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成本效益管理論文
時間:2022-03-05 09:40:00
導語:組織成本效益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任何形式的組織活動都會花費一定的費用,如果這種花費不能帶來效益或者說不能在生產的其他方面實現節約的話,那么這種花費便沒有實際意義。事實上,隨著經濟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組織活動,原因在于組織活動能夠帶來效益。組織活動本身是純花費,不會有價值增值,如果組織有效益的話,它的效益則一定來源于它的外部效用,即實現生產過程中某些方面的節約。
成本費用控制
成本費用是指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所消耗的各種要素的價值總和,既包括生產所需要的各種原材料,如機器設備、勞動力等費用;也包括在產品銷售過程中的廣告宣傳費用以及尋找市場簽訂合同等產生的費用。從生產的投入角度講,以有限的消耗取得最大產出,或在預定的產出下使消耗最少,是組織、管理的主要任務,即組織要實現對成本費用的控制。
成本費用的分類
以往的新古典經濟學主要分析生產成本,以科斯、威廉姆森為代表的交易成本經濟學則側重交易成本的分析。但是很顯然,對經濟活動的完整性分析應該包括兩部分。
內部成本費用外部成本也就是生產成本,來自于購買生產所需的各種材料、燃料、設備等所花費的成本,即為產品的制造成本。
外部成本費用外部成本是指除制造產品以外但因產品而消耗的那部分費用,大部分是為產品的銷售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所花費的成本。主要表現在對信息的收集方面,同時也有一部分來自于交易活動的時間效應。也稱為交易成本。
成本費用控制的意義
成本費用控制對于經濟活動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其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控制成本費用是提高經濟效益的主要途徑不少人把經濟效益與利潤劃等號,其主要觀點是依靠擴大規模、增加銷售和增加利潤總量來提高經濟效益。其實,經濟效益無論從微觀上還是從宏觀上都是投入與產出的比較體現。投入多消耗大,產出同比例增大是經濟規模的擴大,而非經濟效益的提高。這種粗放型擴張只有在生產不足,產品短缺時代才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當今市場總體供求關系已轉換,簡單的擴大生產規模已失去其社會意義。因此,科學地講,擴大規模與提高經濟效益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費用才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途徑。
控制成本費用是提高產品競爭力的主要手段控制成本費用可以從多個方面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首先,成本降低后,產品的價格降低,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提高。其次,成本降低了,價格不變,獲得的利潤增加,可以有更多的資金來改善生產條件,使成本再次降低,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控制成本費用為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開辟了道路從社會角度講,降低成本就是降低社會資源的消耗,增加了社會財富。在短期內,對于提升社會經濟效益,滿足人民物資文化需求具有重大意義。從長期發展角度看,每一個國家在滿足當代人需求時都應以不影響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為前提。降低成本意味著節約社會資源消耗,對于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確保未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成本費用的控制空間
從理論上講,單位產品的價值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隨著科學技術的加速進步,效率更高的設備,性能更好的材料不斷涌現,生產效率不斷提高,多數產品的價值和價格在下降,這使成本費用控制成為可能。
從社會分工角度講,企業之間分工的發展促使專業化技能不斷提高,各種零部件生產達到規模經濟,也為成本費用的控制創造了條件。
從企業經營實踐看,從產品設計開發到試制、采購、生產、儲存、銷售等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降低成本的空間。從資本、技術、勞動、土地、信息等多種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角度看,也存在許多潛力。就勞動力而言,其絕對成本即工資在上升,但相對成本可以控制。后進的企業較先進的企業,成本費用控制的空間更大。先進的企業雖然絕對額下降困難,但是,通過提升企業品牌,實現優質優價,成本在價格中的比重同樣可以降低,何況企業還可以通過資本,技術輸出借用其它外部資源來降低費用。因此只要不斷的改進技術,不斷的改善管理,成本費用的控制和降低是無窮盡的。
組織的效益分析
組織的作用是控制成本費用,在產出一定的條件下實現成本費用最低,這是組織活動的最終目標。組織活動通過對生產和銷售活動的優化安排來實現投入產出比最小這一目標,而實現這一目標的程度就是組織的效益。
組織發生費用
任何形式的組織活動都會引發一些費用,這部分費用也必須納入到成本費用之中。如果在生產活動中,不采取任何形式的組織,也就是說進行的是一種放任的生產形式。在此條件下,我們設生產單位價值商品所花費的內部成本費用為PC0,外部成本費用為TC0,組織發生費用為OC。顯然,此時的組織發生費用為0,一旦在生產活動中采用了組織形式,不管是什么形式的組織,組織發生費用就不再為0,即此時OC>0。
