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探究論文

時間:2022-01-11 11:25:00

導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探究論文

一、全面正確的理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深刻科學內涵

“社會主義新農村”特指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反映一定時期農村社會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以社會全面進步為標志的一種社會狀態,是廣大農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改造自身落后面貌而確立的一種奮斗目標,是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是縮小城鄉差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全面準確地理解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科學內涵,對當前建議新農村實踐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指導作用。

1.建設新農村是縮小城鄉差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

在2004年召開的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總書記曾深刻地提出,必須用新農村建設來促進資源在城鄉之間的合理配置,建立城鄉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共同發展的運行機制,讓廣大農民能夠像市民一樣擁有潔凈方便的自來水、清潔的燃料、整潔的廚房、舒適方便的衛生條件和平坦的道路。

2.建設新農村,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現代農業的重大保障

加快建設新農村、發展農村生產力、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改良土壤、興修水利等是現代農業建設中應有之義、也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基礎和保證。

3.建設新農村是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一方面,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思想的獨立性、多樣性、選擇性和參與感明顯上升,要求社會管理機制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另一方面,隨著市場趨向,改革深化和某些改革相對滯后,收入分配的差距在擴大,部分社會群體就業難度增加。因此,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是建設新農村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二、新農村建設對于我們國家發展的重大意義

1.新農村建設是促進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簡而言之,建設現代農業的過程,就是改造傳統農業,不斷發展農村生產力的過程,就是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農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過程。只有發展現代農業,才能保障糧食安全。才能提高農業的國際競爭力。才能不斷增加農民收入。

2.新農村建設是確保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方面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持久動力。也為國民經濟能否保持持續穩定增長指明了一個很好的方向。

3.新農村建設是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障

農村社會和諧穩定,關鍵是農民收入的穩步提高。要加強對農民的宣傳教育,培育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素質。

延安市寶塔區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按照中央提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扎實開發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抓好全局工作,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

2.抓重點,探索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模式。

3.抓措施,保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順利實施。

三、目前,寶塔區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我區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認識水平不高,思想觀念落后

現階段農民的思想水平與時展不相適應的一面,如沒有開拓創業的精神,依賴政府的“等、靠、要”思想;小農經濟、小富即安的思想;因循守舊,不思進取的思想;見識少,眼光短,缺乏科普知識,愚昧落后的思想不同程序的在農民中存在著。

2.體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農村的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后,農村醫療條件差,醫療水平低,農民教育負擔重,讓農民不堪重負,“因病致貧”、“因學致貧”現象較為普遍。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仍處于空白、

3.科技含量低,精深加工少

我區的農業生產總體上還是粗放型生產,深加工能力低,盡管發展起來了三大主導產業,但是只注重了數量而沒有注重質量,更忽視了品牌效應,農產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競爭力較弱,難以適應產業快速發展需要。

4.農業投資較少,項目資金短缺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然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資金上的短缺將嚴重制約新農村的建設。

四、對策和建議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認識是前提,規劃是龍頭,產業是支撐,投入是基礎,制度是保障,農民是主體,領導是關鍵。因此,根據調研情況,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

1.加強領導,突出主體,提高思想認識水平

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循序漸進地實施。因地制宜,重點扶持,抓好基礎設施建設。

2.加大培訓,優化環境,建立健全各項制度

一是加大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扶持力度,二是加快探索農村保障體系建設的步伐。

五、建設新農村,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探索新思路

建設新農村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過程,新農村建設,是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追求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的全面進步與全面發展。

1.圍繞中心,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建設新農村。

2.建設新農村必須始終把發展農村生產力放在首位,要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發展壯大縣域經濟。

3.強化核心,切實抓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

4.貼近民心,認真解決農民群眾切身利益問題。

總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需要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這就需要我們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安排,科學規劃、區分輕重緩急,突出建設重點,分步實施,扎實推進。中央領導同志強調這項工作不搞“一刀切”,不強迫命令,而要廣泛聽取基層和農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意義。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總結和吸取以往農村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的要求,確保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申瑞鋒.農業經濟問題[M].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182-209.

[2]吳濟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M].新華出版社,2006.1-9.

[3]石建國.寶塔區調查研究成果.中共延安市寶塔區政策研究室.2006.〗

【摘要】十六屆五中全會所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農村偉大歷史變革的新起點?!吧a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涵蓋了多方面的內容。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要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安排,科學規劃,區分輕重緩急,突出建設重點,分步實施,扎實推進。本文結合延安市寶塔區實際,提出了一些建議,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注意抓好五項工作。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在人類跨入世紀之初,在中國“十一五”規劃開局之時,一項重大而深遠的戰略舉措——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正在神州大地穩步推進?!吧a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短短20字的定位,涵蓋了多方面的內容,建設新農村,對中國農民而言是一種福音,對中國農村來說是重大變革,對中國農業則是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如何正確理解和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新概念,結合延安實際,談一點自己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