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報報業研究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5 08:06:00

導語:青年報報業研究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青年報報業研究管理論文

[摘要]

本文是(北京青年報)總編輯張延平在“21世紀新聞學教育峰舍”上的即興演講,其觀點令人耳目一新。他提出目前中國報業最需要的三種人才:一是既能跑動又有學問的人才;二是既會管版又會管人的人才:三是既懂媒體又懂經營的人才。作者同時還就媒體與高校的聯合提出獨到見解。

[關鍵詞]

報業;三種人才

Abstract:ThisarticleisbasedontheadlibbyZHANGYah-pingata2lstcenturyinternationalsummitonjournalisticeducation,HeputsforwardthatChina''''snewspaperindustryneedsurgentlytheekindsofpersonnel:beingbothacampaignerandascholar,andonlywhenmorescholarsturntobereporters,wouldthequalityofjournalistsgetafundamentalrise;beingbothcapableofrunningpagesandoverseeingstaff,suchpeoplecouldactaschiefeditorsandarealsothebestchoicesformedia''''sseniormanagement;knowingboththemediaandthemarketing.Theauthoralsogivesuniqueideasaboutco-operationbetweentilemediaanduniversities.

Keywords:newspaperindustry;threekindsofpersonnel

《北京青年報》是共青團北京市委的機關報.過去是面向青年的。中國改革開放以后,我們不再僅僅報道青年,而是報道青年所關注的所有領域,從而以比較“前衛”的形象引起國內外媒體的關注。目前已發展為日報,每天發行60多萬份,在北京的報業市場上發行總量排在第二位,但固定訂戶排在第一位。去年廣告收入達到6.5億元人民幣,名列北京市第一名,全國第二名。

我們每年招聘記者,報名與錄用的比例一般為50:1。應該說,應聘者的索質近年來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他們對社會的了解多了,外語能力強?。R面廣了。

從《北京青年報》的辦報實踐看缺乏的是下面三種人才。

如今的記者出現兩類人:

一是進報社時間不長,熱情很高.拼命地跑動,但由于缺乏經驗的積累和知識的儲備,往往抓不住關鍵點,抓住了又深入不下去。

二是工作了幾年之后,有了積累,也有了一點學問,就變得不愿跑動了.喜歡鉆進某個學術圈子,體驗一下專家的感覺.寫出的東西與讀者有距離。

前者我們叫他“跑街的”。只要有新聞沖動,能吃苦,“厚臉皮”,就能干好。他們最適合采訪突發事件或者做娛樂記者(香港稱為“狗仔隊”)。80年代,<北京青年報)沒有什么影響,但鍛煉出一批“能鉆”的記者。比如,人民大會堂開全國“兩會”,我們的記者沒有證件,跳墻進去被警衛抓住,讓報社去領人,第二天這個記者又去了,人家熟悉他了,覺得不容易,還真讓他進去了。1984年的春節晚會,張明敏一首“我的中國心”紅遍大江南北。我們的記者與其他記者起在長城飯店等候采訪張明敏,晚上10點還沒等到,我們的記者就建議明天再來.但他轉了一圈又回來坐在門口接著等,深夜12點張明敏回來了,看到我們的記者很受感動,接受了采訪。第二天早晨,張明敏從首都機場飛回香港,結果,我們的報道成了獨家報道。這也應該算是好記者,但他的稿子需要別人幫助潤色。

后者,我們稱為“圈里人”。他們對老百姓津津樂道的新聞看不上眼,但他們往往只代表一個小圈子的觀點。

我們發現一個規律,從編輯記者走進學者圈的人比較多,而學者反過來當編輯記者的少。除了學者認為大眾媒體“淺北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把“學識”大眾化很難——你必須積極跑動.了解社會現實.了解百姓呼聲‘你還要具備相當的學識,能夠提升認識;你還要會用老百姓的語言表述觀點。只有這樣,你才能與廣大受眾進行思想上的對話,成為意見領袖。這樣的人,絕對是“大家”。

目前,我們報社幾位擁有固定讀者群的名記者,幾乎都是最辛苦的記者。

我想,什么時候學者改做記者的多了.新聞從業人員的素質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page_break]

