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數據規范控制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7 08:30:00
導語:書目數據規范控制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圖書館書目數據的不規范,直接影響讀者對館藏資源的檢索和利用。造成書目數據不規范的原因除了在編目過程中把關不夠嚴謹,對圖書典藏數據不規范操作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應從質量驗收、制定規范細則、隊伍建設、規范典藏數據等方面保障書目數據的規范性。
關鍵詞:圖書館;書目;數據規范
圖書館館藏目錄是圖書館各項業務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揭示館藏、宣傳圖書、輔導閱讀和讀者檢索的工具。[1]圖書的、檢索、統計、管理等系列工作必須依據系統目錄來完成。高質量的書目數據庫則是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能否全面投入使用,各個子系統功能能否得以實現的前提和保障,它直接影響到數據的交換和共享,其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系統的運行。[2]為了使圖書目錄的統一和規范。2005年國家圖書館組織專門的修訂組修訂的《中國文獻編目規則》(第二版)由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目前聯機編目都是依據這一規則對圖書進行著錄和編目的。
然而,由于各種因素,書目數據的質量會出現這樣和那樣的問題。如對同一類別圖書分類級別不一致、分類標引與主題標引不準確、不規范、同類圖書歸類不一致、對叢書的分類方式標準不統一、對交叉學科的圖書歸類不一致、對新學科和交叉科學圖書的主題標引不準確;著錄標準不統一,著錄內容不規范;書目數據著錄內容不全,格式不標準、不規范;由于疏忽造成的錯錄、漏錄現象;在圖書投入流通后的典藏記錄不規范操作。這些不規范直接影響了館藏圖書檢索的查全率和查準率,降低了讀者服務質量,而且質量不高的書目數據還關系到館藏文獻的收集、整序、組織管理。目前上述的前四個問題都得到了圖書館的重視,而上述的第五個問題卻沒有得到相當的重視。其實圖書典藏數據是圖書的檔案記錄,同樣是書目數據的重要組成部分,編目數據再完美,典藏數據不規范,同樣影響了館藏資源的利用。筆者對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一、書目數據不規范的原因
1.編目業務外包可能留下數據隱患。目前,大多圖書館對圖書的采購實行了采購招標。由此造成了圖書的集中到館,為了不影響其基本服務工作,充分利用外部企業資源和管理高效率的優勢,達到降低圖書館運作成本、節約人力、縮短新書加工周期,也為了緩解圖書館自身編目壓力,大多圖書館對圖書編目也實施了業務外包。編目外包所利用的基礎數據是源自館外編制過的機讀目錄數據,外來數據本身就不可能做到十分的標準、規范和精確,加上編目人員水平高低不一,在檢索、核對過程中可能出現偏差。外來編目人員對各館的具體情況不熟悉,在分類級別和類目上沒有按館內的特定規則進行,如多主題書、叢書的歸類沒有根據學院學科的特點和館內習慣規定處理,因此造成數據的不統一、不規范。另外,對題名中的外文字母、阿拉伯數字、空格、標點等錄入也會因為對CNMARC規則的理解偏差錯誤著錄。在效益就是金錢的商業理念影響下,供應商為了搶時間、節省勞動成本,他們會更重數量而輕視質量,因此,錯錄、漏錄現象也經常出現在文獻著錄、標引、格式和字段中。
2.領導規范意識不強造成疏忽。在網絡化的今天,許多圖書館管理者只把實現本館各項工作的自動化和提高本館工作效率作為工作的出發點,甚至片面強調數量,以致在書目數據庫建設時,對數據的規范不夠重視,對數據項目著錄簡單化,而沒有考慮到主題標引和建立規范檔。這樣表面上是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實際上給數據規范留下了隱患。這種隱患日積月累會造成更大的隱患,重新修改、規范大量的書目數據則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3.編目人員不穩定和培訓不力也是造成數據不規范的原因。在目前圖書館專業隊伍建設中,管理者往往注重了崗位的輪流,以便使館員能換位思考和熟悉圖書館各項業務的工作流程和業務技能。但是對于專業技能較強的編目人員,過于頻繁地更換人員,又不注重其崗前的培訓,使得部分分編人員邊學邊干,在摸索中工作,一人一種思路,加之對一些規則理解的偏差,自然會造成數據的不規范操作。如著錄依據的不統一、不標準;編目格式的不標準,著錄簡單化、字段、指示符和代碼使用不當、誤錄入問題的存在;文獻標引不規范等等。
