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研究

時間:2022-11-09 11:12:48

導語:民辦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辦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研究

1民辦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定位

民辦高校工商管理校企合作辦學機制的構建必須在充分認識并明確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定位基礎上。在地方經濟轉型期和地方普通高校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期,特別是當前工商企業對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的變化,人才培養轉型是適應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的要求,也是民辦高校生存發展的現實需要。民辦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定位也應該根據目前大趨勢進行重新定位。應用技術型本科人才旨在培養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工作的高級應用技術型人才。因此從民辦高校工商管理學生實際特點和師資力量狀況出發,其人才培養目標應合理定位為以服務地方和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綜合素質高,專業基礎知識夠用,實踐動手能力強,具備在工商企業經營管理一線從事實際工作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正是需要培養具備在工商企業經營管理一線從事實際工作所需的工商管理人才,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才得以凸顯。民辦高校工商管理校企合作辦學機制的構建應該圍繞其工商管理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展開,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服務。

2校企合作在工商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地位

傳統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偏重于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培養的畢業生談起管理理論頭頭是道,但面對實踐的各項管理問題卻往往束手無策,因此多數用人單位認為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雖然綜合素質較好,但是實踐能力與實際工作要求有較大差距且創新能力不足,無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這也導致了近年來工商管理學生就業普遍不理想進而影響到學校工商管理專業的招生,民辦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招生形勢更不容樂觀。上述問題的產生既反映了目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短板,又指明了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如何改進的方向。上述問題的產生歸根結底是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脫離了實踐,脫離了與工商管理企業的緊密合作,學生缺乏在實際工商管理企業從事管理工作的實踐,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剛開始也只能紙上談兵,當然滿足不了用人單位的需要。要解決上述問題,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是根本之道。校企合作能解決傳統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重理論輕實踐的制度性設計缺陷,為了使工商管理專業學生適應當前地方經濟發展和工商管理企業對人才需求的發展,校企合作作為實踐教學實現的重要形式應該享有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的地位。

3校企合作辦學常見機制

目前對校企合作辦學機制研究較少而且絕大部分偏重于對職業技術院校校企合作的研究,對于本科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校企合作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金彥龍等(2013)提出了“融合式”校企合作機制的基本框架,“融合式”校企合作機制就是在深入研究并有效調整校企合作系統內在要素結構的基礎上,發掘新的作用機理與功能,進而實現內在機制的轉換,從根本上解決校企合作的有效推進問題。史曉娟等(2013)認為校企合作可持續發展機制的建立主要在于:一是建立政府主導平臺,二是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三是注重從學生的主體性來推動創新教學。很多學者的研究都認同校企合作辦學機制的構建政府的主導和投入是關鍵性因素。在現行中國高校教育體制下,政府、高校、企業都有各自利益導向,這些導向的差異化導致了校企合作很難開展,而政府的主導和投入實際上又左右和引導著高校和企業的利益取向,高校往往是政策導向的而企業往往是利益導向的,因此政府從政策、法規和財政投入方面的引導作用在校企合作辦學機制的形成方面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在實際校企合作運作中,很多地方政府為了促進本地經濟發展,出臺了很多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政策和法規,并從財政投入方面進行傾斜,大大地促進了本地校企合作的良性發展,例如經濟發達的江浙和廣東等地區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性嘗試并取得較好效果。

4民辦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校企合作辦學機制構建

公辦高校校企合作由于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財政投入支持,校企合作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買單而各方受益,地方經濟得到了發展,高校達成了校企合作培養應用型職業技術人才目標,學生得到了免費培訓、實踐機會和就業機會,企業能得到相應培訓的人才和相應財政補貼等。而民辦高校由于辦學歷史普遍不長,較難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財政補貼,同時也較難得到企業的認可,在校企合作實踐中,企業參與意愿不足,普遍存在“校企合作失靈”現象。顧金峰等(2013)對“校企合作失靈”原因進行了研究,一是勞動市場的不完全性和外部效應導致校企合作失靈,也即非校企合作企業存在免費搭車或挖墻腳的動機從而大大消弱合作企業參加校企合作的動力;二是校企合作項目的不確定性導致校企合作失靈,這些不確定性包括學生在合作企業就業的不確定性、合作培養學生質量的不確定性、合作院校合作行為的不確定性,校企合作教育的諸多不確定性,對于風險回避型的企業而言,或許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其參與校企合作。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民辦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校企合作辦學機制的構建很難照搬公辦院校的已經走過的路徑,而應該從自身辦學特點和需要出發,構建適合自身應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養需要的校企合作辦學機制。由于政策支持的滯后和合作企業積極性缺失,民辦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校企合作辦學機制的構建應該基于以下基本點:民辦高校主導,鼓勵企業參與,加強學生職業道德和誠信教育。首先民辦高校要主導工商管理專業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辦學機制中扮演動力機制角色,推動校企合作順利開展。民辦高校要獲得政府、企業、學生以及家長的認可并獲得正常的發展,其應用型人才培養必須有自身特色,對于工商管理專業有特色應用型人才培養來說校企合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而在校企合作各參與主體中民辦高校應該是最積極最主動最迫切的一方,并且有一定資源可以作為動力機制的推動方,民辦高??梢詮男7焦芾碇贫?、人才培養模式、資源傾斜等多方面對工商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的開展提供推動力;其次是以互惠共贏為出發點,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工商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減少校企合作中的阻力。由于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實踐教學自身特點,民辦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校企合作中企業方往往積極性缺失,不愿意接納學生參加實踐,特別是很難成建制定期安排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參加實踐,成為工商管理專業校企合作辦學機制中主要阻力。因此民辦高校要以互惠共贏為出發點,從多方面著手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工商管理專業校企合作辦學,例如給予企業實踐教學補貼、提供管理咨詢服務、優先選拔優秀畢業生人才機會等等,化企業阻力為動力,使校企合作能順利深入開展;最后是加強學生職業道德和誠信教育,鞏固校企合作辦學機制。民辦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校企合作中學生應該來說是被動接受安排的一方,但又是校企合作能否順利長期開展的關鍵因素。學生參加校企合作實踐如果能遵守校企合作中各項規定,具備良好職業道德和誠信,嚴格保守實踐企業商業秘密,能在規定期限內穩定為企業服務,能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則校企合作能順利長期深入開展下去,反之則反?,F實中學生不服從實踐教學安排,跳槽頻繁甚至讓實踐企業商業秘密泄露現象時有發生,對工商管理專業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建設是一個嚴峻挑戰,因此加強學生職業道德和誠信教育,鞏固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基礎就顯得尤為重要。綜上所述,民辦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校企合作辦學機制的構建校方、企業、學生都應該作出努力,如果能得到政府主管部門的政策支持則會錦上添花。

作者:范萬劍 單位:武昌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