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服務創新機制透析論文

時間:2022-12-16 11:13:00

導語:圖書館服務創新機制透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圖書館服務創新機制透析論文

提要本文通過對當前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思想和工作上存在的盲區的分析,論述當代圖書館員應該敢于創新,才能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求。

關鍵詞:圖書館員;創新;讀者需求

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自主性學習已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方式,圖書館越來越成為大學生課余時間的第一選擇。那么,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如何更好地為大學生服務,將是圖書館工作在發展中所面臨的全新課題。

美國圖書館界曾就各個因素在圖書館服務中所起的作用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圖書館建筑占5%,信息資料占20%,圖書館員占75%。由此可見,人是最重要的因素。近年來,隨著社會文明和信息化、網絡化程度的提高,服務危機極大地影響著圖書館的社會形象和圖書館事業發展。服務是圖書館工作中的中心,而如何提高服務,筆者認為,消除盲區,創新工作觀念,實現引領式服務,將是提高服務質量的根本。

一、當前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思想和工作上存在的盲區

(一)傳統觀念與形勢發展需要上的盲區。傳統的圖書管理工作的基本特征是封閉式服務,以藏書為主,管理人員多以進行書籍簡單分類、借閱等工作的人員,而當今圖書館工作的發展趨勢為開放和互動,承擔的任務不再是單單的藏書,還是傳播思想、文化的工具。圖書館員的素質越來越向專家學者方向發展,逐漸成為大學生在選擇書籍方面的導師,對學生的學習充當著課外輔導員的職能,并使之在豐富知識的同時適應其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使圖書管理工作更加科學化、人性化,最大限度地突出圖書管理工作的人本思想。

(二)不斷創新的形勢發展與隨遇而安思想上的盲區。創新是圖書館管理工作中不斷發展的源動力。然而,面對著新的形勢發展,圖書館館員的思想意識,應該突破“不出差錯”的低定位和從工作量來衡量工作質量以及工作效率的老標準,要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上實現與社會發展的節奏同步。因此,圖書館員也需要不斷提高,主動找差距、找壓力,才能找到為學生服務的新坐標,從而使大學生在思想、專業技能和整體素質上都能適應社會的需求,為自己美好的職業生涯開好局,起好頭。

(三)工作傳承鏈條與被動服務方式上的盲區。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單一個體是無法建立起工作傳承鏈條的,只有一個團隊或一種體系形成環環相扣的工作傳承鏈條才能發揮組織的整體效應。圖書管理工作也同樣面臨工作傳承鏈條建立的問題,因為時代需要大學生在就業前完成由知識型人才到資源型的縮影和信息轉換,這更直接關系到就業水平和就業質量。而傳統的被動式服務方式很難滿足大學生在共性和個性上的成才需求。那么,圖書管理體系和圖書館員之間就面臨著調整和工作協作的課題,而工作傳承鏈條的建立是一個必然發展趨勢。

二、圖書館員和圖書館之間的軟硬搭配是圖書管理工作全面發展的動力引擎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圖書館的生存和發展,已與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密不可分,創新圖書館管理模式,讓圖書館在知識經濟社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將是圖書館工作中的一項重要目標。任何事物的整體表象都是硬實力與軟實力的有機結合。硬實力和軟實力既緊密聯系、又互相區別,硬實力是軟實力的有形載體,而軟實力是硬實力的無形延伸。它們不是簡單的加減關系,而是相輔相成、相互制約和補充的辯證統一。

圖書館的整體實力也是由硬實力和軟實力構成的。硬實力主要是:藏書數量、建筑規模、館藏資源、設備設施等;而軟實力就是圖書館的精神風貌、價值理念、內在品質、服務意識、人力資源、規章制度、創新能力等。傳統觀念上的重硬輕軟往往使得圖書館員成為圖書館管理的附屬產品,只有利用圖書館硬件設施,開展大量無形的服務延伸和拓展工作,在擴展和傳播上下功夫,才能使圖書館工作提升一個新的臺階。在這項工作中,服務體制的完善,競爭理念的形成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加大館區建設力度,完善館區服務功能,最大限度地體現以讀者為核心,以服務為載體,以讀者滿意度為宗旨的整體建設,將會為圖書館建設和各項工作的全面提升提供不竭的動力,也將使圖書館日益成為高等教育必不可缺的一線單位,成為高等教育創新發展的前沿陣地。

