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播音主持的親和力和語言感染力
時間:2022-07-15 09:36:38
導語:新聞播音主持的親和力和語言感染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聞行業對主持人有著極高的要求,尤其在語言的表達方面,更是要做到字字斟酌,播音員說出的每個字都要保證做到精準,不能出錯。而隨著各種新媒體載體的蓬勃發展,新聞行業也朝著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但是不變的是對新聞主持人的要求仍然非常嚴格,而且還有著向更高標準發展的趨勢。在進行新聞播報的時候,不僅要做到語言方面的通俗易懂,而且還需要做到內容和表達之間的有效統一,融入自己飽滿真誠的情感。比如這兩年爆紅的撒貝寧,在各種類型的節目中詮釋了作為主持人完善的專業素養,是眾多播音主持人從業者應該學習的榜樣。下面我們首先就新聞播音主持需要遵循的原則進行闡釋。契合節目定位情感表達適度引導正確方向播音主持是面向大眾的信息傳播人員,其語言中包含的情感非常重要。在日常觀看節目的時候,除了節目本身的制作水平外,節目主持人的主持風格也是吸引觀眾的重要因素。優秀的主持人往往具備較強的共情能力,能夠精準地表達出信息,而且其風格也要非常符合自己所在的節目類型。比如張紹剛,在剛開始主持今日說法的時候,就是非常嚴肅的主持風格,但是在主持娛樂節目的時候,就開始暴露自己的另類屬性了。
在主持人播音的過程中,還要非常重視語言和情感表達的“度”,要遵循適度原則。如果在新聞聯播節目中表現得過于浮夸,那么就非常不符合新聞聯播這個節目嚴肅的主旨。而如果在娛樂綜藝節目中不夠熱情,那么整個節目的格調就會顯得非常嚴肅,變得非常乏味,很難吸引觀眾。比如撒貝寧在主持今日說法的時候就會用非常嚴肅的態度,但是在參加娛樂節目的時候就變得非?;钴S。新聞媒體還肩負著輿論導向的功能,所以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和輿論導向,進行正能量的傳播。新聞節目作為大眾獲取信息的重要來源,有著非常廣泛的受眾,更加應該注重輿論導向的正確性,為黨傳播正確的政策,為人民歡呼鼓舞。播音主持人更是要在工作過程中樹立自己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利用輿論導向的作用,為人民進行正確的引導。就我國的國情來說,新聞節目是了解國家民情、國家政治的主要渠道,在極大的程度上對我國民眾的思想和行為造成影響。所以新聞人在進行節目播報的時候保持較高的親和力,能夠更容易被大眾接受,也更容易領會其中包含的政治信息。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數據時代快速發展,主播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走入人們的視野,比如康輝、歐陽夏丹等著名央視主持人,在新聞表達的過程中充分融入了親和力,既增加了民眾對節目的興趣,又展現了自己獨特的個人魅力;既傳達了國家的政策,又對大眾的價值觀起到了正確的引導作用。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播音支持人除了出現在電視節目和廣播這種正式場合外,互聯網上各種新媒體載體的出現給了播音主持行業更大的發展空間,使得傳統的新聞傳播形式有了極大的擴展,豐富了現有新聞交流的模式,大眾喜歡某個節目,通過轉發的形式可以讓更多人看到節目。這樣的模式更加要求主持人在親和力方面,在進行新聞稿的講述時,需要完整深入地對稿件信息進行理解,明白文字間所要表達的意識,然后整理重組成生活化的語句進行播報。這樣可以極大地引起聽眾的觀看熱情,便于節目在更廣的范圍內傳播,提升大眾對新聞事件的關注度和傳播度,開闊對國內政治、經濟、軍事、國際形勢等事件的關注。比如,央視這兩年爆紅的押韻主持人朱廣權,就是用別出心裁的押韻語言來播報新聞,網上經常有朱廣權的“段子”,不僅傳播范圍非常廣,能夠引起網友的觀看熱情,而且傳播的內容都是非常正式的新聞,人們在不知不覺間吸收了很多關于國計民生方面的知識。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渠道也極大地得到了增強,大眾足不出戶通過一個手機就能知曉天下事,無論距離多么遙遠,無論發生在哪個國度,都可以在互聯網上加以了解,而且大多數的網民都沒有足夠高的知識儲備,可能只是當作茶余飯后的一種消遣,如果節目中包含了過多的專業術語,只是乏味地進行信息的傳播,人們可能轉而去觀賞那些較為輕松的節目了,這是非常不利于信息的傳達和普及的,所以在新聞播音的過程中,除了字句精準、表達內容詳實、吐字清晰等基本要求外,還要注重加強其中的生活化,避免過多專業術語的出現,口語化的播報形式能夠極大地降低大眾的理解難度,還能夠幫助大眾在短時間內找到信息的關鍵點所在,促進信息傳播。