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類經濟法課的設置探討
時間:2022-03-20 11:40:00
導語:工商管理類經濟法課的設置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法作為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被大多數高校的經濟類、管理類專業設置為專業基礎課甚至是專業核心課。但從市場需求、人才培養目標這一角度來看的經濟法課程教育,經濟法教學中還存在著專業不同.而教學內容雷同的問題即同一高校的不同專業,其經濟法課程的內容幾乎沒有變化.“以不變應萬變”相同的教案輪流適用于不同專業的學生.既忽視了不同專業學生知識結構的差異性.也不能滿足學生對專業領域經濟法律知識的需求經濟法課程難以做到將學生最需要的知識傳授給他們.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經濟法教學需適應時展需求。
1.經濟法課程的特點
在整個法學體系中.經濟法屬于相對較新的課程將經濟法作為一門課程來教授和學習.首先必須深入分析經濟法課程的特點
1.1經濟法發展變化快
相對于其他法來說,經濟法更新快。經濟法是國家從整體經濟發展的角度.對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管理和調控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進程的推進,經濟法理論學說和法律內容也不斷推陳出新在我國.在黨的十四大作出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確定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前.形成了六種經濟法理論,即過縱橫經濟法論、縱向經濟法論、管理一協作經濟法論、經營管理經濟法論等學說1992年以來.中國對經濟法的理論進行了新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新的經濟法理論,主要有國家協調經濟法論、國家干預經濟法論、國家調節經濟法論、經濟管理經濟法論、經濟管理和市場運行經濟法論等學說隨著經濟法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經濟法這個法律部門的體系、經濟法的內容和結構等也在不斷更新、變化。
1.2經濟法涉及范圍廣
經濟法是一系列與經濟和法律相關事物及行為的有機聯系體.經濟法涉及國民經濟各領域,從經濟管理主體到消費者.從宏觀調控領域到微觀市場行為,從生產環節到消費環節。經濟法涉獵范圍廣度在法律學科中比較高.同時它也是對其他學科知識尤其是經濟學知識支撐要求最高的法律學科.也可以從與之相聯系的學科來理解正因為經濟法涉及范圍廣的特點.給經濟法的教學和學習增加了難度.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獲得更多知識的欲望.為培養現代社會所提出的既通法律又懂經濟的理性人提供了可能
1.3經濟法專業性強
經濟、技術類等學科知識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專業性.經濟法則是更加專業的學科。如會計法、審計法的認識和理解需要有財務知識,而知識產權法是技術性很強的法律.金融法、證券法的了解和運用需要有金融學知識?,F實中經濟法教學者很難對經濟法的全部內容都有深入的研究,通常都是在大方面都相對了解的情況下.有所側重地深入研究。所以,作為經濟法學者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要有廣泛的興趣,對于經濟法的研究才能更加全面
2.我國經濟法體系結構
經濟法是獨立的法律部門經濟法本身又有自己的體系經濟法體系是由多層次的、門類齊全的經濟法部門組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經濟法體系的結構取決于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的認識目前我國經濟法的體系并沒有統一的法典.也沒有一部龍頭法.主要表現為大量的、分散的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2.1調整企業組織管理關系的法律
在市場主體體系中,企業是最主要的市場主體。國家對企業設立、變更、終止過程中發生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企業內部管理教程中的經濟關系進行規范.有助于保證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合格的主體.能動地參與市場活動。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這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個人獨資企業組織管理法、合伙企業組織管理法、公司企業組織管理法等等
2.2調整市場管理關系的法律
由于市場本身的缺陷.國家需要必要的管理.國家運用法律的手段對市場管理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進行干預.有助于完善市場規則,維護市場秩序,實現市場功能根據實際需要目前主要包括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廣告法等。
2.3調整宏觀調控關系的法律
實現市場經濟必須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宏觀調控體系國家用法律手段對宏觀調控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進行規范.有助于實現經濟總體目標,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主要包括財政法、預算法、投資法、中國人民銀行法及有關稅收法律等。
2.4調整社會保障關系的法律
為充分開發和利用勞動力資源.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權利.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國家運用法律調整社會保障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主要包括社會保險法、社會保障法、社會福利法、社會救助法等。
3.教學內容的設計
經濟法教材是供經濟法教學用的.經濟法教材體系與經濟法體系有聯系是不言而喻的。但兩者也有明顯的區別一方面不能要求把經濟法體系的全部內容一一列入經濟法教材.另一方面.根據實際需要.有些雖不發球經濟法體系的內容也可以列人經濟法教材體系之中目前各類經濟法教材種類繁多、琳瑯滿目,大部分教材基本都按照經濟法體系編寫的,內容和節繁多,每章的內容大都法條的羅列由于絕大部分的經濟法教材都不是從某一個具體的專業為出發點而編寫.要么是從法律專業的“專業”角度,要么就是泛泛而談.沒有具體針對哪個具體專業,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對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學生.我認為經濟法課程內容不應該完全從經濟法體系的角度進行設計.而應配合人才培養目標和實際需要的角度出發.主要從幾下幾個方面進行設計
3.1經濟法的基礎知識
這部分主要是打基礎。主要是介紹經濟法基本概念、基本問題.還包括一些在以后章節中要運用到的相關民商法的知識
3.2市場主體法部分
經營管理類學生將來必然與各種市場主體打交道.有的是在企業中工作.也有的是自己創辦企業.就必須熟悉規制各種市場主體的法律制度。這部分主要包括《個人獨資企業法》、《合伙企業法》、《公司法》、外商投資企業法、《破產法》等。
3.3市場行為法部分
作為市場主體必然要從事各種市場交易和經營活動,而且簽訂合同,融資,支付等行為又是重中之重。為了在這些活動中保護自身權益不受侵害.將交易風險降到最低.就需要熟悉掌握并且靈活運用相關法律。主要包括《合同法》、《票據法》等等
3.4解決糾紛法部分
每個市場主體都不希望發生糾紛,但是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發生糾紛如何解決,協商、調解、仲裁、訴訟是最主要的幾種辦法。在這幾中當中,具有法律效力的是仲裁和訴訟。在這部分中主要是《仲裁法》和《民事訴訟法》。
- 上一篇:教體局信息公開情況匯報
- 下一篇:廣電局信息公開年度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