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能力應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育革新

時間:2022-02-11 06:33:00

導語:職業能力應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育革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能力應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育革新

應用型本科院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的新生事物,已經走過了將近十年的發展期。未來幾年,普通高校生源危機將持續對一些高校產生影響,應用型本科院校更應對此引起重視。因此,高校的注意力應從擴大招生、辦學規模轉到重視質量發展上來,改變閉門辦學的情況,增強辦學的靈活性,及時面對社會需求調整學科和人才培養模式,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工商管理專業是目前在人才培養和就業方面存在較為突出問題的專業,本文將以該專業為例,通過相關分析,提出應用型管理人才培養的改革思路與建議。

一、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工商管理作為我國高等院校開設較早且較普遍的專業,本科教育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教學改革與課程設置創新勢在必行。目前,國內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存在著三大問題。

1.培養模式單一,課程設置雷同

一般認為,本科院校人才培養可以分為研究型和應用型兩個層次,它們在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方案、課程設置、教學計劃、教學環節上應有所不同。然而,我國各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不分學校層次,培養目標與培養模式雷同,課程設置和知識結構相似,普遍追求“大而全”和“理論體系完整”,缺乏各地區各層次院校的特色,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千人一面”,且與市場需求并不對口。一般高校人才培養目標應定位于應用型人才,但是其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卻明顯具有研究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重理論輕實踐、重學科輕技術、重研究輕應用”,未將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落在實處。這種做法的直接后果是:一般本科院校培養出來的管理人才無法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市場,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用人需求。工商管理專業的特點決定了該專業畢業生能夠在比較廣泛的職業領域就業,但是單一的學科型、研究型的培養模式限制了管理專業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空間。

2.職業能力不足,就業競爭力差

我國的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在這種背景之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加大。工商管理專業是我國各類高校中大量設置的專業,“管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學科和專業性質決定了工商管理專業教育和學習必須重實踐,必須從實踐中學習和掌握管理。然而,國內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同程度存在著“紙上談兵”的傾向。工商管理專業課程設置脫離人才市場現狀和企業實際需要,理論教學比重越來越重,忽視、弱化實踐教學環節,或者由于實踐場地、實訓基地不足,師資有限,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落后等原因,使實踐教學環節流于形式。其后果是:工商管理專業人才越來越難以適應和滿足企業和社會需要。

3.畢業生能力與企業期望之間存在較大差距

工商管理作為管理學的重要分支,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它依據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研究如何運用現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來進行有效的企業管理和經營決策。這就要求管理者不僅需要具備相應的管理學、經濟學知識背景,同時也需要擁有判斷決策能力和管理經驗,而后者往往是應屆本科畢業生所欠缺的。企業所青睞的管理者應具備良好的適應能力,能夠迅速融入企業的環境,并且一專多能,對企業中各個崗位的運營流程都有一定的了解。工商管理專業應屆畢業生在校期間往往缺乏有效的管理技能方面的培訓和鍛煉,很難快速勝任企業的管理工作。

二、基于職業能力的應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思路

(一)樹立職業能力導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

基于國內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人才培養現狀,筆者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建設應以就業市場為導向,分析市場要求,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合格的應用型人才;管理人才培養應以寬廣的人文科學素養和扎實的專業知識為基礎,把學生培養成為具備良好職業習慣、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具有一定職業發展潛力的綜合型、應用型人才;高校的培養環節應能幫助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快適應企業基層管理工作崗位,盡快上崗工作,履行基本的計劃與控制、組織與協調、輔助和支持決策職能。

基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應把“以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明確工商管理專業培養目標和要求;以職業能力為總綱,重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理論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通過案例教學、職場訓練為代表的實踐手段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思路。

(二)工商管理應用型人才職業能力基本要求

筆者在對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職業領域要求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應用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實踐經驗,總結提出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職業能力的要求如下:

1.具有復合型的知識結構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高等教育要優化結構辦出特色,“優化學科專業、類型、層次結構,促進多學科交叉和融合”,并“重點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薄R话惚究圃盒5墓ど坦芾韺I人才培養,必須堅持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的培養目標。具體來說,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應具有基本的科學和人文素養、具有良好的溝通和協作能力,具有向不同專業方向發展的潛力;不但能適應本地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也能夠適應國際化發展需要;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水平,而且能夠熟練地運用相關知識解決企業管理實際問題。

2.具有基本的職業素養和職業習慣

作為未來的企業管理者,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必須具有愛國、愛崗及敬業精神;具有基本的人文素養,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與溝通協調能力,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性,富有社會責任感;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各種現代管理工具和手段,包括計算機、外語、管理軟件等;具有主動學習和獲取知識,創造性地分析和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具有科學辨證的思維能力,具有運用自身的人文科學素養快速適應復雜多變的自然、人文和社會環境的能力;具有現代競爭意識,能夠在企業運營中與各種利益主體進行互利共贏的競爭與合作;具有作為管理者的職業習慣,目標明確,不斷改善工作績效,自我鼓勵,能夠用管理者的視角去主動分析和思考、解決問題,主動承擔任務、主動調查研究、主動獻計獻策。

