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策略

時間:2022-04-01 01:14:09

導語:社會保障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保障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策略

摘要:社會保障在維系社會穩定、推動社會公共服務事業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必須給予高度重視。闡釋了信息化建設對于推動社會保障檔案管理的必要性,從應用策略、管理策略及安全保障策略3個方面提出了社會保障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的具體方案。

關鍵詞:社會保障檔案;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是當前社會科技發展所呈現出的一種必然趨勢,隨著其被廣泛運用于社會其他行業以及各個領域之中,其快捷性、系統性以及科學化的管理模式以及服務特點,逐漸被使用者高度重視。社會保障檔案管理不僅是社保系統能夠平穩、快速運營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保障廣大參保群眾個人權益的重要依據和有效憑證,因此將信息化與社會保障檔案管理二者相結合,不僅是順應時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其發展的必然方向。

1社會保障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從內容分類上來說,社會保障是由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以及社會安撫等方面共同組成的,是基于法律而形成的一種國民收入再分配的形式。其不僅是能夠保障各種低收入者、或是遭受一定意外災害的群眾能夠繼續生存,同時也是廣大勞動者在養老、工傷、失業以及醫療和生育等情況下,依然能夠享受到國家給予的一定保障補償。作為提升社會公共服務水平以及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舉措,社會保障涉及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各個方面,不僅關系到民眾的切身利益,更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日益明顯的作用與影響。由于廣大群眾在參與社保以及其他福利保障措施時,提交了大量的個人信息資料并生成了一定的檔案文件,而隨著民眾社會保障意識的不斷提升,這些檔案資料的積累逐漸增加,最終形成了一個龐大而復雜的體系,在將信息化引入對其管理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實現管理清晰化、服務流程規范化,同時還能推動廣大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以及專業化能力的拔高。反之,如果一味地沿用傳統、舊有的管理模式,片面排斥對信息化的引入,不僅會制約工作流程以及效率的提升,更會影響到廣大檔案信息的安全,甚至會讓廣大群眾的個人權益受到損害,最終會影響到其科學的發展進程。

2社會保障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策略

2.1應用策略

由信息科技快速發展所引發的巨大變革,不僅能夠幫助人們更加清晰地認識社會保障檔案管理工作,同時還將利用檔案管理工作的各項成果以及所生成的信息素材,對社會保障工作的發展和推動產生積極的作用;不僅有助于其保障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科學化發展,還能推動整個社會以更加平穩、和諧的狀態向前發展。相對于傳統檔案管理方式本身存在的片面性、滯后性以及宣傳薄弱型的特征,信息化能夠充分利用既定檔案內容所生成的電子化、數據化信息,充分利用數據以及多媒體和網絡平臺,充分讓處于不同地域、不同工作環境的工作人員能夠使用統一的管理數據系統,在基于安全的情況下,實現網絡共享。具體來說,社會保障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的應用策略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展開:首先,信息技術的引入改變了檔案管理原有的工作方式,也讓信息數據的更新變得更加全面和及時,檔案管理的工作人員要充分利用這種即時性,以此為決策生成提供科學化的依據;其次,將檔案管理過程中的先進技術納入到日常工作過程當中,能夠充分發揮網絡技術對改善管理以及業務流程的作用,實現工作效率的提升。

2.2管理策略

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十三五規劃”背景下提出的有關健康保障和其他方面的保障措施要求,讓現有的社會保障朝著服務范圍逐漸擴大、服務要求逐漸提升的方向快速發展起來。在這種局面下,將信息化技術引入檔案管理的過程當中,實現全國統一的網絡管理是其未來的發展方向。而要想實現這一理想化的發展模式,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展開嘗試:首先,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加強對于檔案信息的管理,加強業務辦理過程中的各項事務的操作與運營,保障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夠切實為廣大民眾展開細致而周到的服務,并貫徹于社會保障檔案管理工作的各個流程當中,全面推動現代化的實施。其次,建立網絡共享服務平臺,按照檔案信息的具體內容和所屬區域進行分類歸檔,并提供非限制和非保密性文件的統一檢索和管理服務,提高調檔查詢速度,提升工作效率。而在這一環節當中,電子檔案的收集、轉化以及上傳是最不容忽視的問題,為保障工作效率。筆者認為可以建立自動上傳的窗口及網絡技術,在接受電子檔案的同時完成自動上傳,實現收集、上傳、歸檔的鏈條式管理模式,以便日后查詢。第三,在社會保障電子檔案建立之后,還需要對其進行持續性和補充性的推動。由于社會保障檔案與人事有著十分重要的關聯性,會隨著人員的流動而發生變化,所以在社會保障檔案管理的過程中必須隨時保持檔案所有者的現單位與檔案管理單位相一致,這樣檔案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而要想實現這一即時性和變化性的過程,就必須充分建立起企事業單位和社會保障中心之間的檔案流動借口,保障文件信息電子檔案的快速交換與信息共享,以最少的人力和物力完成保障信息傳遞和交換的過程,還要避免重復造成的步驟冗余。

2.3安全保障策略

在社會保障檔案管理信息化推進的過程中,必然面臨著網絡的共享由此引發的安全保障問題,否則極易引發廣大群眾基本權益的缺失。關于這一環節,筆者認為具體需要采取以下幾個措施:首先,加強社會保障檔案管理信息化的法制建設,為各類電子檔案、網絡信息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為檔案信息生成過程中所有收集、整理和傳輸、的真實性以及安全性提供必要的保障;其次,研究出能夠保障檔案信息安全的可靠方法,以資金支持或政策性文件內容保障其可靠安全和可持續性發展。并在創新檔案管理理念的基礎之上,制定出全新的適宜網絡和信息化建設流程的檔案管理法規。第三,全面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對信息化以及網絡安全化人才的培養和吸收,通過組建優質的檔案管理工作人員隊伍,為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建設出準確化、專業化以及細致化的管理安全平臺。

3結語

綜上所述,推動社會保障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不僅是其適應時展的需要,亦是全面提升其服務水平和工作質量、提升其工作效率的必要性舉措之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隨著信息化內容以及工作方法和思想理念的引入,也必然會引發有關安全化以及信息內容共享的有關問題,只有基于目前社會保障檔案管理工作的現狀,采取有效的創新方法以及相關制度的合理引入才能保障信息化的同時又不會產生任何有害于安全的因素,才能更好地為廣大群眾展開服務。

作者:姜云鶴 單位:大理白族自治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信息中心

參考文獻:

[1]陶世宏.檔案管理電子化、信息化建設的應對策略[J].學習月刊,2011(8):136.

[2]聶艷萍.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中的問題和策略[J].蘭臺世界,2013(S6):68-69.

[3]楊毅.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管理策略及服務模式的創新[J].科技風,2013(2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