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淺談加快農業科技進步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
時間:2022-09-09 10:00:00
導語:獨家原創:淺談加快農業科技進步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面臨著許多制約因素,人口增長與糧食供給矛盾、農產品結構性矛盾以及農村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耕地資源緊缺、環境污染、農業生態惡化等,給農村未來的發展造成嚴重威脅。從科技進步入手,農業科技進步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
關鍵詞:農業科技進步三農問題
“三農”問題,即農民、農村、農業問題,是以農民為主體、以農村為地域、以農業為紐帶,相互聯系的農民、農村、農業問題的總稱。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面臨著許多制約因素,人口增長與糧食供給矛盾、農產品結構性矛盾以及農村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耕地資源緊缺、環境污染、農業生態惡化等,給農村未來的發展造成嚴重威脅。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農村經濟的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要想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必須從解放農業生產力入手,從科技進步入手,科技進步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
1.“三農”問題的成因
1.1人多地少勞動力過剩,農產品價格不高以及農村知識斷層
1.1.1中國農村勞動力絕對過剩
中國有占世界22%的人口,卻只有占世界7%的耕地,全國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334平方米,其中:有666個縣人均耕地面積少于534平方米,400多個子縣人均耕地面積少于334平方米,加上荒漠化、沙漠化、城鎮化建設用地,人地矛盾惡化,也就是說,在中國農村普遍存在著勞動力絕對過剩的問題。
1.1.2中國農產品價格不高,農民增產不增收
改革開放以來,農產品的價格雖有抬升,但農產品的價格始終漲不過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價格,農民普遍存在著增產不增收的現象。因此,就全國而言,70%的農業人口生產出來的農業總產值卻只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7%,這些農業產值在不考慮任何負擔的情況下,全部分攤給所有農民,也難以和城鎮居民持平。
1.3農村知識斷層
近年來出現的“民工荒”,表現為就業難與企業招工難,有人沒事干與有事沒人干同在。而這種所謂的“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技能型工人的缺失,民工回流不是自動離棄造成的荒缺,而是被動淘汰后的黯然退出,實質上并不是真正缺乏普通民工,而是缺乏高級管理人員和高級技工,這種“民工荒”表象背后的實質是農村知識斷層。這種知識斷層有其深刻的歷史原因:首先是教育產業化剝奪了很大一部分農民子弟受教育的權利,因為在一日三餐溫飽問題尚待解決的廣大農村,能為子女接受中等或高等教育買單的家庭并不多,而作為職業技能教育,雖然是農民獲取技能的一條捷徑,但是由于長期以來對職業教育的忽視,職業教育的社會影響不大,廣大民工有意回避技能教育,放棄了素質提高的機會,他們即使從農村轉移出來,也只能從事一些掙錢少、又苦又累的體力活,經濟和生存狀況難以改善。
2.1普及科技知識,增加農民收入
“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增收問題。增加農民收入的途徑很多,但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途徑。農村經濟要發展,科學技術是關鍵,而科學技術要靠高素質的人來掌握和運用,沒有農民的知識化,就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因此,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目前,我國農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不能有效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雖然也應用新技術,但受到文化素質、傳統農業意識的影響,對農業科技成果的認識不足,接受能力差,嚴重阻礙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迅速普及推廣和轉化,也制約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所以,要切實普及農業科技知識,在農業科研機構與農民之間真正架起溝通的橋梁,把“科教興農”落實到千家萬戶。深入開展科技下鄉活動,通過放映科普光盤,印制科普書籍,結合農時季節開展示范作業等措施,糾正過去的錯誤認識和做法;結合發展特色農業和生產實際的需要,開展針對性強、務實有效、通俗易懂的農業種植和飼養的科技培訓;全面開展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提高農民轉移就業、轉崗致富能力。
2.2通過科技創新,加速農業增產
把促進農業創新作為農業科研的重點和方向,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農業科技進步的戰略重點和調整農業結構的中心環節,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不斷增加農業科技含量。按照科學布局、優化資源、提升能力的要求,深化農業科研體制改革,加快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基地,改善農業技術創新的投資環境,加強科研基礎條件建設,圍繞綜合開發,合理利用資源,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推進農業健康、快速發展,實現農業增產增效。
2.3依靠科技進步,促進農村發展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人口大國,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人均耕地面積仍會降低,農業資源依然短缺,要增強農業綜合生產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和農業競爭力,同時確保農民收入不斷增加,完成小康社會建設大業,必須加快科技進步的進程,促進農村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高度重視農業科技進步與合理應用,以市場為導向,立足資源和區域優勢,不斷深化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農業產業化升級,加強關鍵領域和重大技術的研究,重組我國較為分散的農業科研力量,提高全國農業科技資源的利用效率,將先進的科學與技術轉變為農民增收和農業致富的手段。構建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確保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總結我國農業科技發展經驗,準確把握新階段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的特征和方向,明確目標,奮力攻關,以新的突破推動“三農”工作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金娟琴等:我國農業工程教育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高等農業教育,2001,(6):42
2.董煜.科技興農———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6,(1).
3.陸學藝“.三農”論:當代中國農業、農村、農民研究[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 上一篇:宣傳思想工作理論論文
- 下一篇:政治自由平等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