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三模型創新發展論文
時間:2022-06-10 09:01:00
導語:建立三模型創新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戰略的力量;管理的力量;自身能力的力量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企業廣泛參與國際競爭,中國企業面臨的是和強大的跨國公司的競爭、公司要做好,必須有一個好的領導團隊、管理機制與競爭性文化、人們在制定企業發展戰略時,常??偘鸭毠?、戰術放在首要地位、細節再完美也無濟于事,細節越完美,執行力度越大、企業管理的核心就是人力資源管理、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正確恰當地對員工的工作動機進行引導和激勵、人本管理的精神在企業中的具體體現是以人為本、知識經濟時代的領導者必須強化戰略意識、提升戰略能力、駕馭戰略問題、哈佛商學院通過對世界各國企業的長期限分析研究得出結論等,具體請詳見。
隨著中國加入WTO,企業廣泛參與國際競爭,中國企業面臨的是和強大的跨國公司的競爭。在愈演愈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中國企業出現了很多新時尚,其中之一就是大家都意識到了知識更新的重要性,都在爭分奪秒地對自己進行知識武裝。學習成了很重要的時尚之一。
但我們發現有個規律,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在社會上就會形成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讓大家議論紛紛并引發思考,在管理思想浪潮中經受真理的洗滌。
舉例來說,這陣子大家都喜歡研究的話題除了細節、執行以外,就是戰略轉型、變革、管理與企業能力的整合。在這里我們想談談這些方面的一些想法,與大家共勉。
中國企業已經走過26年的改革開放,但在中國企業發展的很多問題現在才剛剛開始浮現在我們眼前,如我國企業的平均壽命在慢慢縮短。中國企業從總體來看,能成活10年、20年寥寥無幾,這倒不是大驚小怪的事情。其實全世界每個企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從《財富》雜志的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來看,1956年到1992年能夠在前100名中只能找到29家;1980年以來,大約有230家公司從世界500強中消失。道瓊斯工業指數創立時的企業清單中,如今也僅剩下通用電氣一家公司。
因此,我國企業目前面臨的根本問題仍然是,公司如何才能長期興盛不衰?如何才能持續發展?我們的基本結論是:公司要做好,必須有一個好的領導團隊、管理機制與競爭性文化;一個企業要持續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持續不斷的適應環境的變化來進行持續變革與持續創新;但一個企業要持續成功,其根本點就是將基于企業戰略、管理機制、企業能力與文化、不斷學習有機的結合,建立企業不可催的長城。
一、戰略的力量
人們在制定企業發展戰略時,常??偘鸭毠潯鹦g放在首要地位,卻忘了企業戰略的根本:制定戰略的能力與技術、管理能力的提升與發展態勢。要知道,細節決定成敗的觀點是錯誤的。而錯誤的觀點廣為流行,則危害大矣。細節決定成敗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在戰略正確的前提下。只有戰略正確,細節才會有意義,執行才會有意義。如果只顧細節,忽視戰略,盲目執行,不管方向,那就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如果戰略錯誤,細節再完美也無濟于事,細節越完美,執行力度越大,在細節上下的功夫越大,越是背道而馳,在錯誤的道路上走得越遠,浪費的人力、物力、財力,付出了社會資源越多,危害就越大。所以說,如果我們的企業失敗了,最大的可能是我們的戰略錯了。戰略決定成敗,贏在戰略競爭。
邁克爾?波特教授認為所謂戰略就是創造一種獨特、有利的定位,通過成本領先、差別化和專一化方法來構建企業在短期或長期的競爭優勢,即企業建立短期或長期比較競爭優勢的系列方案,以及為實施方案的一系列經營活動。有了企業戰略,接下來就是很好的執行,從系統思維角度來構建和執行企業系統戰略,從而確立企業持續的競爭優勢。
當企業環境或企業能力發生變化時,企業需要對原先的戰略進行調整或變革。戰略變革就是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對過去選擇的目前正在實施戰略方向或線路的改變。原有選擇的戰略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企業發展的環境發生了重要變化;企業對環境特點的認識產生了變化或企業自身的經營條件與能力發生了變化等情況時,會提出調整問題。不論緣自何種原因,企業能否及時進行有效的戰略調整與變革,決定著企業在未來市場上的生存和發展水平。如今企業在戰略上的“求變”與“應變”成為企業獲取持續競爭優勢,進行永續經營的重要生存法則。
二、管理的力量
