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企供應鏈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3 03:35:01
導語:乳企供應鏈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伊利著重供應鏈管理,從2006年就提出了創新性的奶聯社模式,旨在建立由奶農、奶聯社和伊利所組成的利益共同體,隨著規模的擴大,利益共同體規模效應的實現受到金融、技術和產業等多方面的限制,但伊利巧妙的利用大智移云技術,實現了產業聯結、金融和風險聯結、技術聯結,在幫助供應商向“四化牧場”轉變的同時,也獲得了穩定且高質量的低成本奶源,最終達到雙贏的目的。
關鍵詞:大智移云;供應鏈管理;伊利集團;利益共同體
一、伊利奶源管理發展和問題
伊利創業初期(2000-2006)采用粗糙的奶源管理模式:奶農-伊利,伊利直接從零散的中小奶農中收購原奶,這種模式不利于控制奶源的質量以及控制成本,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伊利對原奶的需求日益擴大,為達到控制成本和獲得足夠多的高質量原奶的目的,提出了創新性的奶聯社模式(2006至今):奶農-奶聯社-伊利,伊利幫助各零散中小奶牛聯結成奶聯社,并介入奶聯社的經營中,幫助奶聯社實現規模化和標準化養殖,伊利教授先進養殖技術給奶聯社,奶聯社提供高質量原奶給伊利,奶農、奶聯社和伊利在這一過程中初步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直至2014年,伊利在2010年成立了奶牛學校,并通過奶牛學校幫助奶聯社建立了奶牛管理系統、原奶管理系統等系統,伊利利用規模效應實現了低成本,但是如何將該利益共同體的規模效應進一步擴大也是伊利所面對的問題,2014年,伊利面對的奶源問題主要是伊利、奶農和奶聯社形成利益共同體規模效應的實現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一)金融方面,中小供應商融資困難阻止利益共同體的進一步擴大。(二)技術方面,受傳播渠道限制,對底層奶農的技術傳授受阻,此外如何高效獲知奶農缺乏的技術是個問題。(三)產業方面,綠色要求和牛奶質量要求的日益增高給伊利對奶農的掌控帶來了新的挑戰。2015年,伊利提出智慧乳業的戰略構想,利用大智移云幫助利益共同體實現更緊密的聯系和更大的規模效應,進而獲得穩定低成本的高質量奶源。下文將從產業聯結、金融聯結、風險聯結和技術聯結探究伊利如何利用大智移云打造更緊密和更龐大的利益共同體。
二、伊利奶源管理創新
(一)產業聯結。針對產業方面的挑戰,伊利介入奶聯社的養殖,幫助奶聯社向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的“四化牧場”發展,如何與數量龐大的供應商實現更緊密的聯系,依靠的就是大智移云下的各大系統:奶牛管理系統、原奶管理系統、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等系統。伊利對其奶源供應商的選擇是謹慎的,供應商管理系統是逐步搭建而成的。2016年,伊利就致力于打造多用戶一體化的業務提升平臺“SRM-全球供應商協同平臺”,2017年將其供應商管理系統統一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全面管理供應商的進入至退出這一過程:開發準入-分類-績效管理-風險管理-關系維護-能力提升-退出。系統會對這一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進行細化管理,確保每一個供應商能夠提供符合其戰略需求的高質量原奶。伊利利用大智移云幫助其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的供應商向“四化牧場”轉化,也將自己的環保要求傳遞給供應商。