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發展農業開創農業新局面

時間:2022-01-18 02:53:00

導語:全力發展農業開創農業新局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力發展農業開創農業新局面

入世以來,我國農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我國的糧、棉、油等大宗產品由于生產成本高引起價格居高不下將失去競爭的優勢,而特色農業如水果、蔬菜、水產、畜產還有一席之地,但也不容樂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國農產品的花色品種、品質質量、加工檔次和包裝裝潢不適應,一方面是經營理念、經營方式、經營體制、政策法規也不適應。但總的問題是農產品的品質不適應。這次省政府召開全省農業標準化工作會議,是我省農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業產業化的重要的會議,本次會議對于我省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提升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積極應對入世帶來的挑戰具有重要的意義。

如果說推翻數千年封建地主階級,使“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是一次農業革命的話,那么,發揮農民個體經營的積極性,繼承集體經濟優越性的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制,又是一次農業革命。既而,在我國加入WTO,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以調整產業結構,實現農業產業化乃至現代化為目標的農業標準化工作也將是一次農業革命。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是一項艱苦的工作,需要我們不斷探索、總結和提高。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通力合作,狠抓落實,扎實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努力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為推進四川發展新跨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一、加強組織領導

農業標準化是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橋梁,通過農業標準化,運用簡化、統一、協調、優選的原理,把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標準,以指導農業生產、評價質量,規范流通,指導消費,促進出口和引導科研。也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和手段。為此,各地和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農業標準化領導小組領導下,全面深入貫徹中央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加強組織領導,把農業標準化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各地要確定一名領導主抓這項工作,統籌協調,分工負責,通力合作,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把我省農業標準化工作落到實處,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二、狠抓工作落實

農業標準化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部門和行業多,工作量大,行業間發展不平衡。各級農口部門是農業標準化工作的具體實施機關,在抓農業標準化工作中,一定要把農業標準化工作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以農業標準化為新的切入點,全面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按照《四川省種植業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的規定,進一步加快和規范無公害農產品各項工作,加快無公害農畜產品標準體系、檢驗檢測體系、認證體系、技術培訓體系、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和無規定疫病區建設進程,以農業標準化推動農產品生產、加工、貯運、包裝、銷售的無害化,全面提升我省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在各級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做好農業標準化的規劃、管理與協調工作,抓好農業標準的規劃、批準、審查、和備案工作,規范和監督農業質量檢測檢驗和認證行為。其它各有關部門也要按照各自職責分工,積極配合,共同搞好農業標準化工作。

三、增加資金投入

目前推進農業標準化必須建立起以政府推動為主、市場利益驅動為輔、生產經營者行為自律相結合的運行機制,這也是國內沿海地區農業標準化工作成效明顯的成功經驗。為此,各級政府要推進財政體制改革,調整支農支出結構,本著一級財政管理一級事務的原則,安排專門工作經費和事業經費,支持農業標準化工作。

重點加強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檢驗檢測體系、組織管理體系、技術推廣體系的建設。省級財政專項資金只是一種調控手段,只能解決全局性、基礎性、公益性項目建設資金,如質量標準體系建設、省級和區域性檢測檢驗體系建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共性關鍵技術的推廣與培訓等。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加大投入,推動本地農業標準化工作的開展。各級各有關部門也要調整工作重心,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優先安排工作經費和專項經費投入農業標準化工作,確保農業標準化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四、抓好宣傳發動

當前,最突出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全省上下農業標準化意識淡薄問題。各級質監和農口各部門作為標準化工作的主體,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宣傳方案,通過電視、報刊、網絡等現代傳媒手段,有計劃、有步驟抓好宣傳報道工作,各宣傳、新聞單位和媒體要主動加大宣傳農業標準化的力度,迅速在全省掀起學習農業標準化知識、貫徹實施農業標準化的熱潮,形成人人關心標準化的良好氛圍。各級農業部門要結合“全國農業科技年”活動,以我省長期開展的“百、千、萬”農業科技服務活動為載體,組織全省農業科技人員深入農業結構調整第一線,開展科技咨詢服務,宣傳普及農業標準化知識,引導和培訓農民按照農業標準組織生產,科學合理使用農業生產資料,適時采收產品,科學包裝和貯運,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要積極引導、培育建立各類專業協會或以龍頭企業、專業大戶,組建農業生產、經營、服務聯合體,引導農民進入市場,提高農民的標準化意識,加強行為自律。從根本上全面推進農業標準化,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增加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