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提供就業指導工作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05 05:08:00
導語:圖書館提供就業指導工作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當前大學生就業面臨著嚴峻考驗,大學生就業已經成為關系到學生切身利益和高校前途命運乃至社會穩定的大事。本文分析了當前師范院校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和大學生的擇業心理,闡述了圖書館應該緊密配合學校有關部門,積極開展大學生就業服務工作。
當前,中國大學生就業難是社會面臨的一個日益突出的大問題。據國家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20o7年,高校畢業生總數為496萬人,較20o6年增加82萬人,據估計20o8年高校畢業生將達532萬人,創歷史新高,預計今后三年內還將以每年5O萬的速度增長。這就意味著大學生就業壓力將進一步加大。如果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就不利于社會的穩定和高師院校教育的健康發展??偫碓诘谑粚萌珖嗣翊泶髸谝淮螘h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要求“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嚴峻的就業形勢要求加大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但高師院校就業指導工作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作為高?!叭笾е敝坏母邘煼对盒D書館,應該緊密配合學校工作,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資源優勢,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
當前高校的擴招導致畢業生數量急劇增加,嚴峻的就業形勢主要表現為:一是地區供求不平衡,大學生就業以東部沿海大城市等發達地區良好,并呈現出競爭激烈的現象,而西部偏遠地區由于條件艱苦,雖然需求量大,但很少有人愿去,呈現出“有地方沒人去,有人沒地方去”的現象;二是學歷層次不平衡,在就業市場上,博士、碩士、研究生供不應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專科生供過于求;三是專業不平衡,通訊、電子、自動化、生物、醫藥等專業需求旺盛,畢業生就業情況良好,而像歷史、公共事業管理、政治、法律等專業卻需求量少;五是需求不平衡,用人單位更傾向于要名牌高校的大學生,教育部直屬院校就業情況最好,初次就業率就達到85%,其他部委院校次之,地方院校最差。
1高師院校大學生的擇業心理
1.1高師院校大學生的擇業心態具有波動性、復雜性大部分師范院校大學生來自農村地區,很多人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思想,有強烈的“出人頭地”心理,在城市生活以后,讓他們厭棄農村的生活,在心態上,就想到大城市工作條件好、生活待遇好的單位就業。
1.2回所在地的畢業生沒有做好到基層工作的心理準備這部分畢業生也希望在當地的繁華地區任教,愿意到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即使是來自人才缺乏的貧困地區的畢業生,大多也不愿意回去建設家鄉。
相當多的大學生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
高等師范教育由于受多年應試教育和計劃經濟體制包分配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獨立人格和創新意識較差,等、靠、要的思想嚴重,特別是自主創業所需的團隊精神、責任意識等更顯薄弱,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師院校畢業生參與就業的競爭力。
這些擇業心理表現了師范院校大學生的就業觀念還較為陳舊,跟不上形勢的變化發展,這就需要圖書館人運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優勢,加強大學生的政治思想工作,讓他們了解嚴峻的就業形勢,糾正擇業的功利思想,幫助他們把個人理想和國家需要結合起來,指導師范院校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就業觀念。
2高師院校圖書館開展大學生就業服務的內容
李嵐清同志說:“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調整就業期望值,以國家社
會利益為重,自覺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還要探索和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有效途徑和相應措施?!币虼?,就業指導工作不單是指導大學生如何找到工作,而更要幫助大學生確立正確的職業觀、價值觀,發掘學生學習的潛能,培養創造、創新能力。就業指導工作也不僅僅是簡單的政策答疑、面試應聘指導,而是指導學生如何提高就業素質,指導學生如何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和對未來人生的綜合設計。
2.1加強就業觀念教育
大學生是我國重要的人力資源,只有通過加強就業觀念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才能使大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最大程度上實現人盡其才。北師大首先提出來的全程就業指導理念已得到了廣泛認可。他們針對大一和大四的年級特點和需求不同舉辦了不同內容的講座和活動來進行職業生涯規范教育,面向大二、大三的學生開設了公共選修課《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從學生的反饋看,課程取得較好的效果,學生和教師均表示受益匪淺。
2.2加強大學生就業意識
