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群建設規劃研究

時間:2022-09-27 10:54:54

導語:酒店管理群建設規劃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酒店管理群建設規劃研究

[摘要]在教育部和財政部提出“雙高”計劃背景下,為推動校企深度融合,充分調動酒店行業積極性,提升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解決人才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矛盾,筆者通過分析我省不同類型酒店業人才供需矛盾和酒店管理專業辦學現狀,最終提出了酒店管理專業群建設規劃。

[關鍵詞]雙高;酒店管理專業群;建設規劃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創辦十六年來取得了國家級名師、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級酒店管理現代學徒制試點等九個國家榮譽稱號,今年四月以來教育部、財政部了《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為重新構建酒店管理專業群建設,筆者通過分析我省酒店業人才供需矛盾和專業辦學現狀,最終提出了酒店管理專業群建設規劃。

1我省酒店行業與酒店人才培養供需情況分析

全省共有星級酒店700多家,其中五星級酒店16家,四星級80多家,經濟型酒店600多家。湖北省酒店業呈現出快速發展、層次不斷提高的趨勢,酒店行業對人才需求的數量和質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湖北省有四十多所高職高專院校開設有??茖哟尉频旯芾韺I,每年畢業生大約有3000多人,中等職業學校開設高星級酒店服務專業人數為4000人。背景1:高端酒店市場供需矛盾上個世紀末到本世紀初期,高星級酒店建設受到政府和投資者熱捧,代表了一個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中端和經濟型酒店不受重視。呈現出高星級酒店發展快、中端和經濟型酒店發展速度緩慢的錘子形狀。從業者和人才供給對比來看,湖北省的五星級飯店品牌多半是洲際、萬豪和雅高等國際酒店集團品牌。我省中高職院校普遍存在誤區,認為高星級酒店管理人才供給不足,集中火力培養高星級酒店管理人才,按全省16家酒店測算,按每家酒店需要20個主管算,才需要320人,存在供過于求的現象。在這個傳統的高星級人才崗位爭奪上競爭最為激烈,學生就業大部分在服務崗位工作,管理層就業人數很少。另外湖北不是旅游強省,湖北高星級酒店雖然持續增長,但是基數小、增長速度較慢,對于服務人才需求量大,但對管理人才需求量不大,這對我省高星級酒店管理人才培養無疑又是雪上加霜。背景2:中端酒店市場供需矛盾現在由于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中產階級比重提升,對于酒店不再是一張床,簡單的早餐就可以,消費出現了升級,呈現紡錘型(中端酒店數量增加)。過去三年,中端酒店受到業主追捧,以年均50%的速度遞增,中端品牌也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維也納、全季為代表的中端領跑品牌,證實了中端市場巨大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盈利模式。我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對中端酒店市場所需人才培養處于空白或萌芽階段,中端酒店的人才晉升速度比高端酒店快,收入要高,管理崗位需求量大。背景3:經濟型酒店市場供需矛盾本世紀初由于閑暇時間和可支配收入增加,老百姓對于初級住宿需求不斷增加,酒店需求呈現出啞鈴型(高端酒店和經濟型酒店大型占比較大,中端酒店不斷萎縮)。隨著經濟型酒店市場不斷飽和,經濟型酒店面臨著人工成本高、競爭日益加劇、產品老化、出現了明顯下滑趨勢,目前第三代經濟型酒店出現了升級迭代,出現黑海市場,以大家耳熟能詳的漢庭酒店為例,從原來1.0版本招待所改造滿足基本住宿到如今3.0版本漢庭優佳,不僅在裝修上體現北歐風格,還特別設置自助柜臺,用戶只需要在酒店前臺刷身份證付費,即能自助辦理入住、退房,取房卡,免去排隊困擾,服務人員更多地參與顧客的引導與溝通。該類型酒店人才需要掌握酒店各項技能、熟悉黑科技、擅長營銷、有戰略眼光,全國不到百分之二的高職與這類酒店合作。

2酒店管理專業建設面臨機遇和挑戰

2.1酒店管理專業面臨挑戰。酒店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存在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現象,在結構、質量、水平上還不能完全適應,“兩張皮”問題仍然存在。多數職業教育和酒店產業統籌融合的局面尚未建立,中檔和經濟型酒店技術技能人才急缺而學校酒店專業面向高星級酒店就業對口率不高、離職率高,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教師大部分都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一線的生產和實踐經歷與經驗,更缺乏中檔和經濟型酒店經驗,導致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相對脫節。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尚不健全,企業在合作過程中無法得到利益保障,參與辦學的積極性不高,合作仍是“專業對于高星級酒店熱、高星級酒店冷、專業對于其他類型酒店冷、其他類型酒店熱”,總體仍處于淺層次、自發式、松散型、低水平狀態。2.2酒店管理專業定位。我省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定位是:培養高檔酒店的基層、中檔酒店的中高層和經濟型酒店的高層人員,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熟悉一線業務,具備酒店管理的專業知識、創新意識和開發新市場、設計管理新酒店能力的酒店中高級技術技能人才。圍繞著這個目標,合作企業要由一個酒店變為酒店集團,不僅有國內酒店集團還有國際酒店集團,不僅有高端還有中端和經濟型酒店。

