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執政文化建設必要性國際視角探究

時間:2022-06-29 05:23:00

導語:加強執政文化建設必要性國際視角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執政文化建設必要性國際視角探究

摘要:在世情、國情、黨情產生了新的深刻變化的形勢下,中國的發展正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和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等四個方面的國際新形勢下,執政文化建設必須得到進一步的加強與改進。

關鍵詞:執政文化;建設;國際

執政文化是政黨的靈魂,是政黨存在與發展的維系和支撐。由執政黨建立、培育和推行的執政文化,是政黨統治國家的主流政治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主導,具有其他文化不可替代的功能。

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四中全會公報指出,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出現了世界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出現新形勢,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全球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等新特點。這是黨對新世紀、新階段、新時期的新形勢下,世情產生新的深刻變化背景,所做出的科學總結和總體把握。

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競爭和各種力量較量更趨激烈,給我國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黨要適應這樣的新形勢,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實現十七大描繪的宏偉藍圖,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執政文化建設,以增強執政能力,提升黨執政的核心競爭力。這是產生新的深刻變化的世情,對執政文化建設提出的嶄新要求。

因此,深入分析研究當前面對的國際新形勢,把執政文化建設置于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從而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執政文化建設,最終增強執政能力,提升黨執政的核心競爭力,是適應和應對世情的深刻變化,適應和應對當今世界形勢的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需要,也是加強黨自身執政能力建設的要求。

一、面對新時期世情產生的新的深刻變化,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執政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當今世界的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集中體現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經濟社會已經到來,全球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等。

(一)面對日益明顯的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執政文化建設

兩極格局終結,世界并沒有出現多極格局,但是多極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了。蘇聯解體以后,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開始謀求獨霸全球的戰略,其霸權主義和構建單極世界企圖遭到世界各國人民普遍抵制。近年來歐盟一體化整合進程逐漸加速,在政治方面其整合目標是各成員國用一個聲音說話,其對世界未來政治走向的影響日益劇增。日本經濟在二戰后的廢墟上破舊立新,由于其不甘于長期屈居在美國的陰影之下,外交戰略逐漸由對美國的追隨戰略轉向積極進取外交,以謀求政治大國地位。在休克療法失敗后,俄羅斯采取了務實穩健的經濟政策,普京及其繼任者重視經濟發展,并且強調務實外交,以最大限度維護俄國家利益為總原則,為國家復興服務,目前其大國地位有所恢復。進入新世紀以來,發展中國家經濟出現了新發展勢頭,經濟增長速度總體上較快,實力有所增強,是促使世界政治格局由兩極向多極轉變,維護世界和平和改革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構建新秩序的基本力量。

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是不可逆轉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個力量都要維護自身的國家與民族利益,而不是轉向屈從于他國利益。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最終取決于多種力量的博弈和對比。格局發展的總趨勢是多極化,但是多極化格局,并不是自發形成的,它取決于多種力量的分化、組合、博弈、對比。

世界政治格局由二極向一超多強的轉換,為我們提供了重要啟示。蘇聯解體最主要原因是沒有將其執政實踐置于科學執政理論指導下,從而喪失了執政地位。這告誡我們,面對世界政治格局的深刻變化,必須加強和改進執政文化建設。從而為黨的肌體注入嶄新的生機與活力,把執政實踐置于科學執政理論指導之下,客觀真實地判斷把握國際國內形勢,增強黨控制全局能力;從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更穩妥、更科學、更堅實有力地完成時代和人民賦予黨的歷史重任。

(二)面對深入發展的經濟全球化趨勢,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執政文化建設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趨勢。新科技革命和生產的高度社會化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物質條件,國際貿易的高度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現實基礎,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國際間相互投資的發展加速了經濟全球化進程。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具有雙重性,其積極影響主要表現為:經濟全球化使生產要素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在世界范圍內流動,促使各國經濟進行優勢互補,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其消極影響主要表現為:由于經濟全球化建立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基礎之上,發達國家盡享全球化紅利,廣大發展中國家飽嘗貧窮落后的悲苦。

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使世界政治產生了深刻變化,黨執政的政治基礎也必然產生相應變化。這對黨的執政實踐提出了新挑戰,表現為:由于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超國界機構的干預,國家權力相對縮小;由于超國界機構和經濟全球化的主導力量、主要載體——跨國公司,在未來政治體系中的巨大影響力和經濟實力,使得政府行使國家主權時,政治主權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約。