這項工作要從新生一入學就實施,開展成才教育。指導他們認識到成才與就業,創業的道路必須從現在開始,在思想上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指導學生依據自身的才干和能力、動機和需要、態度和價值觀,對自己未來的職業進行選擇和定位。一年級了解自我,二年級確定自己的興趣,三年級有目的自我提升職業修養,四年級初步完成從學生到職業者的角色轉換。要從自身情況出發,根據自身的興趣和愛好準確地給自己定位,客觀的看待自己,要有勇于放下“身份”到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去工作的心理。要到祖國最需要的西部地區和基層單位去工作,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要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意識和習慣。
2.3強化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意識
師范教育長期以來只重視師范生文化素質的培養,而對學生職業意識和職業理想教育的引導相對薄弱。具體表現在部分學生缺乏對社會需求的分析,職業定位不明確,職業理想不合理、不現實。因此,要加強對師范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幫助他們樹立合理的職業理想。在對大學生就業指導過程中,工作重點是指導大學生設計一份適合自己而有效的職業規劃。有專家在調查研究后比較分析中發現美國的學生為了能從大學畢業,上了大學才開始認真學習,在讀大學時也在研究市場,把知識放在實踐中學習感悟。中國學生為了能考上大學拼命學習,上了大學就不再學習了,對市場變化、社會變化關心度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應付考試了,多數學生對職業目標相對模糊,沒有把興趣、愛好與自己所學專業很好結合。
3對大學生進行求職能力培訓
3.1圖書館擁有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
利用自身優勢,采取推薦與擇業和就業指導有關的圖書資料,如《大學生求職手冊》、《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國大學生就業》等,提高大學生自身的求職技能和職業素質。同時向大學生介紹中國大學生就業網、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大學生就業見習行動網等,對大學生就業有指導作用的網站,幫助他們搜集并掌握最新的就業政策信息,了解人才市場的供需形勢、公務員考試及其他職業招聘的信息等,減少大學生擇業的盲目性。
3.2建立大學生就業服務網站
目前,我國的大部分高校圖書館已完成了日常工作的自動化和部分信息資源的數字化,開始步人數字化、網絡化建設時期,圖書館可根據師范院校的特點,建立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就業管理系統,把學校的整體情況、國家的就業政策、學校開展的就業指導、畢業生信息庫、企業單位信息等欄目添加到圖書館網頁中,建立起較為醒目的信息導航系統。
3.2.1就業管理信息。把學生的信息(包括姓名、年齡、性別、學歷、興趣愛好等)和用人單位身份審核、管理,并及時更新。
3.2.2企業單位信息。編輯企業單位的專題信息,就業廣告可在此公布。
3.2.3學生信息。包括每個畢業生的自我介紹、個人特長等。
3.3.4就業指導信息。開設網上就業心理輔導、就業政策、就業發展動態等。
通過建立大學生就業服務網站,加大向社會和學生宣傳的力度,為大學生提供優質、高效的就業創業信息,建立完整、公開、透明和使用便捷的師范大學畢業生網絡信息庫,充分利用數字圖書館和大眾傳媒畢業生求職廣告,吸引用人單位上門挑選合適的畢業生。同時要注意高師院校圖書館的網絡就業信息的開發利用功能只是高校圖書館功能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成功運行離不開圖書館其它部門、學校和社會有關部門的密切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就業信息完善的服務網絡。公務員之家:
3.3定期舉辦就業指導專題講座
圖書館可以安排專人或有經驗的教師講授就業形勢與擇業觀點、就業政策與擇業程序,或邀請就業有成的往屆校友,有計劃地舉辦有關就業市場求職向導、擇業方法與求職技巧等專題講座。這樣不僅宣傳了圖書館,擴大圖書館在學生中的影響。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為他們指點迷津,教給他們方法,讓他們少走彎路。讓學生能更好根據市場的需要找到適合自己才能的工作。
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有人認為,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只是學校學生部門的事情,與圖書館無關,這種陳舊的思想觀念完全不能適應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需求。圖書館應該站在學校發展的高度,積極、主動地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
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用人單位苛求的條件,決定了圖書館必須參與到這項困難的工作中來,而且要認真對待這一項工作。這就需要圖書館人一定要統一思想,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樹立起“服務至上,讀者第一”的精神,利用圖書館豐富的信息資源為大學生就業提供優質服務,積極加強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教育和引導,把職業教育與素質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幫助大學生順利完成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過程,使其學會生存,學會關心社會和他人,學會怎樣去工作。通過有效的就業指導,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擇業觀念,拓展大學生的職業知識,培養其職業精神,使其順利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同時,對大學生就業進行的指導工作也打開了圖書館服務工作的新局面,從而實現了高等師范院校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
- 上一篇:財務部主任創先爭優半年總結
- 下一篇:解決雇員受害糾紛措施論文
精品范文
10圖書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