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工商管理模式的現狀與改革

時間:2022-12-04 02:52:41

導語:企業工商管理模式的現狀與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工商管理模式的現狀與改革

摘要: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受經濟結構轉型和改組的影響,各行業中的企業競爭越來越嚴峻。在提升企業競爭力,保障企業利益的同時如何確保整個市場有序發展,這是眾多企業管理者亟需解決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通過分析企業工商管理的現狀,針對典型問題展開對策研究,試圖尋找解決方案。

關鍵詞:轉型;工商管理;改革

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市場體制的不斷改革,使得我國企業面臨的風險日益增多。市場好比一把雙刃劍,快速發展時期為企業迎來了機遇,但同時也帶來了各種問題。面對經濟的浪潮,企業要想保持自身的競爭力,企業管理者就必須通過內部改革,彌補自身的不足,完善企業管理中的缺陷。企業管理者只有充分運用企業工商管理模式,才能讓企業在市場的激烈競爭中搶占先機,從而進一步實現企業的長遠的展。

企業工商管理的意義

企業工商管理指的是通過對企業自身的生產、計劃、活動、人力等方面的組織與協調,實現企業整體發展目標。經濟結構改革背景下企業要想實現的長遠發展,就必須依靠工商管理手段,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策略,對市場規律展開調查研究,同時對自身的結構進行適當調整。就市場而言,企業工商管理是通過糾正各個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存在的不合理、不合規的現象或行為,以實現規范市場秩序為目的的一種管理模式。而就企業來說,工商管理不僅僅包括生產標準是否符合國家要求,生產材料是否合理配置等內容,而應該包括企業的產品內涵、企業文化及員工精神等在內的一系列管理活動。企業能否實現自身工商管理模式的優化,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一)節約企業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企業內部的工商管理需綜合運用到經濟學、統計學、計學、管理學等方面的知識,使得企業在縱向和橫向管理等方面實現全方位的綜合審計,從而實現由決策、管理、生產、監督等各個方面的一體化管理。當然在整個內部管理活動中,通過糾正傳統的管理和工作模式,以不斷適應新的市場環境要求,使得企業管理成本和效率上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進。(二)明確自身定位,轉變發展目標。面對市場的風云變幻和各種外界誘惑,企業很容易在經濟的浪潮中迷失方向。有效的企業工商管理模式可以迅速地為企業找到自身的定位和發展目標,更重要的是,它還可以促使企業根據市場的要求,不斷轉變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及時調整企業品牌和產品定位,在這一過程中就實現了企業的目標化生產,為企業今后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三)激發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提升工作效率。企業工商管理的一大優勢在于能夠根據企業的經營狀況和市場環境,促使企業自身資源進行再次分配,這其中就包括對人力資源的重組和挖掘。每一個企業的成功都離不開優秀的基層員工和管理人員,盡管基層和管理崗位的員工所受到的待遇和薪酬有所不同,但是他們對于企業的認可、幸福度及歸屬感都是一樣的。小型企業往往是依靠制度去實現人才的管理,優秀和成功的企業往往是依靠自身的文化魅力去感染和號召員工。通過企業形象的樹立、品牌價值的宣傳、核心文化的感染以及集體榮譽的培養,使得員工在工作中充滿激情,將工作等同自己的事業,工商管理模式正是通過以上人才的培養最終實現企業更好、更會的發展。(四)規范財務流程,強化內部管理。企業發展中除了重要的人力資源管理以外,還有另一項關鍵的工作——財務管理,財務涉及到企業內部的方方面面,對接的人員也來自各個不同的部門,因此工作量大不說,還容易造成資產流失、賬面混亂、虛報謊報等各種問題。企業自身的財務問題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決,那么其他方面的發展都將受到阻礙。企業工商管理通過對企業資產進行再次分配,規范財務的核算、報銷、采購、處置等各方面流程,對企業資金和資產進行立體化管理,將財務風險和貪污腐敗等念頭遏制在源頭和搖籃中。

