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災后衛生防疫管理機制論文
時間:2022-12-15 10:28:00
導語:地震災后衛生防疫管理機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了解地震災后衛生防疫的管理機制,為建設規范的公共衛生應急體系提供依據。方法:深入災區了解衛生防疫的管理機制,與基層衛生防疫隊伍進行訪談。結果:災后的衛生防疫管理存在諸多問題,比如衛生防疫隊伍缺乏統一指揮,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盲目行以及資料收集管理混亂等。結論:我國應該加強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從人員配備以及管理機制等方面入手,解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衛生防疫管理混亂的問題。[關鍵詞]災后衛生防疫管理5.12汶川大地震后,為了避免“大災之后必有大疫”的發生,全國各地無數個衛生防疫隊齊聚四川,他們在消殺防疫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績,保證了災區沒有大的疫情發生。但是,這支龐大的公共衛生隊伍的合理管理與調度一直是在摸索中前進,雖然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卻也走過了不少的彎路。筆者認為有必要把其中一些問題提出來以供大家認真思考,并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與關注。一、災后衛生防疫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一)衛生防疫隊伍缺乏統一指揮地震災后,全國各省市積極組織衛生防疫專業隊伍參與到災區的災后衛生防疫工作中去。這支龐大的防疫隊伍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是由于缺乏總體上的統一指揮,也就造成了工作中的效率低下,浪費嚴重等現象。以都江堰為例,筆者曾于5月25日和26日兩天在都江堰從事消殺工作,當時的局面是某些地方同時存在幾支防疫隊伍進行消殺,這樣的重復消殺造成了消殺藥品的極大浪費,而在另一些地方卻沒有人去進行消殺,這樣的消殺真空則有可能導致傳染病的流行。(二)衛生防疫隊伍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盲目行為了避免“大災之后必有大疫”,衛生防疫隊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進行消殺防疫,防止傳染病的流行,但是某些衛生防疫隊伍在工作中卻帶有一定的盲目行,不尊重科學。5月25日這天都江堰下著中雨,某些衛生防疫隊伍像往常一樣,依然背著消毒液進行消殺,這其實是不科學的。如果不下雨,用一定濃度的消毒液進行消殺是正確的,而如果下雨,則應該用消毒粉末進行消殺。因為消毒液被雨水稀釋后達不到有效濃度,這樣的消殺工作是沒有成效的。(三)資料收集管理混亂為了有效、有序地開展災后的衛生防疫工作,各支衛生防疫隊伍每天都要將當天的消殺內容做記錄,但是由于某些地方對資料收集采取一種放任的態度,不進行指導,導致數據資料的不統一,不能真實反映災后衛生防疫的實際工作情況。筆者曾于7月18日至8月1日在彭州市通濟鎮為當地某些衛生防疫隊伍錄入數據,在其中的消殺記錄表上有一欄名為“消殺人數”,對于這一欄,不同的消殺小組有不同的理解,有的理解為從事消殺工作的人數,有的則理解為消殺地居住的人數,這樣就有了兩種數據類型,為衛生防疫的決策者作出正確的判斷帶來了很大的不便。[1][2][][]二、江蘇省衛生防疫部門對災后衛生防疫管理制度的探索(一)衛生防疫管理制度的形成鑒于災后第一階段衛生防疫工作管理方面混亂的局面,江蘇省衛生防疫部門提出了“承包責任制”的工作方案,這一方案迅速被其他省市的衛生防疫隊伍采納。這種方案是指,一個鄉鎮的衛生防疫工作由一支衛生防疫隊負責,該衛生防疫隊又分為若干衛生防疫小組分散到各個村去,一個村由一個衛生防疫小組負責,這種制度使責任明確,方便管理,杜絕了遺漏和重復的現象,使災區的衛生防疫工作逐步過渡到有序的狀態。(二)對該衛生防疫管理制度的認識這種“承包責任制”的辦法在災后第一階段作為衛生防疫應急機制是取得了顯著成果的,它使災后混沌的衛生防疫管理體系得到改善,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但是,當災后的衛生防疫工作進入到第二階段,也就是災區的正常秩序開始恢復這一過程中,我們則應該逐步弱化“承包責任制”這種思想,應該是由外來的衛生防疫隊伍來培訓本地的衛生防疫人員,讓本地的衛生防疫人員逐步的接手衛生防疫的工作。畢竟外來支援的衛生防疫隊伍是要撤走的,災區人民最終還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重建家園,如果現在讓災區的衛生防疫系統產生了依賴外來支援的思想,那么以后的重建之路將會備加艱辛。三、對災后衛生防疫管理機制的思考(一)加強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1]這次地震后災區雖然沒有大的傳染病流行,但還是暴露了我國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機制不完善這一問題。地震后,全國各地的衛生防疫隊伍在災區聚集,但是工作并沒有得到最有效的開展,而且還造成了很多浪費嚴重的現象,這與我國缺乏一整套公共衛生應急制度有直接聯系,這也是造成災后衛生防疫混亂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所以,我們在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過程中也要注意總結經驗,探索一條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道路,為以后我國在遭遇大災時進行衛生防疫提供依據。(二)組建一支從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衛生防疫的專家隊伍這次災后進行衛生防疫工作具體工作時,遇到過一些消殺藥品浪費和消毒液有效濃度不夠,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沒有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消殺防疫的現象,這與部分衛生防疫人員不熟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衛生防疫具體工作有一定聯系。所以,我國應該組建這樣一支專家隊伍,專門從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衛生防疫工作的研究,在災害來臨時可以正確指導衛生防疫隊伍在各種環境下開展科學的衛生防疫工作。(三)加強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的管理[2]災后衛生防疫的過程中及時收集資料,進行衛生防疫的階段性研究,對完善衛生防疫管理體系,為政府進行衛生防疫決策提供依據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次,災后某些地方的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缺乏一定的準確性,不同的衛生防疫隊伍有些時候對同一地方得出不同的統計數據,這與災后這種特定的環境條件有一定聯系。所以,我們應該對如何在一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狀態下最準確地收集與整理資料進行研究,為以后我國在遭遇大災時衛生防疫工作能夠順利進行提供幫助。參考文獻[1]梁萬年,衛生事業管理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7-8.[2]孟小捷,災后衛生體系重建需要科學決策[N]健康報,2008-07-10.
- 上一篇:農村小額貸款試點工作方案
- 下一篇:區創建白內障無障礙區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