2014年前,伊利已經幫其大部分牧場建立了初步的奶牛管理系統和原奶管理系統,2014年后,伊利逐漸完善奶牛管理系統和原奶管理系統,為其添加了更多的內容,例如,在2016年,伊利再一次幫其全國多有的奶源供應商免費開發了原奶生產計劃預測、奶牛營養配方、庫存管理、養殖技術線上課程培訓等新功能,時至今日,這些系統已經擁有了強大的功能。在奶聯社的奶牛養殖中,每一頭奶牛都有相應的奶牛檔案備份在奶牛管理系統,這方便了牧場集中化管理以及能通過原奶回溯到每一頭奶牛,此外伊利幫助奶聯社推行標準化操作程序(SOP),該程序是伊利根據自身多年經驗總結出的一套服務于社會中小型牧場的全新方法,目的是將牧場奶牛養殖、管理的多個流程進行統一規范和統一標準,奶農經由該程序能高效培育高質量奶牛,奶牛能夠產奶后,奶牛將進入擠奶系統進行擠奶,抽取的奶量指標等相關信息也會被記錄在系統里,系統信息也將會被傳到伊利集團里,伊利采奶后利用原奶管理系統會對每一份原奶進行管理,伊利還將二維碼技術對原奶進行管理,將每一份原奶貼上二維碼標簽,原奶的所有信息都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所獲得,大大增加了收奶的安全性,如果原奶出現問題,就可以通過原奶管理系統和奶牛管理系統追溯到問題奶牛,這也為后期原奶質量的改進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此外為保證奶牛飼料的供應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牧場在伊利的主張下大力倡導種養一體化,種養一體化可以將畜牧業產生的排泄物加工成農作物的肥料,這有效緩解養殖業糞便排泄污染的問題,還可以以較低成本為畜牧業提供高質量的飼料,這有效減低了成本。伊利通過產業聯結強化了其在利益共同體的主導作用,也帶動了利益共同體規模的進一步擴大。2016至2018年與供應商簽訂《陽光協議比例》比例和合作的規?;翀龆嫉搅?00%,伊利將自己的要求傳遞給了供應商,供應商也對其進行了回應,在伊利的幫助下實現了規?;吐男嘘柟鈪f議,伊利在這個利益共同體中起到主導作用。吸納的就業人數在2018年超過了20000人,越來越多的人從事牧場相關工作,利益共同體的工作越來越大,產業結合起到了擴大規模的作用。(二)金融和風險聯結。針對金融方面的挑戰,伊利致力于打造產業鏈普惠金融平臺,打造“核心企業承擔實質性風險責任”為特色的產融結合模式,同時借助大智移云技術對供應鏈金融進行嚴格把控。伊利全生命周期供應商管理體系,是通過《供應商風險管理方案》和BIEE系統上的風險模型來進行供應商風險管理,引進供應鏈金融后,伊利對其供應商的金融風險的管理尤為重要。伊利通過大智移云建立了授信分析模型和信用檔案,授信分析模型對供應商進行分析后,伊利才會對供應商進行授信,獲得授信的供應商才有資格享受伊利聯合金融機構推出的項目貸、青貯貸等融資產品,伊利在該供應鏈金融中起到了重要的擔保作用,供應商和伊利的風險實現了聯結。此外融資產品的設計是有目的性的,供應商獲得的融資將必須用于牧場養殖等活動,這進一步擴大了奶聯社的規模。時至2018年末,融資產品的種類達到13個,融資平均年化利率為6%-8%。伊利通過金融和風險聯結解決了中小供應商融資困難的問題,帶動了利益共用體規模的進一步擴大。2016至2018,伊利供應鏈金融支持的合作牧場和供應商的戶數是逐年上升的,融資金額也是逐年上升的,在2018年,支持合作牧場的融資金融和支持供應商的融資金額分別高達35.88億元和3.82億元,越來越多的供應商享受到了供應鏈金融的好處,以及將融資用于進一步擴大養殖規?;蛘吒纳破漯B殖技術,越來越多的人愿意投身牧業養殖,利益共同體的規模進一步擴大。2017年,伊利集團依靠產業鏈金融案例榮獲“社會價值共創企業社會責任案例卓越獎”。(三)技術聯結。針對技術方面的挑戰,伊利通過原奶管理系統和奶牛管理系統反映過來的信息通過更具針對新的技術,以及利用大智移云豐富傳播的渠道,利用網絡培訓,讓技術的傳播面更廣。伊利在2010年創辦奶牛學校,時至今日,培訓的形式可以分為四種:實地培訓、牛二代訓練營、網絡培訓和國際培訓,培訓的內容不限于各種養殖技術,還包括各種先進管理經驗,奶聯社的原奶管理系統和奶牛管理系統能夠實時有效的反映奶農在養殖欠缺的技術,伊利因為戰略需求,對原奶的要求也會產生變化,近幾年對原奶的質量和環保要求在日益提高,為了獲得達到要求的原奶,伊利提供技術給奶農使其更高效的生產出符合其要求的原奶。伊利通過技術聯結傳遞了其原奶需求的信息,帶動了利益共同體向符合其戰略的方向前進。截至2018年底,實地培訓累計2000余場,牛二代訓練營培養了累計超過240余名的高級管理人才,網絡培訓的課程也日益增多,2017年就已經累計66門課程,新時代下對原奶的質量和環保要求日益嚴格,伊利通過技術聯結將這些信息傳遞給奶農,通過更加豐富的渠道將更有針對性的技術傳遞給奶農。
