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探討
時間:2022-12-29 09:59:35
導語: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作用重要,具有涉及面積廣、數量多的特點。本文在內部控制視角下,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進行統籌分析和探討,并且針對產生的問題分析原因并提出解決方案,希望可以為國有資產的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內部控制視角;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
目前,我國許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存在缺陷,比如制度不完善、會計核算混亂、資產處置環節缺乏必要的審批程序等問題,直接導致國有資產管理不規范與使用效率低、效益差。本文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探討相應的改進措施。
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內控存在的問題
(1)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當前,國有資產在結構和數量方面都比以前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不過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制度未能及時根據內外部環境的變化進行調整,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國有資產管理制度環節存在顯著的局限性,管理權限集中程度不夠,核算機構與管理機構長期分離,權力以及責任無法得到應有體現,管理存在重復交叉問題。(2)制度落實不到位。在有關部門批準后,行政事業單位才可以對國有資產進行轉賣等。評估資產價值之后,才可以轉讓或者是出售。不過在具體操作環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極個別工作人員繞開審批、評估等環節,低價出售國有資產,使得國有資產遭到非法侵吞。雖然在制度層面對于非法侵占國有資產制定了相應的處罰措施,不過因為執法力度欠缺導致這些行為屢禁不止。(3)會計核算混亂。一些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過程較為混亂,賬簿設置不夠規范,使得賬外資產存在,部分資產處于缺乏監管的狀態,加大了國有資產流失風險。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行政事業單位接受企業捐款或者是社會捐款之后并未納入會計核算當中;第二,無償調入資產同會計核算分離,從而使得賬目設置不夠清晰;第三,購買固定資產從費用當中列支,而不計入固定資產會計核算當中;第四,總賬與明細賬存在出入,使得資產總額以及明細金額等不一致。會計核算混亂加劇了國有資產外流風險。(4)資產處置環節缺乏必要的審批程序。因為缺乏制度的約束,許多行政事業單位在處置相關資產的時候不按照規定的程序履行,報請主管部門、財政部門進行審批,導致部分人員鉆管理漏洞,致使國有資產流失。另外監督檢查工作同樣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行政事業單位在產權登記、資產處置等管理環節缺乏有效的監督,往往在出現問題后才進行管理,不可避免會造成經濟損失。
二、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制度的意義
在提升經濟發展水平,促進國有資產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方面,行政事業單位發揮了積極作用。行政事業單位基于內部控制視角建立起國有資產管理體系,逐漸形成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內控環境,在風險評估的前提和基礎上,建立風險控制措施。與此同時,要不斷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對國有資產進行合理配置、不斷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水平和效率,盡量避免國有資產資源的浪費,避免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
三、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國有資產內控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國有資產的安全與完整是行政事業單位正常運轉的前提和保證,要將國有資產的預算、購入、使用、核算、處置等工作納入到科學規范的管理體系之下。強化主管部門的組織管理和行政事業單位具體管理的主體責任,實現有章可循,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公信力,實現國有資產的合理有效使用。(2)要建立國有資產內部控制體系。各級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嚴格執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強化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預算管理的銜接,構建既有機聯系又相互制衡的內部工作機制,提升管理效能。(3)行政事業單位應設置國有資產管理的內設機構。內設機構應當對國有資產進行有效的專業化管理,明確職能職責分工,保證相關制度對國有資產管理環節的全面覆蓋。另外要培養國有資產管理的專業人才,保證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以及使用部門有效的管理。加強對國有資產管理專業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專業化水平,建立臺賬和盤點機制,使賬實相符,實現國有資產的完整。(4)加強財政部門對國有資產處置環節的監管。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合理配置資金以及有關資源,通過各項措施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監管力度,嚴格執行國有資產處置制度,履行審批手續,規范處置行為。