我們的版面越來越多,報道規模越來越大,報道的內容越來越復雜,而凄者肘新聞時效的要求越來越苛刻,不僅要搶第—落點,還要搶第一疑點、第—觀點,于是,一次報道需要多人共同完成,媒體進入了講求合作的時代。

但另一方面,媒體要有獨到的發現,要策劃、創意.于是又需要張揚個性。

如何把不同的個性”組裝”成新的更高意義上的個性,需要一種特殊的人才——他既是業務尖子,有自己鮮明的個性;同時又具有很強的協調能力、很大的包容度,有時甚至為了事業可以委曲求全。這樣.他才能夠與有個性的人對話,讓有個性的人尊重他,從而帶著有個性的人一起往前走。

這種人可以做大編輯,也是媒體高層管理者的最佳人眩

《北京青年報)近幾年高速發展不僅體現在報紙內容上,經營上也有四十亮點,在北京乃至全國都是領先的。

一是在北京市最早告別郵局,改為自辦發行(作為綜合類日報),推出了享譽京城的小紅帽.目前已發展到2800多人,五年時間,發行量從12萬份上升到60多萬份,而且最早引入了物流配送的概念,不僅送報,還送書、送水、送奶、送票,這方面的營業額去年已達到5000多萬元,最近由IBM幫助我們搭建了信息服務平臺,幾十萬讀者的信息存人計算機——這個平臺的價值是難以估量的。

二是連續兩年廣告收入超過6個億,在全國2000多家報紙中,2000年排名第三,2001年上升到第二。目前在北京,我們的房地產、汽車、盯,招聘四大類廣告占據了50%以上的份額。

三是把報業經營的部分剝離出來,成立了“北青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去年8月已經正式進入上市前的輔導期。我們希望成為中國第一家“直接上市”的平面媒體。

四是在全國最早將印刷業務經營起來。報社過去花三個多億買紙,一個多億交給印刷廠,是純粹的消費行為,中間的利潤都被人家賺走了?,F在我們把成本變成資本,拿我們每年巨大的用紙量與紙廠、印刷廠談判,不儀降低了價格,還省去大筆占壓資金。由于我們能拿到比較便宜的紙,逐漸成為其它中小報紙的供應商。進一步,我們又經營Ps版,油墨,成為世界最大的PS版公司和世界排名第二的油墨公司的北京商。最近,我們又簽下紙漿的生意,讓造紙廠為我們生產特供紙(窄型)。再往后,還會把手伸到林地.形成林地——紙漿——造紙——銷售市場的專業物流。我們牢牢抓住兩個端點,贏得中間環節的最大附加值。

這四個經營亮點的背后有三種經營人才。他們的共同特點是——曾經在報社做編采人員,而且做得不錯.后來“下?!鞭k公司,辦成功了,又回來做報業經營,所以,他們才有領先的舉動。

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媒體經營剛剛起步,還有許多未開墾的“處女地”。

在報業競爭已經從版面之爭深化到報紙的諸多要素,報業越來越講究經營的今天,這類既了解辦報規律、又懂商業運作的人才,是目前新聞媒體所普遍缺乏的。

最后,關于媒體與高校的合作,我們已經有所考慮:

1.編輯記者的選拔

我們想與高校合辦類似德國的記者學校,從大學畢業生或研究生中招生.帶薪培訓一年半——半年報紙雜志.半年廣播電視,半年實習。最后擇優錄用。

2.在職人員的培訓

近幾年北京的開放程度越來越高,一方面進來的外國人多了,另一方面我們的觸角已經伸向海外,所以需要能用外語直接采訪的記者,需要能上英文網站搜尋資料的編輯。如今,這樣的人在報社很吃香.會獲得許宴寶貴的采訪機會。今年6月,世界杯將在韓國、日本舉行,我們提前安排記者去32個沖進世界杯決賽圈的球隊所在國采訪,但選不出32名既懂足球又能直接用外語采訪的記者。我們準備在今后幾年啟動這一培訓計劃,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人才培訓。

3.報業發展課題的研究

我們的工作節奏很快,設有時間、也難以靜下心來好好地研究一些重大課題。我們希望與高校合作,這樣,高??梢园颜n堂推到新聞第一線,作出一些案例;而我們可以借助高校的學術理論和前沿思想更新我們的辦報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