4.非人為因素。計算機機本身的性能差也會直接影響著圖書、數據錄入、數據轉錄等工作的效率和速度,有時由于計算機的原因會在數據制作過程中出現錯誤。二、書目數據規范的措施
1.加強編目外包質量驗收程序。編目業務外包是目前各館圖書編目業務的必然趨勢。為了消除數據不規范隱患,圖書館本身應把好質量關。選派有良好敬業精神,工作認真負責,有著豐富的機編經驗,熟悉機讀目錄格式的同志擔任專職校驗員,對編目人員已編好的每條數據進行認真查對校驗,力求正確,嚴把數據的質量關,通過校驗及時發現并改正數據錯誤。
2.制定規范細則。(1)制定分類標引細則。由于《中國圖書分類法》類目的設置總是跟不上新學科的發展,因此有的多主題、交叉學科、新興學科的圖書難以歸類,中圖法的不斷修訂也造成部分圖書分類類目的不一致。所以各館應有適合自己的分類標引細則,應結合自身館藏特點和學院學科結構來制定,讓編目人員有章可循。(2)制定主題標引細則。主題標引的主要依據是《中國分類主題詞表》,但是如果沒有制定主題標引細則,就很難做到標引深度的一致性。(3)制定著錄工作細則。這幾年,有關機構和部門相繼制訂、頒布了國家標準《文獻著錄規則》、《普通圖書著錄規則》和行業標準《中國機讀目錄格式》、《中國文獻編目規則》等,這些都為書目數據的制作提供了原則及標準。但是著錄到底要達到什么樣的詳簡級次,各館應有各館的要求。為了使書目數據做到標準化、標引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對于同一個館,應執行同一個標準,以保證相同的問題在不同的人手里得到相同地處理,保證數據的前后一致性。
3.穩定、精選編目工作隊伍。編目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崗位,而且經驗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應保持編目人才隊伍的相對穩定,防止因編目人員變動而給書目數據帶來人為的質量下降。一個稱職的機讀編目人員應具備自覺地提高編目質量的意識、認真負責的態度、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還應熟悉業務工作流程;掌握圖書館學專業知識;熟悉編目工作的各種標準、規范以及機讀目錄格式,能準確地對文獻進行學科分類和主題標引;具有廣博的其它學科知識;懂得計算機、數據庫和網絡方面的知識,并能熟練操作計算機;具備不斷學習新知識的能力等。因此開展靈活多樣的業務學習交流活動,提高編目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質量意識,建設一支高質量的編目人才隊伍,是控制書目數據質量的關鍵因素。
4.對書目典藏數據的規范操作。典藏數據是讀者獲得館藏圖書資料的重要依據。再規范的前期標引、著錄,如果不清楚館藏狀態和館藏狀態不實,則給獲得圖書資料帶來困難。因此,在重視編目數據規范的同時,也應該注重典藏數據的規范。正確輸入館藏地點、流通類型、流通等級,對圖書的丟失、破損、調撥、剔舊等變動要嚴格修改典藏數據。使書刊典藏實際與書目典藏數據完全一致,確保數據的真實可信。
作者單位:湖北黃岡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傅椿徽.圖書館目錄[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3.125-136.
[2]黃長偉.淺談書目數據庫的質量控制[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0,5:62-65.
- 上一篇:圖書出版精品意識研究論文
- 下一篇:鄉鎮科學發展觀情況分析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