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創新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23 03:04:00

導語:企業文化創新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文化創新分析論文

基于合作基礎上的雙贏價值觀

企業的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它滲透于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支配著企業各個層次人員的思想和行為。而當前經濟發展呈現出高科技和人文精神的特征,昭示著企業必須具有與之相適應的新的企業文化價值觀,從而不斷在合作競爭中獲得新知識、新信息,并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實力。以企業的市場營銷領域為例,基于合作的雙贏企業文化價值觀導致了合作營銷在市場競爭中被廣為使用。例如在品牌方面,國內生產食用油的嘉里糧油公司和制造炊具的蘇泊爾公司開展的兩大知名品牌金龍魚—蘇泊爾的聯合推廣活動。此次聯合品牌營銷的主題是“好鍋好油健康美食”,兩家公司投入費用達到2000多萬元,雙方計劃在市場和品牌推廣、銷售渠道共用、媒體投放等方面開展深度的合作。兩家公司的全線產品都貼上金龍魚—蘇泊爾品牌在全國數千家商場和超市銷售。蘇泊爾、金龍魚的聯合推廣可在推廣時節省成本,實現雙方品牌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因為雙方擁有類似的目標消費群,可以借助于品牌的合作在銷售渠道上實現互補。

中國移動通信公司與美國麥當勞公司的品牌合作也體現出了合作營銷所帶來的競爭優勢。對于這兩家公司而言,一個是領先移動通信市場的客戶品牌,一個是馳名全球的快餐品牌,兩個不同行業的強者在無線數字時代開創出了全新的商務模式。從2003年11月開始,全國560多家麥當勞店掛出“動感地帶”的牌子。借助于洋快餐之力,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旗下的“動感地帶”(MZONE)開始新一輪“圈地運動”??梢哉f,麥當勞的“我就喜歡“的主題和中國移動打造的動感地帶“我的地盤我做主”的品牌主張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因此雙方合作的口號就是“我的地盤,我喜歡”通過品牌的強強合作,雙方的品牌知名度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無疑會極大地增強雙方的市場競爭優勢。

基于人文精神基礎的“能力人”觀

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建立在機械式的基礎上,這種觀點將員工視為企業的機器零件,忽視了人的自主精神、創造潛力和責任感。除此之外,在高科技的經濟環境下,許多企業過于偏重于高科技的作用而忽視了人文精神的作用。隨著市場競爭的激化和知識經濟時代對于知識員工的重視,人的主體價值在企業運營中的作用日益凸顯,自主管理模式應運而生,這又導致了團隊管理的普遍使用。當調動人的積極性成為企業人本管理的主要內容時,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現在放棄了等級森嚴、分工明細的老傳統轉而實行類似于日本企業中的質量管理小組那樣的團隊管理,團隊一起工作的方式已經成為美國企業的基本方法。通用電氣公司、波音公司、福特汽車公司等企業表明它們的業績在很大的程度上來自團隊精神。這種精神的作用有:加強雇員的參與與經營管理,使有產權感的員工持股計劃以提高員工的歸屬感和責任心;對客戶更加熱情和使客戶滿意;努力為公司出謀劃策來降低成本和提高質量?!冻錾墓ぷ鲌F隊》一書的作者蒙泰貝格認為,任何團隊的優異成績都來自其成員的自信和自尊。這也說明了團隊中人本管理的重要性。這種管理模式充分尊重人的價值,注重發揮每一個人的自主精神、創造潛力和工作責任感,在企業中形成一種強烈的價值認同感和巨大的凝聚力,從根本上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在西方企業的第一代管理理論中,是以“經濟人”假設為基礎和前提的物本管理。西方管理理論的第二代是以“社會人”為基礎和前提的人本管理,而在當今企業管理活動中,“能力人”的提出反映出了當代企業在應付知識經濟到來所帶來的挑戰中的管理理論上的變革,是西方管理理論的發展新趨勢。在企業中人們對物質方面的興趣開始淡薄,而對人的創造力的關注開始日益關注。作為人的最高需要的自我實現(按照人的興趣、能力能從工作中取得成就)正成為人們追求的重要目標。在知識經濟來臨的時代里,充分發揮人的創造能力和智力挖掘出人的潛力,將人塑造成“能力人”,人的創造力和智力將在21世紀的經濟和企業的競爭中起著主導的作用,所以現代的美國企業對包含著人的創新能力的人力資本十分重視,大力開發人力資源,充分調動人的智力因素,培養和發揮人的工作能力,營造一個能發揮創造能力的環境,這種做法的實質就是實行以能力人為基礎和前提的能本管理,即以人的能力為本的管理。

