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必要性

時間:2022-06-13 10:30:06

導語: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必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必要性

文章摘要:自黨的十七大以來,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全面啟動,將大力發展社會保險、社會保障、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為基礎,商業保險補充發展的社會保障體系。陜西的社會保障水平及其體系建設既是響應國家號召,同時也是解決地方發展和深化改革的需要。陜西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有助于促進陜西地方的改革,不斷提升當地人們的幸福指數,有利于和諧社會的發展。本文首先闡述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涵義,然后分析陜西省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必要性

關鍵詞:陜西;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必要性

1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涵義解析

1.1社會保障的概念與組成

社會保障,是指國家基于通過立法形式對于社會成員尤其是在生活上有特殊困難的人群基于基本生活權利保障的一種社會安全保障制度,主要體現了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思想。社會保障有四個層次,主要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其中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部分,社會福利是社會保障的最高層次,社會救濟是社會保障最基礎的部分。

1.2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社會保障體系是指社會保障各個有機構成部分系統的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總體。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支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有助于促進社會穩定發展、改善政府形象。社會保障要構建多層次的體系,所謂多層次,主要是指社會保障體系要實現基本社會保障和補充保障由基本保障和補充保障的構成。首先,政府通過各種社會項目為社會成員提供的直接服務項目,屬于基本保障,也就是社會保障的第一層,如果整個能夠動員一切社會力量發展社會保障事業,這就是補充保障。政府通過政策鼓勵民間團體、各用人單位、各類社會組織一起發揮作用,來實現更高層次的社會保障,這是第二、三層次的保障。

2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必要性分析

經過多年的發展,陜西的社會保障制度有了長足發展,陜西省已經形成一個以社會養老、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的社會保障體系,但是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不少方面還需要不斷完善,有必要構建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本文認為,構建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必要性:

2.1完善陜西社會保障體系,體現政府執政為民的思想

陜西現有的社會保障體系存在保障功能不齊,資金統籌層次比較低的問題,通過建立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對于陜西社會保險、醫療、失業、社會救助等保障水平進行提高,加大陜西人們的收入水平,改善人們的生活狀況,提高陜西人們的幸福感,這體現陜西各級政府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和科學發展觀。

2.2構建陜西社會保障體系,深化陜西社會改革

陜西省作為西部一個省份,經濟發展水平整體不夠高,陜西省構建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的路徑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個問題。目前社會保障體系也不健全,農村社會保險覆蓋面少,甚至有些農村地區沒有,城市相關的社會保障水平也不是很高,嚴重影響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加快構建陜西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有助于陜西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深化陜西社會改革。

2.3建立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有利于保證實現社會各層次的需求

一個公平有效的社會保障體系應該是包括社會保險、商業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多層次優勢互補,政府、社會、單位和個人多渠道參與的全方位保障體系。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需求日益個性化、多樣化,創新商業保險品種,擴大保險覆蓋面,提升各類保險服務,構建全新的社會保障體系,能夠滿足多層次的社會需求,能夠解決養老、醫療、低收入群體、殘疾人士等特殊社會群體的不同層次的差異化需求。

2.4有利于提高社會保障體系的運行效率

政府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主要發揮替代市場和監管市場兩種職能,對于基本保障來說,需要政府為全社會國民提供最基本的養老和醫療保障,減少饑餓和貧困人口,因為市場無法有效地完成。但是市場有助于競爭機制的形成,有助于提升產品或服務質量,通過市場領域能有有助于提升養老和醫療服務的質量,同時在市場中的保險公司能夠通過市場機制發揮其資源配置的作用,政府加強監督與管理可以,保險公司在市場競爭中不斷優化服務質量,能夠有效地發揮對社保保險的補充作用。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各自發揮所長,可以有效提高社會保障體系的運行效率。

2.5發展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有助于解決人口老年化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口老年化問題日益嚴重,陜西省陜西老年人口以每年3.3%~3.5%的速度遞增到2020年,陜西老年人口將達到690萬,陜西省老齡化程度將進一步加劇。應該鼓勵更多的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服務產業,大力發展老年服務產業、老年健康產業,鼓勵城鄉居民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模式,通過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模式,建設各類社區服務中心、老年人服務站,不斷社區養老服務水平和社區養老服務能力。各地按照投資主體多元化的要求,打破政府直辦、直管的傳統做法,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興辦老年公寓、福利院、敬老院等養老機構等,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總之,隨著陜西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需求呈現多元化,因此陜西省加快推進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迫在眉睫。陜西省需要不斷地深化社會保障機制改革,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和視角,積極調動社會各類資源,滿足不斷優化升級的社會保障的客觀需求,滿足陜西人們生存性需求、發展性需求以及價值性需求,充分發揮商業保險的價值,推進符合陜西省情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作者:江鳳香 單位:西安培華學院商學院

參考文獻:

[1]劉險峰,唐俊,中國高齡老人的社會保障問題初探[J].中國行政管理.2011(06)

[2]樊小鋼.城鄉社會保障制度銜接模式探討[J].浙江社會科學.2004(04)

[3]李錚.完善中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0(04)

[4]楊爾飛.城鄉一體化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理論支持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