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制度改進建議

時間:2022-09-11 02:38:17

導語:社會保障制度改進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保障制度改進建議

一、當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面臨的問題

1.城鄉社保差異現象

城鎮和鄉村社會保障的差異,是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的一種體現。改革開放以后,城鄉二元化結構日益凸顯,由此導致的城鄉差距也越來越大,城鄉社保差異也隨之拉大。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財政對于城市發展的扶持力度也越來越大,城市人口占據了公共資源的大部分比重,而農村人口雖然比城市人口還多,但是卻被忽視了。城鄉社會保障的差異,從根本上來看,是城鄉社會保障制度上的差異造成的。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要從統籌城鄉社保的方向入手。

2.社會保障項目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

根據人口學家的推算,到2050年,我國將會是一個老齡化非常嚴重的國家。從目前社會保障的基金缺口來看,正是養老保險的缺口最大。2013年,我國的養老金缺口為18.3萬億元,如果不改變現行的養老保險制度,以我國GDP年增長率為6%來推算,20年以后中國的養老金缺口將達到68.2萬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8.7%,解決養老資金短缺問題不容忽視。

3.社會保障管理存在缺陷,機制運行不完善

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和戶籍制度關聯著的。例如對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受助者來說,他們就需要從基層社區辦理證明和相關手續,進而才能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而一旦他們離開原有的居住場所,就面臨著信息的轉移甚至是重新辦理的局面,在這一過程中,往往還會出現一些人為的干擾因素,導致這些受助者有時難以及時領取到這些補助款項。同時,這種和戶籍關聯的做法讓一些外出打工的務工人員無法獲得其居住地的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造成了“遠水不解近渴”的局面。

二、健全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議

1.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

社會保障制度應該保障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程度上保障全體公民的平等性。由于我國領土面積遼闊,人口眾多,地區經濟差距比較大,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特征依然較為明顯,這樣城鄉之間、行業之間、地區之間的社會保障水平、社會保障受益程度都有所差別。社會保障制度作為一項基本的社會制度,要立足于長遠,要從全體社會成員的大局著想。在建設的過程中,要正視問題,將社會保險覆蓋范圍逐漸地擴大,立足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國情,逐步建立以養老、醫療、失業、再就業的政府保障為主體,以附加保險和社會救助體系為補充,基金來源多元化,項目齊全,結構合理的社會保障體系。同時加快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擴大社會保險覆蓋的范圍,讓社會各個領域都能享有社會保障體系帶來的福利,真正建立起滿足社會主義全體人民需要的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

2.促進醫療保險體制改革

為了解決勞保及公費醫療制度覆蓋面小、社會保障能力低及嚴重浪費的矛盾,提高員工的基本醫療水平,中央政府在1998年決定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要求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及職工都要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建立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分開管理,加強醫療服務管理,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醫療保險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生病的窮人可以得到有效的資金救助,讓生病的低收入階層能夠享受到全體參加醫療保險成員共同繳納的基金用來治病,這才能實現個人患病,全體成員共同負擔,讓低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互助互利的醫療保險的優勢。但實際情況是,我國醫療保險基金中,個人繳納的比重大,這樣,醫療保險基金的統籌能力相對較弱,不能很好地利用富人繳納的醫保基金轉移給窮人來看病。因此,對醫療保險實現真正的統籌,加強醫療保險統籌的作用,逐步將單位醫保納入到社會統籌賬戶中來,減少個人醫療保險的比重,直至最后取消個人醫保賬戶,這樣才能從全社會的范圍內把醫?;鹑诤掀饋恚蝗说腻X可以為窮人看病,富人本身也享受到了醫療保險帶來的福利。

3.進一步健全失業保險制度

失業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重要部分。自從社會保障體系建立以來,我國長期將失業保險的重點放在了城鎮國企下崗職工的生活保障方面,通過各種方式滿足下崗職工的生活需要,但是沒有從下崗職工的收入源頭——就業的方面進行保障。失業帶來的不僅僅是收入的下降,還有對生活失去信心以及對社會公平的失望等等。如果作為社會保障體系一環的失業保險,無法從根本上為廣大失業人群找到就業的機會,或者為他們提供就業的信息以及必要的技術援助,那么失業保險將會變成單純的失業救助金,沒有真正意義上實現社會保障對失業人員的幫助作用。因此,針對這種局面,應當廣泛吸取國外關于失業保險制度的建設經驗,依據我國國情,完善就業保障制度。加強對相關職業技能的培訓力度,把我國失業人員和待就業人員的實際工作需求情況作為培訓的重點,幫助他們解決技能培訓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尤其要重視對待就業的畢業院校學生的技能培養,讓學生有充足的實踐時間,能在就業之前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加強對就業前心理健康的指導工作,才能從源頭上解決我國當前的就業問題,為失業保險提供強大的輔助作用,讓失業保險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社會保障的功效,造福于全社會成員。

作者:袁連升 楊威 單位: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 長春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