3酒店管理專業群建設規劃

根據教育部的《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將酒店管理專業建設為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骨干專業(群)。3.1建設思路。3.1.1近期建設規劃專業需要校企共建,單靠酒店管理自身不可能實現中國特色、達到世界水平。為建設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酒店管理專業,需要繼續深化產教融合,攜手建立產業學院,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中央政府從來就沒停止過對職業教育的關心,明確提出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辦法,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發揮企業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開發中的重要主體作用,是深化產教融合的關鍵和核心任務。3.1.2中期建設規劃通過產業學院,以酒店管理專業為核心,突破行業內工種限制,聯合旅游管理專業與空乘專業打造專業群。在旅游食住行游購娛需求下,以酒店外延產品為場景,在旅游自助游、農家樂、民宿體驗游等職業領域內聯合旅游管理專業共同開發課程。以酒店宴會部、會議型酒店為場景,在大型活動、展覽會的接待、會議銷售和接待工作等職業領域內聯合會展專業共同開發課程。在景點票務銷售、酒店預訂、機票預訂等職業領域內聯合空乘專業、旅游專業共同開發旅游OTA新課程。3.1.3遠期建設規劃通過專業群,培養跨行業、跨界酒店人才,服務酒店產業生態圈酒店業是核心,但是酒店業是重頭戲、是落腳點,圍繞其周邊的產業群有:出入境及目的地,該組織通過各種途徑每年向世界宣傳景點和住宿,吸引大家到本地消費,促進經濟發展;商務及獎勵旅游,這個板塊住客房費往往不是由自身支付,但是也是不可以忽略的酒店市場;旅游分銷商,該組織幫助游客安排旅游活動,訂購客房產品,往往低于客人直接預訂價格;在線旅游OTA,客人通過這些在線旅游商預定酒店相關產品,酒店支付傭金給這類企業;運輸行業;投資并購酒店的金融行業;旅游科技,包括云技術、物聯網、語音預訂、聊天機器人、區塊鏈、3D、VR、AR技術等科技。3.2建設路徑。3.2.1打造酒店產業學院。聯合華住、雅高、萬豪等酒店集團,從我專業辦學以來在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接受學生實習實訓、接納教師崗位實踐、開展校企深度合作、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和努力,隨著華住集團國際化戰略實施,將會提高我國酒店人才競爭力。3.2.2創新產教融合模式。校企融合模式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模式,特點是企業培訓為主,學校教學為輔,滿足了社會企事業單位對于人才的需求,但學校對于企業的依賴性過大,缺乏自我獨立性。第二種是以學校為中心,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第三種是工作與教學結合,兩者并重。學校在傳授專業理論的同時也積極地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同時也符合社會企事業單位和生產部門對人才的需求,酒店管理專業選擇第三種模式。3.2.3建設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充分順應大數據技術、互聯網技術等前沿技術的發展,發展學校與企業對接的學習平臺,將企業的工作項目和“師傅”資源引向線上,使課堂教學與工作現場、企業實習等相互銜接。要由“國家級教學團隊”向“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轉變,酒店專業教師除了能夠完成課程建設外,要和酒店技術骨干共同制定調整最新教學標準、和酒店經理層共同探討企業疑難問題、為企業提供專業咨詢和診斷、突破企業經營中的重大難題。在科學研究工作中除了完成教育科研外,還要積極研究酒店服務流程改造、酒店新技術發展、酒店人工智能、酒店收益策略等熱點問題,為酒店業快速發展提供智力支撐。3.2.4建設1+X證書制度試點,開展培訓和繼續教育。根據國家推出1+X證書制度,我專業將繼續改革創新使酒店管理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面向酒店產業轉型升級需求,提供技能訓練、技能競賽、技能鑒定、創業孵化、師資培訓、課程研發等服務,全面提升酒店從業人員素質和水平,面向貧困地區,實施酒店職業教育精準扶貧,探索酒店新方向創新創業民宿方向。3.2.5建設數值化虛擬酒店實訓基地。建設酒店日語和酒店英語語音室,提高學生語言水平,增加海外學生就業率;升級改造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借力數字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技術,打造數字化虛擬酒店管理實訓基地。重點建設培養酒店管理專業群人才的前臺、后臺、酒店電子商務、旅游生態圈、上下產業鏈條若干實訓數字化場景,直接有效地反映酒店專業群服務和管理現場工作過程。

作者:韓鵬 王玲 單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