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一體化探究論文

時間:2022-10-11 09:48:00

導語:國際經濟一體化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經濟一體化探究論文

通過對國際經濟一體化一些理論的研究思考,總結出了另外一種理論

關于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新思考

優化發展論:無論是發達國家之間,發展中國家之間,還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一體化,都是為了實現規模經濟,是資源得到更充分的優化配置,進而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政治地位的穩步上升。

一.發達國際與發展中國家經濟一體化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技術水平、經濟發展水平相差較大,但是彼此互補性很大,因此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經濟融合后,會導致兩國需求大幅度增加,而供給在短時間內增加較少,隨著經濟的不斷深化調整,需求增幅會放小,而供給增幅會放大,與此同時,價格的增速會由快到慢,最終趨于穩定,同時,兩國的福利水平是不斷增加的。

如圖,兩國經濟一體化后,需求由D1移動到D2,供給由S1移動到S2,此時價格由P0上升到P1,接著隨著資源的優化配置,使生產力逐步提高,需求也不斷增加,因此需求曲線又由D2增加到D3,但幅度減少,供給由S2增加到S3,幅度增大,此時,價格上升到P2,幅度減少,隨著經濟的發展,最終D與S趨于穩定,價格通脹率逐步減小直至穩定,社會總福利水平穩定提高。

二.發達國家之間經濟一體化

發達國家之間技術水平、經濟發展水平比較相近,資源互補性也較相近,因此兩國經濟一體化后,會促進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同時會刺激需求的快速增加。需求與供給的同步性增長使價格基本上保持不變,同時,社會福利水平是不斷提高的,并且增長幅度大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經濟一體化的增長幅度。

如圖,兩國經濟一體化后,需求會由D1增加到D2,供給由S1增加到S2,兩者增加幅度相近,隨著資源的優化配置,生產力進一步發展,需求不斷提高,會由D2增加到D3,供給由S2增加到S3,在此過程中,價格增幅較小,社會福利水平大幅度增加。

通過以上兩種情況的分析,得到一些結論:

1.兩國經濟發展水平相差越大,價格線越高,即通脹率越高。

2.社會福利水平不僅來源于價格優勢,隨著經濟的深入發展,更取決于均衡量的不斷增加以及商品多樣性的精神滿足。

3.兩國經濟發展水平越相近,社會福利水平增長越快。

4.隨著兩國資源的優化配置,新一輪的需求與供給是不斷前進的,因此,經濟是在持續波動中發展的。

5.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經濟一體化,不僅使經濟快速發展,其政治地位也是不斷上升的。I曲線不僅反映價格的變動情況,也反映了該國在國際上地位的變動情況,經過經濟一體化,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是不斷縮小的,最終趨向于平等。

6.未來商品的競爭不是價格的競爭,而是性能的競爭,經濟改革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