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發行模式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6 08:30:00
導語:報紙發行模式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的報紙發行模式,從建國以來到今天,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建國初期到80年代前期,“郵發合一”模式一統天下;第二個階段從1985年洛陽日報退出“郵發”,自辦發行開始,“郵發”和“自發”兩種模式平分秋色,并存競爭;第三個階段大約從90年代中期開始,“郵發”和“自發”相互結合,能夠在一家報社內部同時采用?,F今,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的成熟和完善,使得我國的報紙發行模式也在進一步發展,多渠道的發行模式嶄露頭角,代表了報紙發行的方向,標志著報紙發行進入了新階段。
一、郵發合一的產生和特點“郵發合一”是解放初期從蘇聯學來的一種發行模式,簡單的說,郵發合一即是把報紙發行工作交給郵局來做,報紙的生產(編?。┖土魍ǎòl行)是截然分開的,把送信與送報捆在一起,把多家報紙捆在一起,把報紙的征訂、運發和投遞捆在一起,把批發和零售捆在一起,這種“一分開、四捆起”就是“郵發合一”的發行模式。
建國初期,由于我國當時經濟落后,人民文化水平較低,報刊種類少。在計劃經濟的體制下,報社作為黨和政府的宣傳機構,管理體制是按事業單位對待的,辦報經費則是由國家財政撥款,報社極少考慮經營問題,在這種背景下,郵發合一憑借著自身的優勢,在報業發行中一統天下。
“郵發合一”的特點和優勢主要體現在:
1.拓寬了報紙發行的深度和廣度。在“郵發合一”之前,報紙發行的范圍主要局限在鐵路沿線、交通樞紐,而很多偏僻的地區和許多縣市都很少甚至幾乎看不到報紙。通過“郵發合一”,郵電網絡遍及全國,點多、線長、面廣,只要是郵局公開發行的報刊,凡是郵路通達的地方都能訂閱到,這樣一來,便大大地拓寬了發行網點和覆蓋范圍。
2.利用現有資源,減少浪費和混亂?!班]發合一”使報社專門編報印報,郵局則負責訂報發報,簡化了國內報刊發行系統,省去了許多人員開支和事務工作的麻煩,既可專心編報,又合乎經濟原則,減少了浪費、糾紛和混亂,有助于解放初期全國報刊的發展,并增加了郵電業務。
然而,隨著歷史的前進,社會條件的不斷變化,“郵發合一”漸漸不能適應新的環境,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全國的工作重點轉移,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給報紙的發行模式帶來了極大的沖擊。
首先,改革開放政策為新聞出版事業帶來空前的繁榮,報紙的數量增多,品種由單一的機關報變為多品種、多層次,開張由四塊版變為八版、十六版甚至更多,內容特色更是日星月異,郵電部門不負重荷。
其次,市場經濟條件下,報社必須講求經濟核算,考慮成本、利潤等一系列經濟指標。而“郵發合一”收費高,手續煩,造成報紙資金回籠慢,不利于報社的發展。
時間最高發行費率最低發行費率平均發行費率1949--195235%14%28.4%1952--198025%25%25%198030%25%27.5%1981--198625%25%25%1987--25%28%--35%29.3%
從上表可見,報紙的發行費率在建國四十年來幾經變更,但最低平均都沒有低于25%以下,最高達到了35%,這對于面臨著要求自負盈虧的報社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因此,自辦發行的新模式應運而生。
[page_break]
二、自辦發行的特點和優勢自從1985年洛陽日報率先自辦發行起,幾年的時間,“自發”模式如星火燎原之勢,幾乎全部的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城市黨報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報紙,紛紛加入“自發”的行列。報紙的發行總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長,1993年報紙發行總量約為264億份,比1979年全年發行131億份增加了近一倍。