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待處理資產進行合理處置,合理處置方法是交給相應的專業化公司去處理。專業公司的專業人員必須對每個行政事業單位的不良資產進行盤點,防止有的單位為了謀取個人利益虛假報賬。處置國有資產原則上應當按照規定程序進行資產評估,并通過拍賣、招投標等公開進場交易方式處置。這決定了財政部門必須要參與行政事業單位的不良資產處置環節當中來,在處置環節(主要包括競賣以及拍賣),財政部門的管理工作人員一方面必須對國有資產進行嚴格有效地管理,另一方面也需要對國有資產進行科學統籌的預算。(5)建立有效的績效評價制度和機制。通過建立合理有效的績效評價機制,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辦事效率和執行力度,從而更有利于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管理。我國每個地域的發展程度有所不同,所以在建立有效的績效評價制度和機制方面要根據我國每個地域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不同的討論提交建議并進行更深一步的探討,合理安排資產,來保障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規范化,要盡力保證績效評價制度和機制按照科學原則來進行。逐步開展國有資產的管理績效監測與評價,大致包含以下方面。第一,經濟成效,指的是統籌分析國有資產在管理過程當中的經濟類指標,例如租金、轉讓費用、文物文化遺產的展覽收入。第二,社會成效,需要重視國有資產管理的準公共性,發揮在社會效益方面的作用。例如圖書館進館以及體育場的使用人數。第三,目標考核,要對國有資產在高校科研方面的利用進行評價監測,并對完全結束后的效果進行評判分析。第四,安全,績效監測的重點應該放在國有資產的安全方面,這是實行進一步利用,發揮國有資產職責的前提和基礎。除此之外,應該確立績效監測的正確機制,第一步確定好監測評價目標,讓績效考核變得有目的性,避免盲目。加強對績效監測評價的監督,也是發揮國有資產良好作用的關鍵,整個過程必須遵循公開透明的原則。最后及時進行整合反饋,對這一段時間的管理工作進行總結探討,對出現的不足提出對策和優化方法,發揮績效評價在國有資產管理中的良好作用。(6)健全信息共享機制。建立并健全合理有效的信息共享機制,對于保障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合理性發揮著無可取代的作用,它的優點就在于能有效監督和管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各項管理工作的環節,發揮了信息共享的高效性。行政事業單位不僅要提高內部溝通水平,并且要有效集成價值管理、預算管理、事務管理、資產使用等資產管理活動,從而進一步預防因為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管理空白。在我國傳統的信息傳遞模式下,不僅安全得不到保障,效率更是達不到所要求的標準,建立并健全信息共享機制,通過加強對信息內容的安全保密性,實現更完善高效的信息共享。(7)建立健全國有資產檔案,分別在用房屋土地等資產、閑置資產、非轉經資產、合并撤銷分離單位的資產類別上,對國有資產實施分類建檔,以便掌握真實有效的情況,采取登記造冊的方式,摸清家底。(8)建立健全國有資產風險管理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應該進行整個過程的風險管理,來達到增強內部控制,完善國有資產模式的目的。這當中應該包括風險的預警、識別和評估等。因為風險評估屬于比較專業的內容,因此應當邀請資產管理方面的專家和注冊會計師等,根據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設計科學合理有效的風險管理制度。通過把國有資產的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水平。(9)完善監督機制。首先是完善財政部門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監督機制,確立財政部門職責,財政部門通過加強對各單位國有資產的監督工作,使每項工作都處在監督之下;充分利用新媒體和公眾的監督作用,讓監督形式多樣化,把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有關監督職能公開透明化,促使國有資產管理水平有效提升,提升保值和增值水平。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國有資產管理對行政事業單位來說是一項關鍵工作,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的考核監測內容應該包括組織安排、崗位管理、國有資產使用方法和效果等方面,并將考核評價的結果作為國有資產配置的重要依據。管理者必須從社會、經濟等多個角度進行綜合考慮,完善日常管理落實各級主體責任,開展國有資產績效評價,在定期掌握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存量的基礎上,通過登記產權,確認占有權、使用權以及注銷報廢產權等工作,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對經驗進行總結,有效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魯顯英.基于內部控制視角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探究.現代經濟信息,2017,1(18).
2.余惠梅.從內部控制視角論行政事業單位資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環渤海經濟瞭望,2017,1(11).
3.李合梅.內部控制視角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探析.中國集體經濟,2017,2(14).
4.劉國超.內部控制視角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解析.財政監督,2017,1(15).
作者:涂國富 單位:瀘州市龍馬潭區國有資產管理中心
- 上一篇:行政管理實踐教學體系探析
- 下一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對策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