網絡化的語言更被大眾所接受,像微博、抖音這類社交軟件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納,很多時尚化的網絡流行語被大眾熟知,被人們口口相傳。在傳統的新聞節目播報中,堅持的是嚴謹的工作風格,新聞人要嚴格地組織自己的語言,不能出現一絲錯誤。播音主持人在進行新聞的表述時,要具備較強的文字功底和專業的文化素養,二者都是非常重要的?,F如今大眾每時尚化緊隨時代步伐提升主持人自身的專業素養天都會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只有播音主持人有著專業的能力,有感染力的語言表達,才能讓受眾盡快理解新聞的關鍵點。如果播音主持想要從容不迫地進行新聞的表達,就需要對自己的專業素養進行不斷完善,在字句表達的關鍵節點,融入生活化和更加親民化的表達方式,將晦澀難懂的政治新聞轉變為通俗易懂的語言形式,加深大眾對新聞和政治事務的理解程度,加大傳播范圍。優秀的新聞節目主持人不僅要嚴格地要求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文化內涵,更加需要進一步對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觀進行升華。在進行新聞事件播報的同時,向大眾傳輸正確的價值觀,樹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更需要培養自己的使命感。每個行業的工作者都應該有自己的價值感和使命感,如果沒有使命感的注入,就非常容易迷失自己,作為新聞人,應該更加注重使命感和價值感,新聞人作為正確價值的傳播者,只有將自己的工作當成一份事業,將傳播正確價值觀當成自己的使命,才能在進行新聞事件播報的時候全情投入,將新聞中包含的價值觀傳達給大眾。
新聞主持人會在日常的工作中經常性地面對感性與理性的抉擇,面對發生于不同地區、不同領域的新聞事件時,不能形成良好的主持風格注重真實情感的表達單純地追求字面意思的表達,而需要找到足夠的支撐內容,傳播內容輔以自己的真情實感。新聞人員需要真正了解基層人民的生活,用心去感受百姓的疾苦,用心靈去感悟新聞主人公處境,觸摸到生活的脈搏,然后以精簡的語言進行表達,用飽滿的情緒進行總結。只有做到了動之以情,才能讓別人曉之以理,才能真正獲取大眾的喜歡。新聞人還要非常嚴格地對細節進行把控,在新聞播報的過程中注意對語調、讀音、語氣的全面斟酌,反復進行文稿的修改。我們都聽過細節決定成敗,備稿、聯系都是新聞播報的重要環節,都需要嚴格地進行把控。合格的新聞人更應該以謙卑的態度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對那些不熟悉的讀音和表達,及時進行查證,規范讀音、加強表達是每個新聞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功,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和共情能力是每個新聞人需要長久專研的課程。新聞人更應該注重自己心理抗壓能力的培養,某些新聞人,一聽到片頭曲就會開始緊張,生怕出錯,在出現某個失誤后開始懼怕播音,這些都是不應該的,應該注意找到合適的方法排解自己的緊張情緒,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在互聯網時代,我們的語言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新聞事件發生的頻率更高,對新聞人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親和力和語言感受力作為新聞節目主持人的一項基本素養,直接關系到新聞主持人的專業水平。本文主要就親和力和語言感染力對新聞主持人的重要性作了解釋,并在文章的結尾提出了提高以上兩項能力的具體方法,希望能夠對相關工作人員有所幫助,積極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更好地投身于新聞事業中。
作者:李思琴
- 上一篇:廣播播音主持教學改革研究
- 下一篇: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語言創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