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鄉鎮改革的調查與思考

時間:2022-02-19 03:46:00

導語:關于鄉鎮改革的調查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鄉鎮改革的調查與思考

中國農村改革由20世紀80年代的包產到戶到村民自治,再從90年代后期到新的世紀,村民自治就開始往上延伸,變為鄉鎮改革。這是中國農村管理體制改革的第二次制度創新。第一次制度創新是村民自治,第二次制度創新進入到鄉鎮改革,它比包產到戶及村民自治更為艱難。

為了解當前農村鄉鎮改革的基本情況,2004年11月至12月,我們在隨州市對百名鄉鎮干部進行了問卷調查?,F將這次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從本地實際來看,您認為當前鄉鎮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可多選,請在問題前的空格內打√):

A.黨政機構太多35%

B.黨政機構人員太多58%

C.站所機構太多43%

D.站所人員太多48%

E.學校教職員工太多26%

F.條塊關系不順49%

G.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現象嚴重40%

H.鄉鎮人大沒有職權,形同虛設55%

I.彼此責權利不清34%

J.工作作風老一套,行政命令的多36%

K.職能沒有轉變44%

L.公共服務能力差53%

M.在保障農民民主權利和經濟利益方面做得不夠24%

N.鄉級政府權小事多74%

O.鄉級政府自主性低49%

P.鄉鎮領導人基本上由上級指定,缺乏民意基礎60%

R.鄉鎮財政困難,難以正常運行71%

2.您贊成以下哪種改革思路:

A.在現有基礎上(保留目前的鄉鎮政府設置),進行改革64%

B.撤銷鄉鎮政府,實行“鄉鎮自治”(或“鄉民自治”)11%

C.將鄉鎮政府改為縣級政府的派出機構(設立“鄉/鎮公所”)35%

3.如果保留目前的鄉鎮政府設置,您認為最好從哪些方面著手改革?(可√多項)

A.精簡機構和人員64%

B.轉變政府職能,增強公共服務能力63%

C.撤并鄉鎮52%

D.實行黨政領導交叉任職60%

E.提升鄉鎮人大權能31%

F.鄉鎮領導人實行競爭性選舉60%

G.黨政“異位設置”(即若干村聯合設立1個黨支部、若干鄉鎮聯合設立1個黨委)6%

4.您認為鄉鎮長應該如何產生?

A.由上級組織指派、任命3%

B.由組織部門提名,經鄉鎮人大會議選舉產生29%

C.由人大代表直接選舉產生20%

D.由全鄉/鎮人民直接選舉產生(即“直選”)22%

E.由群眾或群眾代表推選候選人,由鄉鎮人大選舉產生(即“公選”/“兩推一選”)37%

5.您認為鄉鎮長由全體鄉鎮人民“直選”:

①應盡早推行10%

②不宜推行

③目前條件不成熟(如果您選擇了該項,繼續在ABCDEF中選擇,可多選)

A.農民的民主意識太低35%

B.農民的素質太低37%

C.家族/宗族力量操縱選舉24%

D.經濟發展水平不行25%

E.直接選舉影響穩定14%

F.目前的政治體制不允許27%

6.您認為鄉鎮黨委書記應該如何產生?

A.由上級黨委指定、任命15%

B.由鄉鎮黨委推選17%

C.由全體黨員(或代表)直接選舉產生24%

D.由群眾或群眾代表推選候選人,再在黨代會上選舉(即“公選”/“兩推一選”)45%

7.您認為鄉鎮領導人實行競爭性選舉:

A.十分必要37%

B.有必要51%

C.不清楚3%

D.沒必要6%

E.完全沒必要1%

8.您認為鄉鎮領導人競爭性選舉:

A.應盡早推行66%

B.目前條件不成熟26%

C.不宜推行3%

9.鄉鎮領導人“競爭性選舉”跟“由人民‘直選’”,您認為哪一個更重要?

A.競爭性選舉更重要65%

B.“直選”更重要14%

C.都重要13%

D.都不重要5%

E.不知道1%

10.您對鄉鎮領導班子交叉任職(即由鄉鎮黨委書記、副書記、委員分別兼任正副鄉鎮長、人大主席等職)怎么看?