由于把組織發生的費用納入到了成本費用中,因此采取組織在生產過程中的一些環節實現的節約在整體上表現在成本費用的變化方面。
組織效益的表現
組織效益表現在對成本費用的控制上,即降低內部和外部費用上,由于采取組織同樣會發生費用,就不得不把這部分費用加到成本費用中來,因為組織發生的費用很難度量,因此,通過成本費用在宏觀上的變化來反映組織節約的費用與發生的費用之比,同時也能反映組織的效益。
設采取組織后生產單位價值商品所花費的內部成本費用變化為PC,外部成本費用變化為TC,采取組織后成本費用的變化為DC。則有:DC=(PC0+TC0)-(PC+TC)。如果不采取任何組織形式,則DC=0。組織優劣的判別
在一般情形下,組織發生的費用較其所節約的成本費用小,在此情形下,組織的效益為正,OP越大表明這種組織形式越優。如果組織發生的費用較其所節約的費用不一定小時,組織效益為負的情況就會出現。在理想的經濟運行中,人人都是經濟人,都從經濟角度考慮,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是,在現實的經濟活動中,人們采取組織的形式多種多樣,同時又受到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組織效益為負的情形時有發生,經濟上稱這種組織為無效組織或劣等組織。顯然,效益為負的組織形式一旦被采用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這樣的組織形式是一種純粹的消耗活動,極不可取。
因此,對組織優劣的判別主要看其組織效益,效益高的組織形式才是優等的組織形式。
組織效益的實現
組織效益主要表現在對成本費用的控制方面,成本費用控制存在廣闊的空間??偟膩碇v,組織活動是從兩個方面來實現對成本費用控制的。一方面,在生產過程中,通過組織,更合理的分配各種生產要素,統籌安排生產活動,使各種資源都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其作用,不積壓原材料和產品,采用高效的工序,降低生產的時間復雜度和空間復雜度,嚴格管理生產,少出次品,少返工,這樣就盡量的降低了內部費用。另一方面,組織通過各種信息的收集,根據市場情況制訂生產計劃,安排生產,使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都能適應市場需求,交易活動得以順利進行,這樣就節約了大量的交易成本。這樣,如果組織發生的費用較之節約的費用小的話,組織的效益就得以實現。
內部費用控制與價格優勢分析
組織對內部費用采取控制一旦獲得成功,與沒有采取組織或所采取組織的作用小于該組織的作用的生產者相比,其產品在價格上就會有明顯的優勢,這種優勢會影響到外部費用,因為具有價格優勢的產品在市場上更容易完成交易??梢姡瑑炔砍杀举M用的控制對成本費用的控制有重要意義。
設組織對內部費用的控制使內部費用減少了x%,內部費用的降低所形成的價格優勢使外部費用減少了y%。則組織的效益OP為:
OP={[(PC0+TC0)—(PC×(1-x%)+TC×(1-y%))]/(PC0+TC0)}×100%
=[(PC0×x%+TC0×y%)/(PC0+TC0)]×100%>PC0×x%
內部費用的控制具有乘法效應,這樣就增強了作用。
外部費用節約與內部費用控制
內部費用的有效控制能夠影響外部費用,同時,外部費用的降低也會影響到內部費用控制。更容易實現的交易使產品的價值得以迅速的實現,這樣就產生了一種效果,資金的回籠時間變短,減少了機器設備廠房等生產要素的精神磨損,加快了資本循環,資本循環的周期變小,資本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發揮,更利于對內部費用的控制。
規模經濟與規模不經濟
組織活動會發生費用,這使組織的效益有大小正負之分。簡單的講,組織所發生的費用與組織的規模有關,在采取組織的過程中,組織發生的費用納入了成本費用之中,這就不得不考慮規模經濟的問題。在解釋規模經濟之前,必須先明確規模經濟的前提條件:
組織對成本費用的控制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是有限的,即組織不可能無限制的控制成本費用;組織發生的費用隨組織規模的擴大而擴大;在組織規模擴大的過程中會出現一個均衡,即組織效益最優,這一點就是規模經濟的外延,超出這一外延就是規模不經濟,同時這一均衡又受各種外在因素的影響,并且會因各種因素的變化而變化,是一種動態均衡;組織因規模的擴大而增加的費用一般情況下是離散的而不是連續的,這是存在規模經濟的客觀原因。
在此前提下,規模經濟可以表示為組織的效益最優,也就是說,當組織的規模正好實現了組織效益最大化的時候,規模經濟已經達到其外延。
短期效益和長期效益
在不同的時間尺度上,組織所表現的效益也不同。短期效益是指在較短的時間實現組織效益的最優均衡。比如,在市場疲軟的狀況下,與其使產品積壓還不如降價銷售,這種做法便在短期內實現了組織的效益。從長期角度考慮,這種實現短期效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它并沒有真正實現組織效益的最優,成本費用控制還存在一定的空間。在考慮長期效益的情況下,多數人偏向于發展組織的縱向一體化,縱向一體化在生產的許多環節節約了大量的費用。另外,選擇縱向一體化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橫向一體化的外部費用高等。
可見,組織效益表現在其對成本費用的控制上,組織的效益事實上就是經濟效益。在相同的外部條件下,經濟效益的高低取決于組織形式的優劣。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人們不斷的對組織形式進行選擇,在選擇過程中,劣等的組織形式被拋棄,優等的組織形式被保留,這是由人們的趨利性所決定的。組織的效益同時還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當這些因素發生變化時,組織效益的均衡被打破,開始對組織形式進行新的選擇,建立新的均衡,從而實現組織最優。
- 上一篇:現代物流企業成本管理論文
- 下一篇:企業批量采購成本控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