企業管理的核心就是人力資源管理。就像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曾經就這么說過:如果把我們最優秀的20名員工拿走,微軟將變成一個無足輕重的公司。而在現代社會里,人力資源是組織中最有能動性的資源,如何吸引到優秀人才,如何使組織現有人力資源發揮更大的效用,支持組織戰略目標的實現,是每一個領導者都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這也正是為什么企業的最高領導越來越多來源于人力資源領域的一個原因。因為戰略管理的兩大核心:戰略資源配置系統和戰略監督與評估均在人力資源管理中。
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正確恰當地對員工的工作動機進行引導和激勵,是絕大多數經理人們的重要任務之一。而現在,眾多的經理人都面臨著同一種困惑:為什么薪水和福利的不斷增長,而員工的熱情反而下降呢,怎樣才能讓員工將自身的潛力發揮出來,主動熱情地投入到工作中,甚至不計得失地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呢?對員工進行有效激勵,增強員工的內驅力就是經理人手中一把鋒利的鐵鍬,也是給公司帶來巨大的財富和持久的利潤。在反對過分依賴金錢因素來激勵員工方面,管理大師德魯克的見解是精辟的,他認為:需求越是接近滿足,需要產生同樣滿足感的金錢數量就越多。
今天比任何時候都需要經理人進行有效授權,因為在經濟形勢迅猛發展的今天,任何經理人都不得不承認,無論其多么能干或精力多么旺盛,都不可能事事都事必躬親地處理所有的工作。
授權對于經理人來說,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愿不愿和會不會的問題。授權決不是簡單地把工作指派給員工,授權是一門藝術,而是一門成功經理人必須掌握的藝術。授權的時機與控制、上下的信任與溝通等等,都是經理人成功授權的關鍵因素。經理人必須在實際工作中運行、領會和把握。
人本管理的精神在企業中的具體體現是以人為本,充分信任和尊重員工,讓員工感到自己價值的存在,主動發揮自己的才能,這其實就是授權中的要素。
三、自身能力的力量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企業界和管理思想界,出現了研究和推廣學習型組織的熱潮,并逐步演變到企業發展的持續動力的核心。未來最成功的公司,將是那些不斷或持續學習的公司。美國微軟公司的股票市值大于美國三大汽車公司股票市值的總和,這種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創建學習型企業理論的實施。我國有很多企業也實現了向學習型企業的轉變。比如、海爾集團、華為集團、中興通訊、聯想集團、寶鋼集團、萬科集團等等。學習型組織同樣能為企業的成功提供動力。
美國一些成功企業的老總一年要看50本書,企業的中層領導一年要看100本書,而中國很多企業的老總一般一年只看1.5本書。在看書學習這個方面,兩國的老總產生了一定的差距。持續學習的執行者既不是人力資源部門,而是最高管理層的領導。而這些問題在這里都可以找到答案。
知識經濟時代的領導者必須強化戰略意識、提升戰略能力、駕馭戰略問題。領導是需要訓練的,但中國的企業家要么是官員型的企業家,要么是通過摸爬滾打完全靠實踐摸索出來的企業家,他們大都沒有經過嚴格的商業訓練,這就是中國很多成功和輝煌的企業家轉眼間煙消云散,而他們所領導的企業也曇花一現的原因所在。套用一句名言,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成功的領導者都是相似的,而失敗的領導者則是各有各的問題。”
誰擁有文化優勢,誰就擁有競爭優勢、效益優勢和發展優勢。企業文化學的奠基人勞倫斯?米勒說過,今后的500強企業將是采用新企業文化和新文化營銷策略的公司。企業家已經不能沉迷于過去或現有的成功,揚棄過去,超越自我、展望未來,建立新的企業價值觀和企業文化是他們的首要任務。企業文化是一種力量,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它對企業興衰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關鍵性的作用。因此21世紀企業之間的競爭,根本的是文化的競爭。世界500強企業出類拔萃的技術創新、體制創新和管理創新的背后,優秀而獨到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壯大、立于不敗之地的沃土。
哈佛商學院通過對世界各國企業的長期限分析研究得出結論:一個企業本身特定的管理文化,即企業文化,是當代社會影響企業本身業績的深層重要原因。美國歷史學家戴維?蘭德斯在《國家的窮與富》一書中斷言:如果經濟發展給了我們什么啟示,那就是文化乃是舉足輕重的因至少。同樣,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企業文化的哺育。
總之,有了正確的戰略與執行,適應環境的變革,提升自身的管理與能力的發展;同時企業建立基于企業戰略、管理機制與企業能力三模型,不斷創新,不斷學習,我們一定會走向成功。
- 上一篇:心理咨詢師關于心理健康演說稿
- 下一篇:小學規范管理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