三、敢于創新、引領讀者需求是圖書館管理人員必須完成的新課題

(一)創新觀念的建立。創新觀念的建立將是圖書館工作的核心動力。進入21世紀,圖書館的管理工作已經出現了新的趨勢:功能的多樣化、讀者需求多樣化、服務內容多樣化、文獻載體多樣化等。這些發展趨勢就要求圖書館員一定要把創新觀念深植內心,只有在思想上有認識,才能從行動上見效率,才能使圖書館工作跟得上節奏,邁得開步子。

(二)創新的途徑是建立人性化、細致入微的管理體系。中國有句名言:細微之處見精神。當圖書館的硬件條件達到后,讀者對于圖書館工作的滿意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軟實力,而這軟實力的核心便是管理體系的創建。通過建立人性化、細致入微的管理體系,逐步形成具有圖書館特征的人性化管理氛圍,價值理念,服務意識,才能促動圖書館管理途徑的變化,乃至館員服務質量的質的飛躍。公務員之家

(三)創新目標的建立在于準確地分析讀者需求。讀者需求一般包括兩方面: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準確分析讀者的需求將是圖書館創新服務的戰略起點。面對日益個性化的讀者需求,圖書館原有的程式化、簡單的服務標準是無法滿足讀者的需求的。圖書館館員只有處處留心,細致調查,積極主動地為讀者提供周到的服務,才能適應讀者不斷提高的心理需求。另外,分析讀者需求的工作過程,又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需要館員堅持不懈,循序漸進。時代在發展,人們的價值取向也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這就要求館員從實際出發,通過問卷、調查、座談、走訪等多種手段及時得到讀者的反饋,與讀者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圍,同時形成讀者需求與圖書館工作的良性互動。

(四)完善圖書館導讀機制,確立引領讀者需求的新課題。導讀是采取各種措施引領讀者閱讀,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和效率的重要舉措。在信息化、數據化以及網絡化的今天,面對著紛繁復雜的文獻、數據,導讀工作將成為圖書館館員互動式服務的新型載體,這一工作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圖書館館員的作用,才能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減少時間上的浪費,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閱讀效率和學習質量。

高校導讀工作要編制一定的導讀書目、專題索引、文獻、簡報等,建立起導讀系統,并根據學生需求特征,需求層次,不斷推陳出新,把握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的不同內容完成導讀書目庫和知識傳承鏈條,讓學生在良好的閱讀氛圍和環境中汲取更多的營養。

(五)形成圖書館創新型機制。圖書館在運行的過程是各部門通力合作、各環節密切配合的整體工作,更既要約束館員行為,明確工作內涵,保證各項工作順利展開;又要要求在不斷創新,引領讀者需求的課題中充分發揮集體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創新機制的形成,創新成果的發揮是重要前提和保障。

1、建立責任制度。按照工作性質、工作內容、工作要求、工作任務,分解到各部門工作崗位,落實到人,責任到人,形成人人想創新,人人為創新,一起來創新的工作氛圍,要把滿足讀者需求的創新工作形成制度和標準,形成濃厚的創新氛圍。

2、建立適當的激勵制度。館員是圖書館一切活動的核心。激勵是促使館員努力工作的動力之一,在善于把創新成果運用于實踐的同時,對創新工作給予必要的獎勵,在工作中形成人人想創新,人人為創新的工作氛圍,才能使創新工作持續地開展下去。

3、建立有效的傳承制度?,F代的圖書館工作需要館員之間的傳承,并在這種傳承之中發展和創新。在傳承過程中,既要發揚新老傳幫帶的優良傳統,又要在借鑒優秀創新成果的同時,結合本單位實際和工作特征,有機地消化吸收,形成更加行之有效的新方法,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質量上和效率上的高標準,又是在工作方法上穩定前進的進行曲。

面對新形勢、新機遇,圖書館事業正向信息化、數字化、多樣化以及網絡化發展。為了適應這一發展趨勢,館員素質的提高和創新意識的加強將是一個不斷延續和發展的課題。只有把讀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圖書館工作才能迎來更加生機勃勃的春天。

主要參考文獻:

[1]徐敏.高校圖書館管理者的基本素質.河南高校圖書館情報工作,2006.3.

[2]梁君麗.館員素質與圖書館軟實力建設.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