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信用與和諧社會思考
時間:2022-11-09 12:46:00
導語:合同信用與和諧社會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闡述了建立和諧社會重要的目標之一是建立社會誠信體系的重要性,介紹了誠信體系的內容,以及與合同信用之間關系、明確提出了合同信用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不可少條件的觀點。
關鍵詞:合同信用和諧社會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指出:把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放在全黨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和諧社會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目標之一。和諧社會的構建和現代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是高度一致的,現代市場經濟體系的經濟活動必須以誠信為本,因為誠信體系中的信用機制、信號機制、信息機制和輿論機制是市場機制完善的基本運行機制,只有在完善和規范的市場體系下,人們才會有較穩定的預期和長期投資的行為,社會成員才會有和諧社會。
一、構建和諧社會與誠信體系建設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首先是民主法治的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然要求推進民主法治建設。誠實守信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對于人類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重要任務和現實要求,是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規律的新探索和本質的新認識、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新發展新貢獻,因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誠實守信既是社會和諧的重要條件,又是社會和諧的內在要求、核心要素和基本保證,更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途徑。誠信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之間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其關系體現為:
(一)誠信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
誠信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容,又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要建設真正意義上的和諧社會必須以誠信為基礎。誠信是實現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的前提,只有遵守誠信規則,人們的創造活力才能得到保護,創造性得到發揮,也才能真正解決社會發展的活力與效率問題。沒有誠信,社會規則就會出現混亂,人們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公平、公正就難以實現,安定和諧也會成為空話。
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看,在傳統倫理道德范疇中,誠信作為基本的道德規范,是整個道德體系的基礎。自古以來,我們就崇尚“和為貴”;然而“和”以“誠”為要,“誠”是“和”之首、“信”是“和”之根。“誠”是人的內在德性,包含著對自己良心的不欺,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加強個人道德的內省,存善去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靶拧笔钦\的外在表現,人誠于內必顯于外,心有誠意,則必有信語,對他人不存詐偽之心,不說假話,不辦假事,開誠布公,取信于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誠與信互為表里、兼具神形。因為,誠信、誠實守信,是人立身之本、是做人之本,是做事之基、立業之基;甚至于“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言行一致、取信于民。誠信是和諧的核心,誠實守信是社會和諧的前提和關鍵,誠實守信的目的和目標就是社會和諧。因此,社會和諧就成為現今中國人民的最大期盼,構建和諧社會就成為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最重要目標、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最重要原則、實施第十一個五年發展規劃綱要的最重要任務。而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和關鍵就是加強誠信建設,確立誠實守信、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的社會風尚。誠信是建構和諧社會的基石,我們堅持誠實守信以弘揚正氣、凝聚民心、營造溫馨的環境,就是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的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誠信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
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其總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這些要求,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揭示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深刻內涵。其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要求的是一種秩序的和諧,誠信友愛、安定有序、充滿活力要求的是人際的和諧,歸根到底還是要求體現一種“誠信”的中國特色的文化理念,是高層次的要求。因此,誠實守信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
(三)誠信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組成部分
