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綜述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5 06:29:00
導語:圖書綜述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題】書業經緯
【正文】
對外版權貿易既是我國圖書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徑,也是與世界圖書出版接軌、引進智力資源、豐富我國圖書市場的重要體現。引進世界范圍的優秀圖書,把國外最優秀的文化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介紹給國內讀者,對于增強我國的科學發展力,提高全民的素質和綜合國力,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和現實意義。尤其是對我們這樣一個正處在高速發展的國家而言,其意義更加重大。中國自從加入WTO后,全球同行越來越看好中國的圖書貿易市場,這是對中國本土市場需求增大的一種良性反應。近些年來出版界對版權貿易都給予了高度重視,版權貿易的規模、引進范圍、種類、質量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引進版圖書在我國的圖書市場里可以說是備受青睞,市場效益突出,由此而刺激了出版單位引進的熱度。根據2005年全國出版社所報送選題的統計,此類圖書共6737種,這還不包含各個出版社在實際運作中的選題增補??梢詳喽?,今年版權引進圖書和往年相比有較大增長,依然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
一、2005年引進版圖書的總體情況及其分析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的選題資料統計,2005年引進版圖書選題共6737種,其中社會科學類圖書5616種,占總量的83.36%;自然科學類圖書920種,占總量的13.65%,圖書內容及品種基本上覆蓋了所有的學科和領域。細分來看,馬列主義、思想類圖書14種;哲學類圖書371種,占5.51%;社會科學總論類圖書500種,占7.43%;政治、法律類圖書323種,占4.80%;軍事類圖書26種;經濟類圖書967種,占14.36%;文化、科學、教育、體育類圖書1114種,占16.53%;語言、文字類圖書236種,占3.50%;文學類圖書1354種,占20.10%;藝術類圖書328種,占4.87%;歷史、地理類圖書383種,占5.69%;自然科學總論類圖書38種;數理科學和化學類圖書59種;天文學、地球科學類圖書26種;生物科學類圖書23種;醫藥、衛生類圖書406種,占6.03%;農業科學類圖書16種;工業技術類圖書313種,占4.65%;交通運輸類圖書19種;航空、航天類圖書10種;環境科學類圖書10種;綜合類圖書201種,占3.00%。
從以上數據統計來看,圖書在大類別和小類別上都存在巨大的落差,反映出引進版圖書的結構有較大失衡。在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這兩大類別中,前者引進的力度占據了絕對優勢,而后者則遭遇到冷落。社會科學類圖書總量約為自然科學類圖書的6倍還多。在小類別中,社會科學類規模排前3位的是文學類、經濟類和文化教育類圖書,百分比都達到了兩位數字。文學類圖書基本擁擠在兩條路上:少兒文學作品和出版過的西方文學名著;經濟類圖書依舊是管理、營銷類圖書“大行其道”,在整個引進版的書海中泛起耀眼的浪花;文化教育類圖書,主要被少兒教育類圖書和文化普及類圖書占據了絕大部分生存空間。
自然科學類圖書基本被醫藥、衛生類圖書和工業技術類圖書所占據,兩者的比例相加超過引進版圖書總量的10.00%,占整個科技類圖書的78.23%。工業技術類圖書相對突出,以介紹國外各種優秀的實用科學技術為主,具有很強的現實應用和推廣價值。往年為主力軍的計算機、電子通信類圖書已大幅縮減,剩下的基本是對高端技術研究的圖書。醫藥、衛生類圖書中有一部分學術著作較有價值,折映出我國醫學界關注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生活幸福,努力提高醫療水平的現實需求,但數量上還需加強。
從地域國別上講,版權引進的國別越來越廣泛,美、英、法、德、日依然是最大的引進國,韓國近年來有異軍突起之勢,俄羅斯、奧地利、澳大利亞、巴西、丹麥、荷蘭、加拿大、墨西哥、意大利、西班牙、印度、愛爾蘭等展示了更廣闊的引進空間,只是還需拓寬領域。值得注意的是,港臺澳地區的引進版圖書重出江湖,再振雄風,遺憾的是內容以大眾讀物居多,缺少重頭貨。
從引進版圖書內容質量方面分析,我國出版界通過幾年的貿易實踐,現在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市場行為日漸規范和成熟,形成了一定的圖書規模和市場格局,成績斐然。這一方面反映出世界出版界對中國出版業的關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國出版界與世界出版界接軌的熱切愿望??梢哉f我們的版權引進工作已經步入成熟、有序、健康發展的階段。很多出版人的國際意識在增強,對版權引進工作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獨立的思考,使得版權引進工作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一些出版社在引進過程中非常注意有目的、成系統地引進高品質、高質量的精品圖書,尤其是世界級的社科經典、名著和大師的作品。很多學術著作具有很高的含金量,采取叢書、譯叢的形式成批引進。例如“當代世界學術名著·哲學系列”、“科學哲學基本著作叢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商務印書館)、“精神分析經典譯叢”(國際文化出版公司)、“人類學經典著作譯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當代德國法學名著叢書”(法律出版社)等。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好的趨勢,以叢書、套書形式成規模地引進版權,逐漸成為出版界的慣用做法。據不完全統計,在報送的6737種圖書選題中就有437種叢書,包括了近2200多種圖書。