企業工商管理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將自身的工商管理發揮到極致,受企業經營戰略和管理人員的素質影響,企業工商管理在實際的運作過程中存在明顯的缺陷。(一)管理人員素質參次不齊。管理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藝術,很多身處管理崗位的人員本身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管理知識學習,更談不上管理素養。由于管理人員自身素質的局限,使得企業管理整體缺乏大局意識和長遠規劃,當外部環境和市場處于正常發展的狀態下,企業尚且可以尋得一席之地,但是一旦市場出現劇烈的震蕩,這些企業將很有可能因為管理不到位而被市場淘汰。優秀的管理人員培養出來的往往是精兵強將,反之,則可能是忙忙碌碌,無所作為的蛀蟲,兩者之間差距如此懸殊,久而久之,管理不善導致的企業人員結構、工作效率、生產經營等方面的問題終將作用在企業自身。(二)市場定位不清晰,缺乏風險預測。盡管企業工商管理具有調正企業發展目標的作用,但是現實中卻沒有得到明顯的反饋。因為企業沒有對市場進行調查研究,所以對市場的發展方向、發展機遇及潛在的發展風險缺乏預測能力,自然也就沒法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自身的發展定位,這很容易造成企業的生產方向錯誤、資金鏈斷裂、人員流失等一系列嚴重后果。(三)內部結構不完善,缺乏有效監督。部分企業面對行業的巨大利潤誘惑,會選擇一些冒進的發展策略,如一些新興行業,企業由于洞察不足,認為該行業發展前景十分可觀,盡管自身不具備相應領域的技術或人才,也依然會為了準入而新增一些崗位、人員和物資。當該行業準入失敗時,之前配備的人員和物資又得調整到其他經營項目中,而往往會出現人、事、物不相適應的問題。除此之外,企業內部結構的不完善、辦事流程的不科學、部門之間的信息不對等等系列問題,使得企業工商管理得不到有效運用。企業工商管理本質屬于一種有效的調控模式,而該模式離不開內外的有效監督。

企業工商管理的改革思路

(一)創新管理理念,規范管理制度。時代在進步,管理理念也應該不斷更新。傳統的企業工商管理均采用經濟發展的模式,這對企業自身的資源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費。新形勢下,企業工商管理應打破舊的發展理念和模式,控制企業經營成本,提升資源利用率的基礎上實現高收益和高產出。企業只有不斷創新管理理念才有可能在專業及創新人才短缺的人力資源中成功吸引優質的人才加入,讓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再上一個臺階。任何一個企業,要想在時代和經濟的浪潮中發展壯大,就必須要有開放和包容的管理意識,積極借鑒成功的管理經驗,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如此才能進一步提高企業工商管理的水平。光有理念創新還不夠,企業的發展還離不開系統、規范的管理制度。企業在制定管理制度之初,應對自身的人力結構、資源結構、部門結構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考量,明確規定各崗位、人員、部門之間的權責關系,建立部門之間的對話機制,讓辦事和管理流程更加透明、便捷。(二)完善人才培養體系。企業發展離不開生產、經營、銷售等各個崗位的優秀人才,企業工商管理亦是如此。作為一種有效的管理和調節手段,企業工商管理如果缺乏優質的管理人才,是不可能達到預期的管理目標的。企業領導人應為管理的中堅力量和儲備力量提供較多的培訓進修機會,鍛煉他們的整體思維和全局意識,培養管理者的責任意識和監督意識。與此同時,企業還將管理者的基本素質納入基層員工的績效考核,有意培養管理隊伍的接班人,這對現有的管理者也是一種鞭笞。當然,對于現有管理者,企業也要設置相應的激勵政策,讓管理者在實踐管理工作中,自覺加強自身管理水平和技能。(三)建設品牌形象,培養企業文化。企業中各個部門和人員好比一盤沙,唯一能將整盤沙聚攏的便是企業文化。企業內部管理中,應充分認識到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將企業文化和精神的建設視為發展經營的同等地位。因為品牌的力量和文化的感染,能讓企業員工發自內心地為企業服務,從而自覺提高工作效率。有鑒于此,近年來很多企業開始在文化建設方面積極探索,如一些企業會將自身的經濟目標和社會責任聯系在一起,實現經濟利益的同時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為企業的社會影響和品牌價值打下良好的基礎。此外,企業內部也應加強和員工的雙向交流,及時了解員工的工作狀態、情緒、滿意度、壓力等方面信息,積極開展團隊活動,一方面加強員工之間的彼此交流,提升團隊凝聚力,另一方面緩解員工的工作壓力,釋放緊張的工作情緒,使員工以更加積極、飽滿的情緒迎接新的工作。

企業工商管理的有效運用不僅能讓企業獲得強大的市場競爭力,還能讓管理者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讓企業員工在工作中獲得極大的滿足和幸福感,可謂是一舉三得。

參考文獻

[1]張路.經濟結構轉型發展下企業工商管理模式的對策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2):84-85.

[2]張素.企業工商管理的未來發展方向與管理模式研究[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8(10):56-57.

[3]金書玲.淺析新時代背景下企業工商管理所面對的挑戰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4(16):155.

[4]中國人民銀行烏海市中心支行課題組,楊振林,王文賓.資源型城市承接產業轉移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內蒙古金融研究,2011(03):55-57.

作者:鄒亞卿 單位:江西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