A.贊成72%

B.不贊成14%

C.無所謂18%

11.您同意以下何種做法?

A.鄉鎮黨委書記兼任人大主席28%

B.鄉鎮黨委書記兼任鄉鎮長25%

C.鄉鎮長和人大主席同時由書記兼任17%

D.書記、鄉鎮長、人大主席由不同人擔任36%

12.您認為鄉鎮政府的主要工作是(可√多項):

A.征收稅費18%

B.計劃生育69%

C.社會治安63%

D.發展經濟96%

E.進行道路、水利等公共建設72%

F.發展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76%

G.保障農民民主權利和經濟利益71%

H.辦理上級人民政府交辦的事項55%

13.您認為鄉鎮人大應該具有哪些職權(可√多項):

A.選舉鄉鎮政府、人大領導人70%

B.任命鄉鎮政府部門負責人41%

C.民主監督鄉鎮行政84%

D.審議鄉鎮財政61%

E.向政府反映人民要求68%

F.決定鄉鎮范圍內重大事項66%

14.您認為鄉鎮人大是否要保留?(①和②只能選擇其中一項)

①要保留。那么,應該如何改革?(請繼續在ABCD中選擇)

A.提升權能58%

B.設立常設機構25%

C.人大代表實行競爭性選舉39%

D.其它:.

②撤銷鄉鎮人大機構14%

15.您認為哪一種鄉鎮站所管理體制更合理?

A.全部下放給鄉鎮政府管理39%

B.全部由上級政府部門管理9%

C.根據不同情況,有的由鄉鎮政府管理,有的由上級政府部門管理30%

D.由鄉鎮政府和上級部門實行雙重管理24%

16.您同意以下哪種鄉鎮站所改革方式?

①維持現狀4%

②撤銷鄉鎮站所,按“區”/“片”重新設置基層站所%36

③撤銷鄉鎮站所,推向社會或市場(如果您選擇該項,請繼續在AB中選擇):

A.其原有行政管理職能交給鄉鎮政府(經濟發展辦、社會事務辦)42%

B.其原有行政管理職能交給上級職能部門17%

17.您對當前一些地方的鄉鎮撤并的態度是:

A.贊成71%

B.不贊成19%

C.無所謂13%

18.您認為當前的鄉鎮機構改革是:

A.非常有效11%

B.有效41%

C.一般35%

D.沒有效果12%

E.完全沒有效果5%

19.你們這里的縣鄉財政體制是:

A.分稅制22%

B.財政包干體制58%

C.鄉(鎮)財縣管18%

20.您認為要解決鄉鎮財政問題,應該如何改革?(可√多項)

A.上級加強對鄉鎮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89%

B.上級放寬限制,允許鄉鎮向農民收取一定的費用5%

C.重新劃分各級政府事權,減輕鄉鎮財政壓力62%

D.加大對鄉鎮的財稅傾斜,盡量把多些收入留給鄉鎮73%

E.減慢稅費改革的步伐1%

F.國家應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投入力度,以減輕鄉鎮財政壓力83%

G.建立和健全鄉鎮公共財政(如:實行“零戶統管”、會計集中核算、政府采購等)57%

H.實行鄉(鎮)財縣管(鄉用)33%

I.撤銷鄉鎮一級財政20%

21.如果實行“鄉財縣管”,您認為將起到哪些作用和影響?(請在A、B或C三個選項下的方格內,選擇其中一項打“√”)

①對規范鄉鎮財政收支行為有好處70%

②對保證鄉鎮基本支出需要,維持鄉鎮正常運轉有好處57%

③對緩解鄉鎮財政困難有好處54%

④對防范、化解鄉鎮債務風險有好處58%

⑤對控制鄉鎮機構、人員膨脹有好處62%

⑥調動鄉鎮組織收入、發展經濟的積極性有好處33%

⑦對鄉鎮政府職能轉變有好處40%

⑧對鄉鎮政權建設有好處35%

⑨對深化農村稅費改革、鞏固改革成果有好處49%

22.你們這里的鄉與村之間的財務管理方式是:

A.村財鄉(鎮)管89%

B.村財村管11%

23.您所在鄉鎮的村級干部的工資來源是(可以選擇多項):

A.鄉鎮財政22%

B.農業稅附加70%

C.上級轉移支付或補助63%

D.村級收入23%

24.在你們這里,是通過哪種方式決定人員分流的?(可以選擇多項):

A.考試30%

B.考評67%

C.投票決定21%

D.抓鬮1%

E.其它12%

25.你們這里是通過哪些途徑分流的?(可以選擇多項)

A.本人自愿提前退休(內退)67%

B.輪崗12%

C.離崗培訓、學習15%

D.外派(打工)10%

E.分流到鄉鎮企業3%

F.自謀職業14%

G.其它:5%.

26.你們這里是如何解決分流人員的生活保障問題的?(可√多項)

A.一次性買斷工齡24%

B.社會保險24%

C.發放基本工資39%

D.發放生活費7%

E.其它:2%.

27.您目前是:

A.在崗89%

B.被分流

是否愿意分流:

A.愿意19%

B.不愿意54%

28.您對以下看法的意見是(請在A、B或C三個選項下的方格內,選擇其中一項打“√”):

①鄉鎮改革要縣鄉聯動同意80%

②鄉鎮改革的關鍵是改革目前的政治體制同意59%

③鄉鎮改革要根據當地的社會經濟狀況同意68%

④鄉鎮改革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刀切同意76%

⑤鄉鎮改革應聽取鄉鎮干部的意見同意85%

29.從事鄉鎮工作,您覺得:

A.很滿意11%

B.比較滿意61%

C.不清楚7%

D.不滿意9%

E.十分不滿意

30.作為鄉鎮干部,您最苦惱的是(可√多項):

A.工資待遇低77%

B.社會地位低39%

C.群眾不理解自己48%

D.社會上對我們有偏見,丑化我們的形象47%

E.上級領導不認真聽取我們的意見44%

F.辛辛苦苦干了好多年工作,一改革就拿我們“開刀”69%

31.您在工作之余的主要興趣是(可選擇多項):

A.讀書看報90%

B.看電視84%

C.上網19%

D.打牌12%

E.聊天22%

F.其它:1%.

32.對鄉鎮改革,您還有什么看法和好的建議?

1、多關注被分流人員的生活出路,認真過細做好思想工作,無情改革,有情操作,給政策,給出路,建立完善社會保障機制,增加分流人員補償資金,政府一次性解決養老保障,讓分流人員老有所養。

2、妥善解決鄉村債務,在改革前認真搞好鄉鎮債務調查,鎖定鄉鎮債務,加大轉移支付力度。

3、要真改,機構設置和職位設置,充分聽取基層鄉鎮干部意見,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做到事權人權相一致,便民、利民。

4、機構改革要發揚民主、陽光操作,選人用人要民主公開。建立鄉鎮干部工作實績量化考核標準。建立干部能進能出的機制,減少職數,職數太多導致腐敗。

5、合理解決好干部去留問題,重點改革鄉鎮用人政策,對干部權力要進行法制上監控,制度化、合法化。

6、精成人員,轉變職能,撤并鄉鎮,事業單位改革應有實質性進展,市鄉改革要同步聯動,縣鄉聯動。

7、分流人員嚴把入口關,防止走積端,對非財政供養人員,沒正式編制的編外人員,一律買斷清退,實行職務貨幣化,加強技能培訓。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8、取消垂直單位,交由鄉鎮直管。

9、鄉鎮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相配套。改革后鄉鎮主要職能:發展經濟、社會治安、鄉村道路、教育衛生、計劃生育、民主政治、解決人、財、事權重新布局分配。

10、撤消鄉級財政,實行鄉級財政縣管。

11、建議50歲以上,工齡30年以上鄉鎮正職,退休退崗時,享受副縣級待遇。

12、鄉鎮干部流動,提拔慢。鄉鎮主要領導幾乎都是上級機關下派,影響干部的積極性。建議多關心培養鄉鎮本土干部。

12、搞好改革后的社會調查,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問題,使鄉鎮改革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