三、總結:利益共同體和規模效應
以上分析了伊利如何利用大智移云實現了產業聯結、金融聯結、風險聯結和技術聯結,這些聯結使得利益共同體的聯系緊密以及使得信息的傳遞更加順暢。在非信息流方面,利益共同體里的利益相關者緊密聯結。奶農在伊利的主導下聯合形成奶聯社,奶聯社利用大規模養殖提供高質量原奶給伊利,伊利通過創辦奶牛學校將技術傳授給奶聯社的奶農,以及通過供應鏈金融給奶農提供技術支持,奶農和伊利在互利中緊密聯結。在信息流方面,信息傳遞在大智移云的幫助下更加順暢,使四個聯結達到了統一。金融和風險聯結中,風險管理系統對供應商進行風險管理,供應鏈金融的目的是解決中小供應商融資困難的問題,融資金融最終都應該由供應商投入至牧場養殖中,風險管理系統的信息傳導至牧場養殖中,牧場養殖的信息就能與風險信息進行匹配,伊利就能確認是否實現目的,產業聯結中,牧場養殖主要依靠奶牛信息管理系統和原奶管理系統,這些系統的信息能夠充分反映奶農養殖所遇到的問題,伊利能夠根據這些信息判斷奶農養殖需要哪些具體的技術,在技術聯結中,伊利通過創辦奶牛學校將這些具體技術傳授給奶農,在大智移云的背景,傳授的渠道越來越廣泛,網絡培訓提高了培訓的效率和范圍,奶農學到了技術,就會在其養殖中進行改進,奶牛就能產出更高質量的原奶,當伊利獲取更高質量原奶時,它就能收到其系統起效的信息。利益共同體的關系更加緊密和信息流通更加流暢后,利益共同體在穩定中規模持續擴大,規模效應越發明顯。本文利用波特五力模型來分析供應商和核心企業形成的利益共同體的強大作用。第一,顯著提高了伊利在行業內的競爭力,乳業競爭激烈,乳產品同質性較高,在較難實現差異化的情況下,降低成本是打造核心競爭力的必不可少的途徑,利益共同體強大的規模效應能夠有效降低成本;第二,降低了新進入者的威脅,伊利的競爭力隨著利益共同體規模的擴大和聯系的緊密在逐步上升,伊利龍頭老大的地位難以動搖,這也加固了行業壁壘;第三,降低了替代品的威脅,牛奶制品是有替代品的,比如羊奶,兩者都是對價格十分敏感的商品,如果伊利無法有效抵御原奶成本市場的價格波動,就無法持續生產出較低成本的牛奶制品,存在被取代的危險,利益共同體的存在能夠有效抵御原奶市場的價格波動,這也就降低了替代品的威脅;第四,能有效提高相對買方的議價能力,伊利相比其他乳業企業能提高更多物美價廉的商品給經銷商,且伊利的經銷商網絡是龐大的,這就提高了相對買方的議價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曉燕.伊利乳業財務能力分析與評價[J].財會研究,2013(06):52-54.
[2]皇宇艷,杜富林.伊利集團奶業產品市場運作的現狀及管理對策[J].企業經濟,2008(03):101-104.
[3]王常偉.供應鏈管理在乳業企業中的應用——以伊利集團為例[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8(05):16-18.
[4]王巖,袁井香.產業鏈金融發展探析——伊利乳業產業鏈金融發展之路[J].金融會計,2016(10):65-68.
[5]林麗花,劉穎嫻.伊利集團全產業鏈經營問題研究[J].中國乳業,2018(11):20-27.
[6]張濤,楊秀蘭.綠色供應鏈管理對企業成本的影響[J].經濟管理,2008(03):42-45.
作者:鄧小雄 單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上一篇:我國農村體育與健康論文
- 下一篇:數據傳輸信息與通信工程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