圖書引進中,還注意到了前沿性的科學研究和學科理論的相互滲透,并注意熱門學科與基礎科學、理論科學和應用科學、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交叉研究。如“環境哲學前沿譯叢”中的《海德格爾與環境哲學》、《環境正義論》、《現代環境倫理學》(陜西人民出版社):“高新技術解說叢書”中的《納米電子學和納米系統》(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人與自然需水平衡——生態水文學新方法》(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等。
少兒圖書的引進規模巨大,在引進版圖書中相當突出,形成了數量意義上的熱潮。但遺憾的是內容質量和創新方面卻沒有多大的突破,基本上還局限在兩大方面:少兒小說或是一般性的教育普及類讀物;少兒小說且有一種不好的傾向:奇異、歷險、魔、法、怪、殺手等等字眼常常會出現在書名里,作品題材及內容或多或少都要涉及冒險、暴力、玄怪、打斗等情節。
對國外最新、最具價值的優秀教材的引進力度明顯加大,可以看出注重教材的成套引進逐步成為主導意識,并因而在一些學科形成了一定的國外教材規模。例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新聞與傳播學譯叢·國外經典教材系列”、“社會學譯叢·經典教材系列”以及經濟管理出版社的“工商場管理精品教材譯庫”等。教材引進同時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在經濟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綜合國力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教育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而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核心環節就是教材改革。由于我國目前大、中、小學使用的教材大多是數年一貫制,其知識結構和觀念明顯滯后于時代,嚴重影響了人才的培養。教材的引進為教育界和關心教育改革的人士提供了一個了解海外教育、教材建設最新成果的窗口。國外的先進教材對于我們的教育改革、教學質量的提高、培養與國際水平同步的優秀人才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對我們自己的學科建設和發展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一些引進教材的內容或體例是否適合我們國家教育的實際情況?引進的同時我們更要重視發展自己的學科教材體系。引進不是最終目的,更不能阻礙了我們自己的建設和發展。我們要廣為借鑒海外先進教科書的成功經驗,在此基礎上全面提高我國教材的編寫水平。
[page_break]從2005年版權引進圖書的梳理中可以看出一個總體趨勢:引進版圖書正逐漸形成大社格局和品牌優勢。無論是從數量規模上還是從內容質量上,都顯示出這種趨勢。圖書版權貿易的“大戶”在逐步固定下來,老牌的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接力出版社、新華出版社、譯林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他們依舊威風不減。新銳如北京出版社、華夏出版社等也出手不凡。從省份來看,湖南、吉林、江蘇、天津、浙江、安徽等省表現突出。這些省份和出版社都做到了批量引進,形成了一定的引進規模??梢哉f,引進版圖書中的精品絕大多數是由他們來完成的。更可喜的是,他們在追求個性化的出版方向和創造品牌優勢的道路上,已經走出了堅實的一步,在國內出版界獨樹一幟,其出版社的外在形象和圖書品牌已經在廣大讀者中得到認可。例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和國際上著名的出版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并在經濟、管理等領域取得了品牌效應。繼“當代世界學術名著·經濟學系列叢書”之后,正在向其他領域穩步擴張,如“金融學譯叢”等。反觀那些零打碎敲、零星引進的出版社,很難抓到優秀的選題,而且極易造成盲目引進或重復引進。如果說引進版圖書總體上存在一種雜亂之感,皆因零星出版社的急就章:盲目的拿來主義。
二、目前引進版圖書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局限
圖書引進內容及種類存在局限,結構急需調整。在我國國外圖書版權引進工作的初期,在一定范圍內是以科技類圖書為主的。但值得警覺的是,現今科技類圖書引進的下滑。這里可能有市場的原因。例如美容、保健等生活實用類圖書、財富啟蒙類、職場勵志類、企業管理類圖書仍然是主要賣點,熱潮不退。而一些對我國現代化建設有重要意義的重大圖書項目,如介紹國際上最具前沿性的科學理論思想和國際上領先的應用科學技術內容的圖書,以及各類讀者急需的專業性技術圖書卻少有人問津。再如,受韓劇的影響,對韓國的版權引進有所增加,但內容卻集中在語言學習、旅游、生活等方面,而對韓國這個與我們有很多相似之處的國家是如何在社會、經濟方面突飛猛進地發展的,有哪些好的經驗,卻少有涉及和介紹。
外國文學作品的引進工作也急需一個較大的、本質性的突破?,F在的引進版圖書還局限在兩大部分:有公共版權的或被大家熟知的作家作品,而這樣的作品已被多次出版過,有的已有幾個版本,再出版則是一種重復;而當代世界著名作家的最新作品卻很少被引進到我們有著很強閱讀期待的讀者手里。對外國文學理論性的研究也差強人意。我們有很多作家都是閱讀外國優秀文學作品長大的,缺乏對世界文學的最新了解和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較大的遺憾。
