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論文

時間:2022-05-05 03:39:56

導語:酒店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酒店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論文

摘要: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在政府支持下,學校和企業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人員互兼互聘、雙師共同考核、學生共同評價和監督等方面深層次合作,實行“招生即招工”“先招工后入學”“旺工淡學、工學交替”三種模式。

關鍵詞:酒店管理;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

我國現行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三種,即普通“2+1”“2.5+0.5”工學結合模式、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和中外合作式人才培養模式。普通“2+1”“2.5+0.5”工學結合模式,在一定程度了上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但集中實習時間較長,學校管理容易流于形式,校企雙方溝通不暢,酒店配合積極性不高,管理難度增強,同時,學生也容易形成內部競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專門培養合作酒店所需人才,校企雙方通過簽訂合作“訂單”的形式,密切學校與酒店之間的聯系,實現生產、教學、科研三者的有機結合,通過工學結合等形式分別在學校和酒店進行教學和實踐,從而解決學生在校學習的職業針對性問題、技術應用性問題以及就業問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只面向固定酒店培養人才易導致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局限化,相對于開放式教學,學生的職業發展潛力受限,學生就業選擇面較窄。中外合作式人才培養模式,指國內與國外院校建立緊密合作關系,通過課程互認等形式,共同培養國際化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此模式課堂教學重理論、輕應用,實習單位重勞力、輕教育,易產生“供需錯位”等現象,人才培養出現“管理知識”邊緣化趨勢。三種人才培養模式都不能完全滿足酒店行業需求和學生發展需要,在多年“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探索基礎上,我們積極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以此促進產學深度融合,實現培養目標?,F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是在政府支持下,學校和企業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人員互兼互聘、雙師共同考核、學生共同評價和監督等方面深層次合作;以師徒關系為紐帶鏈接職業教育與培訓,保證職業教育規劃和與崗位對接;學校、企業、學生三方簽訂勞動合同明確各自權利義務;學生在獲取畢業證的同時,應通過企業培訓認證和國家相應職業資格認證。

一、培養目標

在保證傳統高等職業教育“理論必需、夠用為度,較強的實踐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1]培養目標同時,現代學徒制的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設定體現專業性,即以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為主線,培養學生具有面向社會的職業通用能力、面向崗位的專業基礎能力和崗位關鍵能力、面向行業的綜合能力和知識與崗位遷徙能力,使之成為應用型、職業型的創業者。

二、培養方式

1.培養機制

酒店管理專業與多家知名酒店合作,成立“酒店管理專業勵志助學班”,實行“招生即招工”,即學生一入學即入酒店學習;“先招工后入學”,即酒店在崗員工通過單招考試注冊學校學籍;“旺工淡學、工學交替”,即結合海南旅游淡旺季,大一、大二、大三每年寒假設置為實踐學期三種模式。學生入學進行學前教育之后即與酒店簽訂勞動合同,實現員工和學生“雙身份”;理論教學與實踐工作“雙軌道”,學校負責理論教學,學校與酒店共同安排與指導實踐工作[2],學生全程在酒店工作,學校送教上門,每周2天時間集中在酒店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學生接受企業和學校雙重管理與考核。

2.雙導師制

學生全程在酒店工作,酒店配備一定學歷(或職務)的技能能手為“師傅”,對學生的職業素養、專業技能進行指導和考核,每學期初,學院組織酒店兼職教師集體備課,由于與多家酒店合作,極大程度上實現了酒店兼職教師資源共享;同時,學校配備專職指導教師,對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學習和職業發展規劃進行指導,“雙導師”互相配合、共同開展工作,實現對學生作為“職業人”的培養。酒店“師傅”的配備,需要結合酒店以及所在省市的實際情況進行篩選,同時,酒店建立兼職教師檔案,賦予兼職教師相應的職責權限并進行考核,形成專門的晉升機制。學校也為兼職教師提供定期培訓,使其了解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理念,明確人才培養目標,為現代學徒制的實施奠定基礎[3]。

3.雙課程體系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在符合教育部理論實踐比例要求基礎上,綜合考慮酒店課程與學校課程兩個體系,保證課程設置既相互獨立又彼此融合。酒店課程以實踐為主,學生要在前廳、客房、餐飲三個主要部門輪崗實踐,學校課程要以酒店課程為基礎,促進理論與實踐螺旋上升、循序漸進。三、培養過程學生的實踐學習都是在酒店進行,以酒店的前廳、客房、餐飲三大主要部門為主,兼顧其他相關崗位;理論學習以在酒店為主,也可以根據需要回到學校進行集中授課。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理念,課程體系開發基于行業情況分析、工作任務分析、行動領域歸納、學習領域轉換、學習情境設計等內容,前三個階段屬于職業資格研究,后兩個階段屬于具體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綜上,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設計遵循學生的崗位實際[4],實現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循序漸進,螺旋上升,促進產學深度融合。

作者:張靜李國昌單位:三亞城市職業學院齊齊哈爾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劉鳳霞.高校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的教學研究與探索[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2015(1):135-137.

[2]魯宛玉.高職教育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大連大學,2011.

[3]羅曉黎.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5(5):27-29.

[4]伍百軍,郭盛暉.現代學徒制對我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啟示[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