3.具有較強的管理職業能力

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職業能力要求有基本職業能力和核心職業能力二個方面。圍繞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等管理職能,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必須具有在研發、生產、采購、營銷以及人事等領域從事相關職能管理的組織協調能力、計劃控制能力和輔助決策等方面的基本職業能力。管理的本質在于發現不良或不善,運用管理知識和方法分析并改善這些不良與不善,從而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工商管理專業人才還應具有以科學思辨為依托的管理診斷與管理改善的核心職業能力。

4.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應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必須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在一定管理實踐積累和鍛煉的基礎上,工商管理專業人才應具有在生產運作與管理(生產計劃管理、采購管理、生產組織與管理)、質量控制與管理(質量計劃管理、質量管理體系)以及營銷策劃與管理(營銷策劃、營銷組織與管理)等專業管理領域進一步發展和拓展的能力。

三、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

基于應用型工商管理本科專業職業能力培養的目標和要求,有必要對原有培養體系進行重新優化和整合,甚至重新構建符合工商管理專業自身特點的科學的培養體系。培養體系改革的指導思想是,理論必須夠用、以實踐為主導,也就是說,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不必追求理論體系的完整,只要夠用就行”,檢驗的標準就是“是否能夠滿足學生畢業后從事企業管理工作的需要,是否有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在此基礎上,創新實踐教學的形式和方法,加大實踐教學的比重?;诼殬I能力培養的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主要措施如下:

1.重構理論教學體系

復合型、應用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應用型本科院校在課程設置上不能單純追求學科“理論體系”的完整,而應靈活設置課程和調整其內容;在課時安排上,調整理論授課與實驗實踐性課程的比例;在教學資源上,向實驗實習實踐方面傾斜。

理論教學體系重構的思路為:第一,重新審視某些課程開設的必要性?;咀龇ㄊ且疾煸撜n程是否有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以及對學生職業能力提高的貢獻度大小。第二,對內容相關度比較大的課程進行合理的整合,體現時代特征和學科交叉融合的趨勢。第三,在課程內容上,不追求學科理論體系的完整性,以理論夠用為原則,在此基礎上,增加與課程配套的實踐性環節和實踐性課時。第四,改進教學方法。變以往的“教師講、學生聽、考試結束全忘光”為“教師和學生互動探討,變知識為能力”,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和激發學生興趣,更能提高知識學習和應用的效果。第五,適當開設拓寬視野、開拓思路類的課程。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隨著管理經驗的豐富,完全有可能走上中高層管理崗位,這將對他們的知識水平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所以,可適當開設拓寬視野、開拓思路類的課程,以及為深入學習提供基礎知識的課程,關鍵是要培養學生具有自我學習和充電的能力。

2.建立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體系包括實驗與職場訓練、職業培訓與認證、社團與社會實踐三部分內容。其中,實驗與職場訓練模塊與理論教學體系配合進行,具體來說,第一,傳統的專業認識實習、專業實習、畢業論文等環節仍然不可荒廢,要使學生對職場環境和生產經營活動現場具有感性的認識,甚至是直接參與其中。特別要求學生一定要利用各種機會到企業頂崗工作,畢業設計也要結合企業管理實際工作來完成。第二,理論教學體系中的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等課程中,都要開設一定比例的案例教學環節,引導學生用管理的視角分析和解決問題,鍛煉他們搜集資料、合作、溝通、協調、團隊、文字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第三,建立管理專業模擬實驗室,建立職場訓練室、開放式案例討論區,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工商管理專業可開設“市場營銷模擬”,“商務談判與模擬”,“企業經營管理模擬”,“物流管理模擬”,“項目管理模擬”,“管理沙盤模擬”等實驗實訓類課程。第四,推行情景教學,邀請理論素養高、管理工作實踐經驗豐富的各級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到校給學生現身說法、做管理報告,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認識管理。

四、結語

應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投資主體多元化和資金來源多樣化的產物。目前,我國大多數應用型本科院校尚未形成辦學特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眾多問題和困惑。如何構建應用型本科院校辦學特色,提高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質量和畢業生在人才市場中的競爭力,是當前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思考和解決的關鍵問題。筆者以工商管理專業為例,首先分析了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基于職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思路,認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學必須立足于學生、立足于就業,必須更新觀念,在培養方案、課程設置、教學環節、教學方式、教學管理、師資建設等各個方面,都必須以就業為導向,真正體現其“應用型”的本質和特點,只有如此,才能夠保證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長期發展。筆者具體分析了應用型管理專業本科生應具備的職業能力,明確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要求,并給出專業課程設置與培養方面的一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