經過20多年的改革和開放,我國經濟已基本上步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軌道,市場機制開始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信用交易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生活中的重要交易方式。近年來,我國商品的“買方市場”初步形成,為刺激市場需求的擴大,各種信用交易方式不斷推出,銀行信用貸款、企業賒銷賒購和個人信用消費行為日趨增多。因此,構建和諧社會目標之一,就是健全社會誠信體系。它就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所謂社會誠信體系,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一個國家或地區范圍內,由一系列與信用有關的、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又相互影響的信用道德文化、相關法律法規、制度規范、組織形式、技術手段、運作工具和運作方式而構成的綜合系統。社會信用體系是保證經濟良好運行的社會機制。社會誠信體系主要有三大組成部分:社會信用制度、社會信用服務體系和社會信用活動。
二、合同信用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
(一)合同信用是社會誠信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合同與信用都廣泛存在于人類活動之中,都同樣在人際交往中發揮作用,相互間勢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合同是合意行為,這種行為發生的最重要的基礎是信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當事人的決斷,如果合同當事人之間明知對方沒有信用可言,即使有強烈的需求,也不會與之訂立合同;但在合同當事人之間的信用不確定的情況下,信用又主要通過合同實踐來取得,即合同產生信用,信用反作用于合同,二者相互依存;在合同的簽訂、履行情況對當事人的信用也有著直接影響,當事人只有以真實、現實的意思表示與他人簽訂并通過完全履行合同才能取得真正地社會信用,反之則喪失信用;經濟生活中的合同,反映和調整的是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具有確切、現實內容的對價關系,但價值的交換并不苛求在同一時間內完成,信用是一種不具備確切、現實內容的社會評價形態,合同當事人正可以利用合同信用的這一特性,通過既往成就的信用促使對方深信不疑,按規定履行合同,促進了交易活動的發展。因此,是合同信用共同構建了和諧社會中的市場經濟、信用經濟和法治經濟的重要基石。
和諧的社會需要誠信,合同信用是誠信的基礎,是誠信中最主要的部分。合同信用程度決定了合同關系成立的可能性并為合同得到履行提供保障。合同的基本原則就是誠實信用,換句話說,合同的訂立、履行過程中都會依靠誠信作為保障,只有建立在信用基礎之上的合同才最充分代表和反映了雙方共同的利益期待。因此,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任務和重要途徑必須要加強誠信建設。即是加強合同信用建設。
(二)和諧社會需要合同信用。
合同信用是指企業在市場交易行為中通過履行承諾表現的行為特征,是企業以合同方式行使合法權利并履行承諾和義務而累積形成的信用。在誠信信用的各種形式中,合同信用是最主要的部分。從企業活動的角度對企業信用進行分類,企業信用可以分為:銷售信用、內部信用、銀行信用、質量保證和維權信用等。從企業信用的各種分類中可以看出,各種信用幾乎都離不開合同,銷售信用需要買賣合同,內部信用需要勞動合同,銀行信用需要嚴格的金融業合同,質量保證需要“三包”合同,維權信用需要權益合同。合同信用是從道德層面向實際活動落實的表現,在這里我們給合同信用下了一個廣義的定義,從最普通的書面買賣合同擴大到了抽象的承諾。從中可以看出合同信用貫穿了誠信的各個方面,因此,和諧社會離不開社會誠信,更離不開合同信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無不以一定的信用為基礎,并通過市場行為主體間的相互信任深刻影響著經濟領域商業信用合同的履行及其效果??梢姡捌跫s意識包含誠信,起源于誠信,無誠信就沒有合作,也就無契約。”
(三)合同信用、社會誠信與和諧社會關系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和諧社會需要誠信,誠信體系中最重要表現就是合同信用,合同信用是維持市場運行的基本機制。與合同相比,信用機制是一種成本更低的維持交易秩序的機制,特別是在合同不完備的時候,通過合同的約束是無法實現實質性正義的,只有依靠信用來保證當事人的利益。合同信用的確立與維護,能夠激勵交易動機,維護交易信用,促進交易安全,減少交易過程的風險與代價,因而成為商品經濟乃至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交換最基本的信用方式和法律手段。
在市場經濟體系中,市場主體為實現一定的經濟目的而進行的市場信用行為,是平等主體間的法律行為,即合同信用行為。合同信用是聯系市場主體,實現商品生產和交換的過程的紐帶。因此,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合同信用要真正樹立起誠實守信的道德觀,并以誠實信用原則為中心,規范企業中的一切經濟行為,自覺做到誠實守信,形成“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的社會氛圍。同時還要增強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的觀念,使大家充分認識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建立在以誠信為核心的社會道德基礎上。
1986年8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遼寧省撫順市召開了開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動以后,全國工商系統都開展了這項工作,2006年1月24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又下發了《關于深入開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動的若干意見》(工商市字[2006]第16號)。20多年來證明,“守合同重信用”活動已深入企業心中中,合同信用成為推進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構建誠信社會一項義不容辭的重要職責。
今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誠實守信就是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集中體現。社會主義時代呼喚社會主義誠信公民,并且造就新時代的社會主義公民。同樣社會主義時代呼喚社會主義誠信的市場主體,并且造就新時代的社會主義市場主體。正是基于此,合同信用是誠信建設的重要基礎,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任務,因此,合同信用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 上一篇:企業信用監管三原則措施
- 下一篇:經濟戶口管理信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