基于質量基礎的服務價值觀

美國學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其著作《競爭未來》中對現有的公司做了一個分類,他們認為在市場上競爭的公司有三類:第一類公司是把顧客引向他們未發現之處的公司;第二類公司是聆聽了顧客的意見之后,對顧客明確表達出來的需求作出反應;第三類公司是引導顧客走向想去之處但不知該去何方的公司。也可以這樣理解,第一類公司是滿足顧客未發現需求的公司,第二類公司則致力于滿足顧客表面需求的公司,而第三類公司則是那些滿足顧客潛在需求并創造顧客價值的公司。與此相關的三種企業競爭策略是競爭現有產品的市場份額、競爭核心產品和競爭知識上的領先地位。企業可以通過豐富顧客價值來整合顧客的價值鏈,從而擴大自身在顧客價值鏈上的份額,為最終贏得顧客的忠誠打下堅實的基礎。豐富顧客價值,不僅意味著以高質量的產品和優質的產品服務來滿足顧客在某一時點上的需求,這是一種過程式的顧客需求的滿足,它更意味著以某種產品為平臺的一整套解決方案的提出,以此來滿足顧客未發現的需求。這是一種過程式的顧客需求的滿足,將會為顧客贏得高度忠誠的顧客,而一整套方案的解決又要求企業具有某種知識上的領先地位,能夠及時發現和預測、開發顧客未曾發現的有價值的需求。美國企業決策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的阿德里安·J·斯萊

沃茨基學者認為,價值會從陳舊的經營策略向新的模式轉移,以便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最大需求,當公司的經營策略與消費者需求偏好的結構之間的適應機制被打破時,價值就會開始發生轉移。在美國的IT制造企業中這一點表現得比較突出,從1984年到1994年,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和數字設備公司(DEC)損失了550億美元的市場價值,與此同時微軟公司(MICROSOFT)和英特爾公司(INTEL)的市場價值卻增加了800億美元。從整個IT產業的發展來看,單純做硬件的企業的價值正在削弱,而那些既做硬件又做IT服務的企業的價值則愈來愈大(如圖1所示),而這又是與知識經濟社會的發展相一致。因為在知識經濟社會里,以知識為基礎的知識服務將會為顧客帶來更大的價值。

美國IBM公司的業務轉型最為典型。IBM公司憑借自己在IT領域的優勢,以IT產品為平臺為顧客提供維修和服務、系統集成、網絡服務以及基于ERP、CRM等平臺的培訓,大大增加了IBM公司在顧客價值鏈上的重要性,同時也獲得了客觀的利益。據IBM公司公布的2001年第二季度業績顯示,其服務收入已經占到其營業收入的40%,達到80億美元。2002年,IBM公司對外宣布同意以3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旗下的普華永道咨詢公司,這更是向業界表明了IBM從硬件制造廠商向服務供應商轉型的堅定決心,美國華爾街的分析師Gartner認為這次收購將增加IBM的服務能力。在IBM公司的帶動下國際知名的IT企業都開始把服務當作自己業務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世界IT行業的另一個巨頭惠普公司的咨詢事業部—惠普咨詢在2001年的前6個月的時間里其訂單與前一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0%,同時增加了2000多個咨詢顧問以加強其在服務方面的力量。澳的斯電梯公司在其50億美元的收入中有2/3來自服務及維修保養,因為軟件控制的電梯比老式的電機型電梯可靠性強得多。施樂公司在1992年重組商務部,以占據商務復印中心這塊日益增長的外購市場。

由此可見,實現由重質量效益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方式向既重質量效益更重服務效益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方式的轉變,是新經濟對企業文化創新提出的一個新的要求,也是企業文化創新的一個新的發展趨勢。

基于知識和素質基礎的學習創新觀

企業文化的創新關鍵是企業家基于知識和素質基礎上的學習創新。一方面,從企業家的角度來看,企業文化的創新關鍵是企業家素質的創新。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即知識經濟的到來導致了對企業家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挑戰,需要企業家完成從專家型的領導向綜合創新型的領導風格的轉變,企業家不僅需要古今中外多樣化科技文化知識的綜合更需要因為企業的國際化經營所帶來的對各國生活習慣和民風習俗的綜合性了解和把握。一個企業家只有具備了融通古今中外科技知識和人文知識、管理經驗與民風民俗,善于應對各種市場變化的實踐智慧,才能具備不斷創新的實力,獲得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另一方面,從企業普通員工的角度來看,在市場競爭的新形式下,如果一個企業的員工素質狀況仍然停留在泛泛的知識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技術技能的培養層面上,則無法形成人力資源能力上的優勢。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發展,不僅使企業面臨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而且將使高科技和高知識成為企業新一輪競爭的制高點,企業要在日益嚴峻的挑戰面前保持持續和快速的發展,就必須實現職工素質創新,打造富有主動性、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企業創新主體。

參考文獻:

1.服務市場引力強大.IT企業紛紛轉型(N).中國經營報,2002.8.12

2.石慶偉.制造業“后半生”商機可待(N).經濟參考報,2002.12.30

3.咨詢—惠普戰略中的一張王牌(N).中國經營報,2001.5.15

內容摘要:企業文化創新的根本趨勢是由概念化、形式化向貫穿于企業價值創新、制度創新、決策創新、管理創新、產品創新、營銷創新轉變。而實踐證明哪個企業較早認識了文化創新發展的大趨勢、較早實現了企業文化上的飛躍,哪個企業就能贏得市場競爭的主動權。

關鍵詞:企業文化能力人服務價值觀學習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