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組織改革論文

時間:2022-01-20 08:38:00

導語:行政組織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組織改革論文

一、改革背景

政府機構改革并非是改革開放后才進行的,而是從建國以來一直在不斷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議題。改革開放前我國政府機構進行了三次改革,分別在1955年、1959年和1968年。這幾次行政機構和人員的精簡是與當時的政治經濟背景的變化分不開的。但其改革過程中缺乏長遠的思考,政府管理職能和管理方式沒有得到轉變,更沒有制度的保障,只是為了發展經濟而進行權力的上下左右移動,使得政府機構改革擺脫不了這三個“循環圈”:人員的“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權力的“上收—下放—再上收—再下放”,機構的“合并—分開—再合并—再分開”,這種狀況使政府機構改革收效甚微。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經濟體制的改革必然要求作為上層建筑的政治體制進行相應的調整,政府機構的改革已遠遠跟不上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至1981年底,國務院機構共有100個,達到歷史最高峰。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政府機構臃腫、層次重疊、職責不清、效率低下的現狀嚴重阻礙了政府職能的轉變和商品經濟的發展。

1982年提出了精簡機構,這次改革各級政府機構普遍地調整了領導班子,提出了干部“四化”原則,開始打破領導職務終身制,撤并了一些重疊的機構。

1993年3月,八屆人大一次會議再次提出了機構改革。1998年,一場世紀之交的更大規模的機構改革,在九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再被提上重要議事日程。歷次改革后的再膨脹未改變,但這次機構改革,從中央到地方裁減機構之多,分流人員之眾,力度之大,決心之狠,都是前所未有的。這次改革后,國務院機構減少了11個。

2005年再度被定為政府改革年,旨在深化政府機構和政府服務的改革,建設一個更具服務性、更有效率、更能體現民主政治發展要求的政府。中央政府綜合了各界專家學者的意見,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服務政府等理論。這些理論成果都是在吸取歷次改革的經驗教訓中取得的。

二、我國行政組織改革現狀

1.明確行政改革的人本取向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價值理念,也是行政改革的基本價值理念。有學者提出以人為本,夯實行政改革的合法性基礎。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行政改革要體現對人的關懷,滿足人的基本權利和需求,在處理政府與公民的關系上,要以公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人的全面發展是目的,政府管理只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工具與手段。以人為本從五個方面規定了我國公共行政改革的基本價值取向:以民為本的服務理念,即公共利益至上的理念;根本價值標準是績效與效率。政府服務也是一種經濟行為,需要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消費者至上的價值目標;依法行政的價值實現途徑;至誠至信的價值倫理。對進一步調整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研究:服務型行政的方向。

2.闡發了制度創新的動力意義

制度建設對行政改革更具有根本性。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對關系人民切身利益的行政改革制度創新指出:創新公共服務體制,改進公共服務方式,加強公共設施建設。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事項,簡化辦事程序,創新管理制度,為群眾和基層提供方便快捷優質服務。通過制度創新建立和維護制度選擇,實現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并向社會提供制度選擇,是政府基本的公共職能;營造制度環境,在既定的環境中有效地改變行政改革的生態環境;通過制度創新,對既定錨度的次級制度進行某種變革,通過規范的方式加以確認。

3.培育中介組織,建立公民社會,建立健全公眾、參與行政管理機制

許多專家學者對培育具有自治精神和能力的公民社會、大力培育社會中介組織的原因、意義及途徑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研究。他們認為我國公民社會過于弱小是歷次機構改革成效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政府機構改革成功與否,從某種意義上說影響到能否有效阻止政府權力的過分擴張,使之受到必要的約束,并被控制在一個適當的范圍內。善治的實質在于政府與公民的良好合作,這種合作常常需要中介組織的協調。公民社會的建立不僅是還政于民的過程,也是實現政府有效治理的現實基礎,有利于實現國家、社會和公民個人之間的平衡。

三、面向未來我國行政組織改革的趨勢

根據我國行政組織改革的歷史經驗和當前的要求,我們今后的改革應遵循如下原則:

(1)適應性原則。行政組織體制作為社會管理中的一個系統,與其它管理系統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互為條件的有機整體,政府的行政組織體制具有從屬性和適應性,受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制約。

(2)整體原則。行政組織是由許多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行政組織改革必著眼于全局和整體,追求整體效率和綜合效益,不能只追求單一的局部目標。

(3)計劃性原則。行政組織改革必須堅持計劃性原則,要有整體設計,規劃出實施的步驟,避免盲目性的重復性,既要解決當前的弊端,又應考慮長遠的發展趨勢。

(4)觀念領先原則。行政組織改革首先要轉變觀念。只有觀念更新,各項改革才能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張凌云.我國公共行政改革的基本價值意蘊.黨政干部論壇,2004,(11).

(2)徐法根.論我國行政改革與政府制度創新.鄧小平理論研究,2004,(11).

(3)肖建彬.行政改革的核心:塑造現時代的行政精神.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05,(1).

【摘要】一個國家的行政組織機構設置的好壞將決定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高低。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國家就一直在嘗試行政組織改革,本文將從我國行政組織改革的歷史、現狀和趨勢三方面來進行探索。

【關鍵詞】行政組織改革現狀改革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