為了克服上述挑戰,更科學有效有利地利用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影響,更謹慎穩妥科學地避免經濟全球化的負面效應。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執政文化建設,以增強執政能力,提高黨執政的核心競爭力,提升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從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從而使黨的執政實踐活動能夠更迅捷科學有效地應對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挑戰,使黨執政的政治基礎更加牢固。

(三)面對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與已經到來的知識經濟時代,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執政文化建設

發展生產的根本途徑是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改善生產管理。而這兩者都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只有依靠科技進步才能提高生產力諸要素素質,才能改善生產管理,優化生產要素組合。科學技術在近代得到全面發展以后,日益呈現出加速化、綜合化、社會化和科學技術生產一體化的特點。

在新科技革命的支撐、生產發展的需要、可持續發展的必然、經濟競爭的推進等背景下,21世紀必然是知識經濟世紀。其主要特征是:知識成為了經濟和社會發展最重要資源,成為了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知識經濟伴隨著信息社會化、經濟全球化時代而到來,它具有全球性競爭與合作的特征。

黨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的高低,最終要用生產力標準來衡量。這在當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的國際背景下,意味著黨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的高低,最終要用是否為科技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是否為科技發展掃除了體制機制障礙的標準來衡量。目前,科學技術發展在我國面臨以下困境: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產業升級難度較大,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科技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發達國家在科技上占優勢的局面將長期存在。

克服艱難險阻,擺脫上述困境,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執政文化建設,以增強執政能力,提高執政的核心競爭力,提升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從而更迅捷、更及時、更科學地認清體制機制中的弊端,更有效、更有利、更合理地制定鏟除弊端的科學方法和配套措施,更嚴謹、更穩妥、更科學地執行這些方法和措施,公正、公平、公開地評價這些行動的效率、效果、效能,并且建立暢通高效的結果反饋機制;由前一改革階段的結果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完善各領域改革間的統籌協調措施以及改革的步驟和方法,更科學合理、有效完善地進行下一階段改革;從而將我國生產力的最新發展、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與體制機制深刻變革的實際情況緊密結合起來;從而更有利、更有效、更好地利用科學技術發展最新成果來解放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

(四)面對相互激蕩的各種思想文化,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執政文化建設

文化的統一性與多樣性并存是現代文化的取向,這也是整個世界在全球文化發展過程中提出的要求,并且是發展的可能結果。全球化的加速發展促進了文化交流與互動,彼此間認知、整合的速度得以大大提高。同時,文化的民族自覺性也在全球化刺激下日益高漲,本土文化在民族感情影響下和全球化形成了強烈互動。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化要適應全球化浪潮大趨勢,為自身的發展注入新鮮的生命力和活力,不僅要容忍與其他文化共存,更重要的是通過文化之間的對話,不斷地從其他文化汲取所需要的養分,以求壯大自身。這一點對處于相對弱勢地位的中國文化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這就要求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執政文化建設,增強執政能力,提升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必須領導人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并且從中發掘出最本質的,與其他國家和民族共同的價值觀念,加深和加速本國文化與他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真正融入全球的共同發展,不斷學習和借鑒他國文化精華和優點,使得世界范圍的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可以為我國所用。從而更好地學習和借鑒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更好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從而增強中國的軟實力,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傳播力、輻射力,遏制西方敵對勢力對中國的西化圖謀;最終發展壯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更強有力地為世界文化多元化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二、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執政文化建設的措施建議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進程向深層次領域的延伸,世界形勢的新深刻變化必然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基礎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黨的執政文化建設如果不針對這種變化進一步進行加強,就難以更好地指導黨的執政實踐,難以適應新情況、新任務的要求。黨的執政文化建設需要從以下兩點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首先,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是執政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因此,在新時期世界形勢產生新的深刻變化背景下,必須進一步拓寬中國共產黨執政文化建設的思路和視野。其次,建設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執政人才隊伍,是執政文化建設的根本目標;建設學習型政黨,是執政文化建設的根本方法。因此,必須按照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總目標要求,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全體黨員要不斷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敢于并且善于學習世界范圍內的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從而為執政文化建設開創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