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項目物資采購及流通管理

時間:2022-01-21 09:34:42

導語:施工項目物資采購及流通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施工項目物資采購及流通管理

1引言

物資管理作為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施工企業管理的一個分支學科。當前,國內施工企業的項目材料管理基本停留在簡單的出入庫,對于當下動輒幾億元甚至幾十億元造價的施工項目來說這種管理方式工作效率低,控制難度大,成本費用高,信息反饋不及時,使得本來就有限的流動資金很難滿足施工需要。

2施工企業在物資采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施工企業在物資采購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缺陷:(1)忽視施工企業作為整體的采購方的巨大優勢,將很多可集中采購的物資分配到項目部,降低了價格交易中量的優勢;(2)物資采購及流通信息化水平低,缺乏對網絡平臺的應用;(3)物資采購沒有與各個相關的職能部門緊密聯系,與生產的實際需要嚴重脫節;(4)物資的庫存和短缺與實際需要嚴重不符,造成有限的流動資金浪費,從資金的時效性角度上致使建筑成本增加。所以,改變原有的工程企業材料采購及流通方式至關重要。

3改變原有材料采購及流通方式的措施

當下施工企業的材料管理應樹立以下的管理原則及理念、普及與數字化時代相適應的技術手段。3.1管理原則。所有的管理思想都要體現“三個原則”,即全面、全方位、全過程。作為企業施工項目造價最大的組成部分,材料管理更要做到位。全面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總結準確的信息和決策、細化實施和管理、嚴格控制誤差,將全面、全方位、全過程的原則落實到每一個部門,每一次采購中。3.2管理理念———精準。工程項目作為一個臨時的組織體系而獨立存在,為了實現企業的項目規劃目標,只有提升物資采購的管理水平,才能全面有效地保證工程項目建造的物資資源的精準供給。規范物資的采購機制,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及電商平臺等手段,縮短物資采購周期,降低采購成本;將工程建造過程與物資供應過程無縫對接,盡可能地減少庫存、消除二次搬運,避免停工待料的情況發生,避免物資延誤生產的事件發生,進而達到精準物資供應管理。以物資的準確供應、及時的信息流通和共享、資金時效性浪費的最小化、價值創造最大化的建造管理方法,進而優化整個建造過程的價值流、降低所有資源的浪費。3.3技術支持———信息化。信息化是執行現代工程項目物資供應管理的技術手段,其代表就是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的應用。集合整個施工企業的相關資源,以共享工程項目數據庫為基礎,以信息的及時更新與共享為前提,對物資供應進行精確控制,采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以實現庫存物資管理、現場管理的實時化。在物資信息共享的條件下,達到物資供應好、周轉快、損耗少、費用省的目的,保證項目乃至施工企業的最優化運轉。比如,實現項目物資各項數據的錄入、匯總、處理、檢索的信息化,就可及時、準確地進行倉儲和物資消耗信息統計,為物資采購提供實時數據支持。3.4管理方法———PDCA模式。工程計劃部門按照項目經理部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確定進度目標,進而得到物資需求計劃和計量資金回收計劃,并由物資需求計劃得到物資資金需求計劃,并報項目經理批準。財務部根據批準的計量資金回收計劃和物資資金需求計劃編制資金供應計劃,報項目經理批準執行。物資部根據批準的資金供應計劃和物資需求計劃編制物資供應計劃,報項目經理批準執行。工程計劃部門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的反饋及時調整相應的數值供財務部及物資部門改變原有的計劃,也就是將工程質量管理的PDCA模式運用到項目的物資供應管理中。3.5組織結構———部門重組。工程造價中材料的占比為60%~70%,可以說材料的管理決定著項目管理的成敗,而上述物資材料采購及流通管理的理論及手段中,核心就是精準管理。為了能夠達到物資精準管理的目標進而實現項目的最終目標,所以需要各相關職能機構及施工項目經理部做到:1)充分保證物資現場供應的動態平衡,物資供應的動態平衡是按照施工項目工序的內在組織關系,有效地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各施工階段的物資投入,并對物資按施工工序的推進進行動態優化,保證整個建造過程中物資的均衡投入。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要將物資的投入數量和時間計劃與工程項目的進度安排緊密聯系,使物資均衡地投入到工程項目中,實現物資綜合控制、工程項目均衡有序地建造,實現精準物流管理,達到預期進度目標,合理降低建造成本。2)材料部門應及時組織材料成本核算,為相關部門及本工程項目數據庫及時更新數據提供保障。建立材料使用臺賬,記錄使用和節超狀況并隨時錄入倉庫管理子系統。材料管理人員應對材料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并建立監督記錄,按月對材料使用情況進行盤點和物料租賃費用的結算,對存在的問題應及時匯總分析并上報項目經理部。倉庫保管員應隨時向核算員提交材料消耗清單,以便核算員及時、準確地進行材料消耗核算,確保實際開支與賬面成本統一,并與計劃成本對比,分析材料成本的差異,為項目經理部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對各個施工工區,進行材料消耗考核。在成本核算方面,本工程項目數據庫的使用可起到很大作用,信息化軟件可實現材料成本數據的及時歸集和即時核算,使材料成本的發生、消耗和對比一目了然。3)現場物資的精準控制和物資采購的精準預測。在工程項目中標之后,借助信息化手段及時建立本工程項目數據管理平臺,將項目的總體進度計劃錄入到該工程項目數據管理平臺中。在工程項目實施中,將物資庫存狀況,記載物資入場、損耗、退庫等詳細內容實時錄入倉庫管理子系統,快捷地統計現場物資狀況并反饋到工程項目數據管理平臺中。工程管理子系統實時追蹤工程項目的進度過程,報告剩余未完成工程和已批復變更;預算管理子系統依據實時更新的物資信息精準預測物資需求。4)物資供應渠道是物資采購管理的核心業務之一,在整個供應鏈管理中地位極其突出,相當于機械運轉的源頭。供應渠道選擇的根本目標就是使物資從采購、租賃到入庫的交貨期最短、總成本最小、性價比最優、價值水平達到最佳水平。例如,企業可通過招投標方式與材料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減少供與求的中間環節,通過向市場要“庫存”,向供應商要“儲備”,不僅可減少訂貨周期和談判等造成的交易費用,減少資金占用成本,還不會給施工企業造成過多的庫存壓力,降低庫存成本。

4結語

綜上所述,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關鍵工作就是物資采購及流通管理的精準性。因此,需要施工企業職能部門重新定義聯系關系,有機運作,在整個建造過程中控制物資的采購及流通,實現物資供應準、周轉快、損耗低、費用小,保障建筑施工企業的均衡有序生產,加速項目有限資金的周轉率,降低建造成本,實現精準物資管理的內涵和最終目標。但在實踐中,不能盲目推進,要在建立滿足要求的硬件基礎后,再逐漸驅使企業軟件系統的有機運行。

作者:史鐵奎 單位:內蒙古通遼市交通工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