除了上面所說的文學類圖書的情況外,目前引進版對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經典或基本著作的引進和介紹,還存在時代性局限的問題:主要還停留在近現代時期,而對當下西方最有影響、有價值的理論著作,明顯缺少有效的視角和及時的介紹。這一偏頗在科技領域里得到了部分校正,一些科技類圖書注意到了國際上最新科研成果、某些學科領域先進應用科學技術的引進,但是依然有數量、規模和學科方面的缺陷。
引進版圖書選題重復、跟風現象依舊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如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論文學與藝術》,埃里希·弗羅姆的《健全的社會》,《魯濱遜漂流記》等,這些老而又老的圖書依然被某些出版社列入了引進計劃,有的甚至還列為社級重點?!独ハx記》版本之多早就被國內一些媒體所注意并做過專題性的版本比較研究,但不知現在引進的這個版本有哪些創新。相比之下跟風則顯得更為離譜。前面有《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好習慣》,接著就有了《低效能人士的七個壞習慣》,《誰動了我的奶酪》、“心靈雞湯”馬上又會有少兒版:《誰動了我的稀飯》、“少兒心靈雞湯叢書”了。
引進版圖書缺乏亮點。人們可能至今也沒有忘記,當年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推出的《第一推動叢書》給中國帶來的沖擊波。它精選了史帝芬·霍金的《時間簡史》、劉易斯·托馬斯的《細胞生命的理贊》、羅杰·彭羅斯的《皇帝新腦》等關于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世界名著。其中的《時間簡史》更是創造了科普書熱銷的全新記錄。比爾·蓋茨的《未來之路》被引進到中國后,“對我國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對政府相關決策的制定,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彼_謬爾森的《經濟學》是經濟學界的一棵常青樹,銷售保持了50年長盛不衰的記錄。它創立并完善了西方經濟學的微、宏觀體系。該書進入中國大眾的視野后,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給學術界和文化界帶來強烈的沖擊和震撼。但遺憾的是今年引進版圖書還沒有出現令人眼前一亮的具有絕對影響力的圖書。
三、培養既懂版權、又善營銷并且精通外語的專業化的版權貿易人才,是當務之急。
優秀的圖書需要優秀的出版人用優秀的引進方式引進,無論是觀念上還是運作行為直至效率上,都要符合規范的國際化標準。既要對世界圖書市場有著全面深入的了解,還要懂得如何與他們“打交道”。這方面成功的范例也有很多。例如我們所熟悉的《哈利·波特》的引進,還有遼寧出版集團引進的《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都是國際化的商業運作的結果,而不是零打碎敲或即興之作。出版界由從前的一哄而上、競相抬價式的搶購,發展到今天的“目標明確、頭腦冷靜、有取舍、有揚棄”;版權貿易方式從傳統的“支付版稅、合作出版”,發展到探求“國外組稿、外商參與選題”等靈活多樣的形式,主動捕捉了商機。有了一批這樣的專業人才的成功運作,才有了一大批好書呈現在廣大讀者面前。隨著市場經濟的繁榮和業務洽談的日益熟練,中國出版界將會以更好的姿態和方式走在世界出版界的前列。
版權引進工作是與世界文化交流、溝通的過程和最直接的渠道,但是引進什么,做何種交流,卻是一個有重大意義的原則性問題。這與我們在引進外國文化時的文化眼光與社會責任有關。我們既要防止成為西方一些國家文化侵略和思想滲透的強勢文化的代言人,還要避免做西方文化垃圾、精神糟粕不良傳播的傳聲筒。我們引進的首要原則是,是否對我國文化建設、科技發展最重要、最急需,是否符合我國國情,與文化、民族形態是否相一致。如果說文化誤讀是種危害,那么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錢,而引進的僅僅是過時的東西或是無關痛癢的消遣類讀物,這種舍本求末的文化上的“短視”行為,對我們民族和文化同樣也是一種傷害。我們應該有一定的文化抱負和文化底氣,更要有文化眼光。經濟全球化并不等于文化全球化,或者說世界上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單一價值體系的所謂“全球化”了的文化。因為世界文化是由具有各自鮮明特點的民族文化組成的,從不存在超然于各民族文化之上的統一的“世界文化”。我們講文化的開放,是強調反對盲目排斥其他民族文化的優秀成果。在中國經濟加快融入全球經濟的同時,我們應以開放的胸襟、兼容的態度和科學的精神對待外國文化,汲取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但應清醒地認識到,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必須維護我國的文化傳統、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使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不在經濟全球化中被“化”掉,保持民族文化的獨立性,進而保持民族的獨立性。因此,我們的版權貿易工作者既要有廣博的學識和深厚的專業功底,還要有很強的全局意識、導向意識、文化意識和政治觀念。除了要建立有效的防范機制以外,符合以上標準的版權貿易人才建設尤為重要。只有這樣,才能使更多的優秀引進版圖書來到我們的生活中間,豐富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
- 上一篇:傳媒批評文化管理論文
- 下一篇:電子計算機和信息技術論文
精品范文
10圖書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