子圖書也走過曲折的道路。在開始階段,電子圖書本身也在不斷變化,還沒有形成成熟的產品形態和行業標準,沒有像傳統書刊一樣普及到一般用戶的日常生活中。在網絡時代,光電復印、互聯網技術改變了傳統復制的有限性,同時也改變了人們使用作品的方式。作品的復制變得非常容易,很多以網上書屋、書庫、圖書館為名的網站都提供電子圖書免費下載的服務,并且很受讀者歡迎。另外,信息的數字化還使得信息可以很方便地以超文本的形式組織起來,信息檢索變得十分方便,讀者閱讀時可根據需要及時鏈接到相關信息資源。信息的數字化便于信息在網絡上傳播,讀者在自己家中就能上網選擇喜愛的作者和書店,甚至是出版社,挑選自己中意的新書,通過網絡支付下載后保存或者歸類,慢慢品味。電子圖書帶來的便利使讀者能充分享受到數字時代閱讀的樂趣。隨著DRM等數字版權保護措施的應用,電子圖書容易復制、盜版嚴重的情況有所好轉,但目前各種數字版權保護措施都不是十分完善,還有可能通過解密手段非法復制電子圖書的內容,盜版電子圖書依舊可能蔓延,侵害版權人的利益。除了盜版問題外,缺乏專門針對電子圖書出版的法律法規也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人們十分關注電子圖書的發展動態,要使一般電子圖書成為普及型的讀物,最重要的是有一批高質量、高水準的電子圖書讀物投放市場。特別是一些傳播或IT領域的專家和相關業者更是投入了很多精力研究探討電子圖書,每年都有許多關于電子圖書的研討會召開。同時部分電子圖書的成功出版發行也加強了作者、出版者和讀者對電子圖書的了解和信心。人們采用或拒絕電子圖書的決斷主要還是受早期采用者的接觸、人際傳播網絡和實際觀察使用情況的影響。當某人看到使用電子圖書的人越來越多、并且從中受益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他決定使用電子圖書,導致電子圖書的擴散性越來越大。因此,閱讀習慣、成本、版權閱讀器等問題是制約電子圖書廣泛地推廣到用戶市場的幾個主要因素,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電子圖書本身的不足并不是阻礙其發展的全部原因,外部的很多因素會對它的推廣起到加速或減緩的作用。如社會、政治和經濟上的力量在新技術的發展方面扮演著強有力的角色;各種發明和技術革新被廣泛采用并不僅僅取決于技術上的優勢;新技術的開發總是需要機遇和社會的、政治的或經濟上的刺激因素。掌握信息量越大、速度越快,國家或企業的實力就越強。書刊中的信息內容是重要的信息資源,但是在書刊信息數字化之前,其中的內容被禁錮在墨水和紙張中,傳播起來比較緩慢。信息經濟時代要求能夠快速地傳播信息,電子圖書的出現順應了這種需求,電子圖書使信息的使用更加快捷有效。當電子圖書傳播變得更加容易,當讀者熟悉電子圖書并產生對電子圖書的特定需求之后,電子圖書將會慢慢地擴散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根據業內人士及有關專家的預測,到2015年,圖書館新增圖書的50%是電子圖書;到2030年,大部分圖書會以印刷版和電子版兩種形式存在,但電子版銷量會明顯大于印刷版。電子圖書的發展除了是技術發展的結果外,也是社會和經濟需求的結果。因此,我們可以預見,隨著社會和經濟需求的進一步增強,電子圖書的擴散更加迅猛。在社會和經濟需求的推動下,人們會不斷地完善和發展電子圖書這項創新,電子圖書本身的各項功能將會越來越符合人們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聶華.電子書的發展及其對圖書館的影響[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5,(2):28-33.

[2]王陽.論圖書館的電子書服務及數字版權管理[J].新世紀圖書館,2006,(1):40-43.

[3]湯樹儉.電子書及其在圖書館應用問題探索[J].情報探索,2005,(6):105-107.

[4]王蕾.電子書及其國內外研制現狀介紹[J].圖書館學研究,2002,(10):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