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13 10:31:00
導語: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隨著黑龍江省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的實施,全省低保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農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濟人數逐年增加,低保標準也逐年提高。比較而言,黑龍江省目前的低保標準依然偏低。伴隨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需求內涵日趨豐富,農村低保標準也應隨之變動,需要適當地加以調整。
關鍵詞:黑龍江??;最低食物需求;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低保標準
“十五”期間,黑龍江省開始啟動農村社保事業。隨著黑龍江省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的實施,全省低保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①。但是,作為老工業基地,黑龍江省有“國有企業多、資源型城市多、國家下放困難企業多和非農業人口比例高、國有企業從業人員比例高、高寒地區基本生活消耗高”等特點,致使低保工作出現了任務重、人數多、資金缺口大等諸多困難。全省所轄13個地市、65個縣(市)中,有5個地市、50個縣(市)靠中央和省對下轉移支付過日子。全省農村人口1935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一半,2006年統計低于國家確定的低保線(683元)以下的絕對貧困人口72.7萬人,占全省農村人口3.76%;2007年農村低保線(提高到800元)以下的絕對貧困人口88.3萬人,占全省農村人口4.56%。統計資料表明,目前黑龍江省接近低保邊緣的貧困農民群體150萬人,占全省農村人口7.75%。盡管近年來黑龍江省農村低保標準在逐年提高,但從目前情況看,該救助標準還是偏低,需要適當地加以調整。
一、確定農村低保標準的依據
1.維持農民最基本物質生活需要
低保標準的制訂首先要考慮能維持農民最基本的物質生活需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最低食品支出的費用;另一部分是最低的衣著、住房、交通、燃料、用品等生活必需品支出以及醫療、教育娛樂及服務等非食品支出的費用。
2.參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也是判斷居民是否貧困的依據。當農村低保線確定之后,將兩者進行比較,如果人均純收入低于農村居民維持基本生存所必須消費的物品和服務的最低費用,則說明農村居民靠自身的努力很難維持本身的再生產。在這種情況下,農村居民的生活就是處于貧困狀況,是需要政府救助的對象。
3.考慮地方政府財政承受能力
對貧困人口進行救助是地方政府義不容辭的一項責任,但如果不考慮地方政府財政承受能力把低保標準定的過高,低保制度的實施由于得不到財政支持就會出現停滯現象,容易出現制度倒退情況。
4.考慮物價指數變化
農村低保標準的確定也要隨物價的變化作相應的調整,這就要準確測量農村貧困人口的實際生活情況,使農村貧困人口的生活不因物價的上漲而降低,收入增加要扣除物價上漲的因素。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價格因素逐步成為影響人們實際生活質量改善程度的重要參數。
二、農村低保標準的構成
1.最低食物需求
馬斯洛“需求五層次論”的第一層次人的最低食物需求主要是維持正常的生命需求的要素。其中,農村居民的人均食物消費支出、相應的人均年純收入、人均年食品消費支出、恩格爾系數是主要的參照系數。
2.非食品需求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飛速發展,貧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也隨著經濟的發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往屬于消費品的,如今可能成了生活必需品。非食品支出在整個生活中所占的比例成了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包括子女教育、基本醫療、衣著等。對于非食品需求部分,貧困人口由于生活困難,通常是能省就省。所以,貧困人口收入的絕大部分都用于生存的必要支出,而其他支出所占的比例很小。
三、黑龍江省農村低?,F狀簡析
黑龍江省農村低保標準是由區縣人民政府根據當地農村居民維持最基本生活所必須的吃、穿、住、用費用制定,并報上級人民政府備案后公布執行。各市縣根據省里規定的統一標準,同民政、財政、農業、統計、物價等部門共同協商,并參照當地經濟水平和財政承受能力,確定自己的低保標準。
由于我國未公布每個地區不同層次農村居民收入和支出情況的詳細數據,現以2006年我國不同層次農村居民收入和支出的相關數據來說明。
從理論上說,貧困線標準是指僅僅包括對食品需求的支出,我們首先從保證貧困戶溫飽問題的食品需求支出比較。
2006年,我國公布的貧困線標準為683元,從表2數據可以看出,這個標準比中等收入戶758.46元的食品需求只低75.46元;比中低收入戶食品需求支出高92.25元;比低收入戶食品需求支出高237.19元。2006年,黑龍江省公布的農村低保線標準為800元,這個標準比中等收入戶758.46元的食品需求高41.54元;比中低收入戶食品需求支出高209.25元;比低收入戶食品需求支出高354.19元。
低保線標準不僅包括食品需求的支出,還包括衣著、居住、醫療等相關支出。我們從滿足貧困戶食品、衣著、居住這三種需求支出比較。
2006年低收入戶的食品、衣著、居住這三種需求支出共751.87元,高于國家貧困線68.87元;中低收入戶這三種需求支出為947.73元,高于國家貧困線291.73元。2006年低收入戶的食品、衣著、居住共751.87元的支出,要低于我省農村低保線標準48.13元;中低收入戶的食品、衣著、居住共947.73元的支出,要高于黑龍江省農村低保線標準147.73元。
通過以上數據比較,可以說明我國的貧困線標準和黑龍江省的低保標準基本可以解決貧困戶的溫飽問題,基本滿足貧困戶對食品的需求。同時,也可以看出,國家貧困線標準除了保證基本食品需求外,對一些衣著、居住、醫療等相關需求還是不能滿足的。同時,由于低保標準在一定時期內是固定不變的,而食品和衣著、醫療的價格卻在不斷上漲,從而導致低保標準越來越捉襟見肘??梢?,目前的低保標準低于農民實際生活需要。
四、黑龍江省農村低保標準的調整
由于人們生活必需品的內涵是逐漸擴大的,故農村低保標準也應該隨之變動,讓農民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鑒于農村低保標準是依據維持農民基本生存所必需消費的物品和服務的最低費用來確定的,這就意味著農村低保標準的測定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和社會發展階段上是相對的,因此,測定和計算基本生存需求量的界定或尺度不能停留在一個永恒不變的水平上,而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作相應的調整。關于具體調整方法,應從黑龍江省實際情況出發,可以考慮依據ELES(擴展線性支出系統)模型和恩格爾系數法(貧困線標準應為食品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費總支出的1/2),綜合考慮農民最基本的物質生活需要、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地方財政的承受能力,每年測算一次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適時對其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進行調整。
參考文獻:
[1]秦鳳翔,等.黑龍江省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財政政策研究[J].財政研究,2008,(4):62-65.
[2]郭亞杰,等.黑龍江省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問題及原因探析[J].學術交流,2007,(10):23-27.
[3]王先菊,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現狀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7,(6):54-58
- 上一篇:稅務征管科長競聘演講稿
- 下一篇:信訪辦公室競聘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