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研究

時間:2022-11-21 04:50:00

導語: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研究

[摘要]完善農村民主制度,加強黨的領導法制化建設,堅持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作主的統一;充分發展黨內民主,并積極促進人民民主的發展;樹立科學的政績觀,更加注重村莊社會的公平、正義與和諧。

[關鍵詞]農村黨組織;黨內民主;人民民主

面對中國農村現代化的艱巨任務,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到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據此,筆者認為需要從理論上進一步深化對以下農村基層黨組織若干問題的認識,以期為今后農村黨組織建設提供啟迪。

一、正確處理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作主的關系

在當前的農村民主政治中,最為核心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好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和村民自治的關系?!皟晌睕_突就是一個外在的表現。十六大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但在現實中,如何堅持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的統一是一個考驗黨的執政智慧、執政能力、執政技巧和執政勇氣的問題。富于創造性的中國農民在實踐中摸索出了協調“兩委”關系的“兩票制”、“兩推一選”、“一肩挑”、“一制三化”等村級黨組織選舉模式,使得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有了溝通和共贏的渠道。然而,隨著民主的基因輸入到村莊社會里,村民對黨政領導干部的選拔有了越來越強的直接民主權利要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又提出了“管理民主”的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進一步完善堅持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的辯證統一的民主機制就成為新的課題。

從目前農村探索出的一些黨組織選舉實踐來看,一方面,要按照法制化的要求,從技術層面上進一步完善“兩票制”、“兩推一選”、“一肩挑”、“公推直選”等黨組織選舉模式,規范選舉程序和細節,提高村民的參與意識,加大村民“民意票”的含金量,推廣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由黨員和群眾公開推薦與上級黨組織推薦相結合的辦法,逐步擴大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直接選舉范圍。另一方面,堅定不移地貫徹依法治國方略,同時把依法治黨納入到制度化建設之中,從而保證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和自身建設有法制化的保障。從法律的角度而言,中國的任何政黨,包括執政的中國共產黨都必須堅持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開展活動。中國共產黨應著眼于長期執政的考慮,不僅加強通過黨內法規條例等制度加大自身建設的力度,更要通過依法治黨促進自身的現代化。

二、充分發展黨內民主,并積極促進人民民主的發展

在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中,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如何發展黨內民主,處理好鄉(鎮)村黨委的關系以及黨員干部與普通黨員的關系。在目前的鄉鎮黨委與村級黨組織關系中,很多鄉鎮黨委在實踐中把對村級黨組織的領導變成了讓其絕對地服從,把對村委會的指導變成絕對的領導,從而把鄉村兩級基層組織變成了科層制的組織結構。同時,黨員干部“一言堂”現象依然較為嚴重,普通黨員權利極易缺失。這一切均造成黨內民主活力不足,不僅限制了黨的自身建設,而且影響了人民民主的發展。

發展黨內民主,促進人民民主的發展,首先要建立鄉鎮黨委與村級黨組織的民主互動機制。鄉鎮黨委要樹立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的觀念。具體來說,鄉鎮黨委要加強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的自覺性,在涉及村政建設的重大問題上,注重調查研究,加強與村級組織的溝通。要以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為基礎,積極妥善地完善鄉鎮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和黨的委員會制度,實行黨的代表大會常任制。建立和完善村鄉鎮黨內情況通報制度、反映制度和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同時,賦予村級黨組織相對的自主權。由于村莊社會情況復雜,不同的村之間有著各自的村情。在不違背黨的方針路線和黨紀國法的前提下,鄉鎮黨委不要過多干預具體村政黨務,而是要尊重村黨員的黨內權利和村民的民主權利,充分調動他們自我管理的積極性。

其次,積極推動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的互動發展。事實說明,在村落社會里,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的發展是互動的。村民自治的實踐為黨內民主的發展提供了借鑒,并促進了黨內民主的發展(如“兩票制”、黨務公開等)。黨內民主的發展提高了黨的執政能力,推動了村民自治的完善。盡管村民自治尚有許多待完善的地方,盡管尚有不少人對“兩推一選”、“公推直選”等村級黨組織選舉模式有不少疑惑和擔憂,但我們看到的現實進步是村民民主意識的覺醒和民主知識的掌握、黨員干部法制觀念的增強、黨的民主機制的激活和干部以人為本思想的樹立等。無論是執政黨自己還是最廣大人民都從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的互動發展中走向了共贏。所以,要以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為基礎,以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和黨的委員會制度為重點,從改革體制機制入手,探索擴大黨內基層民主多種實現形式。同時,堅持依法治國,不斷完善村民自治和農村社區建設。改革開放以來的農村民主建設的歷程表明,黨領導下的依法治國和民主實踐是推動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互動發展的最有效途徑。因此,中國共產黨在新世紀里執政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不斷健全能充分體現人民意愿和黨組織意愿的民主政治制度。

三、樹立科學的村級黨組織政績觀

村級黨組織面臨的工作千頭萬緒,它不僅是整個村落社會發展的領導核心,同時還是許多工作的具體執行者,對于一個一般只有3至5名領導成員的村黨支部而言,創造出一定的政績非常不容易。因此,我們在考評村級黨組織政績時,既要有全面的要求,更要從實際出發,注重現實性和重點性。對于村級黨組織而言,科學政績觀并不等同于全面政績觀。評價村級黨組織工作的好壞,最根本的在于它能否贏得村民的衷心擁護。

當前,在農村黨組織建設目標上,我們一般提出的要求是村級組織按照“五個好”的目標、鄉鎮黨委按照“六個好”目標加強建設,開展工作。從鞏固執政根基而言,黨提出這種目標要求是正確的。但在實際操作中,許多縣、鄉鎮領導在年終考核村級黨組織工作時,都把發展經濟作為首要的硬性考核指標。有些鄉鎮、村都被上級部門分派了一定的招商引資任務。一些地方盲目提出村辦企業的指標,號稱通過辦企業帶領農民提高收入。在發展黨員、選拔村干部時,一些地方領導采取人為干預辦法把一些不得民心的暴富階層安排進“兩委”班子,美其名曰帶領群眾致富。結果在群眾中造成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壞影響。其實,在現代村莊社會里,村民對公平、正義、民主等方面的要求不亞于對物質的企盼。農民經過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鍛煉,不少農戶已經基本具備適應市場經濟、發家致富的素質和能力。實際上,許多村的村民對村級黨組織和村委會帶領他們發展集體經濟、走向富裕并沒有太多的奢望,他們也知道村級組織的現實難處。但這并不表明他們對村級黨組織沒有期待?,F代很多村民希望村級組織在帶頭興辦公共事業、維護村莊治安、提供政策和市場信息、依法推進村民自治、破除封建迷信等方面能發揮積極作用。由于受村落傳統道德文化的影響,我國大多數村民評判村干部的好壞首要的在于道德品質,其次看重能力。因此,如果判斷一個村級黨組織工作好壞的根本在于是否贏得民心,那村級黨組織贏得民心的途徑是多種的,發展經濟僅僅是其中之一而已。從這點來說,“雙培雙帶”不能絕對化。我們可以要求村級黨組織向“五個好”的目標努力,但要注重不同村級黨組織的現實可操作性。在強調村級組織帶領村民發展經濟的同時,更加注重村莊社會的公平和正義。尤其是提出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之后,我們評判村級黨組織的政績不能不把農村的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作為重要指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