和“郵發合一”相比,自辦發行有其不能比擬的特點和優勢,更能滿足新時期報紙發行的需求。
1.縮短投遞時間,一般情況下,市區投遞要比郵局早一兩個小時,郊縣要快半天至一天。
2.發行費用減少,如上文所述,郵發的發行費率最低也要25%,加上郵局種種相關要求的開支,實際發行費用相當昂貴,而自辦發行,報社實際支付的費用和郵發相比,僅為18%。同時訂報費用,報社可以立即拿到(郵發則是每月按訂數返還),大大增加了報社的流動資金,有助于實現報社經濟自主,積累資金,擴大再生產。
3.投遞質量提高,服務周到,上門征訂,提高報紙的質量和發行量。然而,盡管自辦發行這一新生事物有其強大的生命力,但它也有自身體制上的弱點和不足。目前我國大部分報社的發行部門都很小,體系也不完整?!秴⒖枷ⅰ罚l行量300多萬份,發行部只有7個人;北京日報三報兩刊,發行部只有4個人;光明日報發行部16個人,與采編人員的比例是1:25。發行隊伍如此弱小簡陋,每到發行季節,記者、編輯都要帶著發行任務,組織發行。這種親力親為的手工操作,實在不能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現代化報業發展。因此,勢必將有新的發行模式出現。
三、多渠道發行的出現和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新聞改革的深入,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報業發行模式變革也隨之進入了新時期。未來,多種靈活的發行模式將會不斷出現,多渠道發行勢在必行。在這里,筆者僅談談自己的設想,供大家參考。
1.“郵發”和“自發”相互結合,揚長補短。郵局可以和報社共同商討,在雙方互惠互利的基礎上,簽定合約,根據市場經濟下價值規律的原則,協調好雙方的經濟利益。報社和郵局因地制宜、因報制宜地制訂出雙方都能接受的發行費率,這是“報郵聯合發行”的關鍵,如果在這一點上雙方能達成共識,“聯合發行”就有了成功的基礎和前提。這種發行模式,在某些地方已經實施,并取得了成功。1998年,《深圳商報》與當地郵局簽訂了“聯合發行合作協議”,并且共同成立了“聯合發行指揮部”,以郵局為主,報社協助,開辦了預約征訂、跨區訂閱、上門收訂、現場收訂、分期訂閱等多種新的服務項目,報紙的發行量因此獲得全面增長,市內訂戶比上年增長了71.2%,外阜訂戶比上年增長了5.8倍。在和郵局重新合作的同時,報社也可以拓寬自辦發行的路子,靈活地采取多種手段,因地制宜地發展發行模式。尤其是一些有經濟實力的報業集團,可以組建發行網絡,由報業集團建立一個直接下屬的發行總公司,再在各地建立起發行分公司,統一部署和管理此報業集團下的各家報紙發行;另外,報社還可以和銀行合作,選中一家或幾家全國聯網的銀行,委托它們在各地的營業網點設點收訂報刊;隨著因特網的發展,報社還可以利用網絡,在網上征訂報紙,然后委托電子商務站點進行送遞。
2.建立專業化的報刊發行公司。這種發行公司可以是同一地區的多家報社聯合起來組建的,每家報社根據投入的多少,占有一定的股份,發行公司是一個獨立的經濟實體,它承擔多家報社的發行任務,各個城市興起和發展了自己的地方發行公司,再逐步將全國各城市的發行網聯成一片,成立全國性的報刊發行中心;專業化的發行公司也可以由社會力量、甚至私人創建,它不屬于任何報社,獨立組建自己的發行網絡,與各家報社簽定合同,既可承擔征訂、投送業務,又可承擔零售發行業務,使發行商業化、專業化和社會化,成為市場經濟下的又一個新興的服務行業。
3.零售商的出現和發展。除了以訂閱來擴大發行,今后,零售渠道也將在報紙發行中變得重要起來。市場經濟加劇了人口的流動性,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流動人口便成為了報紙零售的潛在對象。報社可以自行創建自身的零售隊伍,在城市各點建立發行站,聘用人員上街零售報紙;也可以在社會上招聘零售商,與其簽定合同,由他專門負責某一地區的報紙零售,零售商能和不同的報社簽約,并自己組建零售點。
當然,隨著歷史的前進,報紙的發行模式也將不斷地變化、更新,相信在不久的明天,會涌現出更多、更靈活、更合理的發行方式,進一步促進報業的繁榮和發展。
- 上一篇:獨家原創:淺談學習教育的重要性
- 下一篇:網絡傳播知識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