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對娛樂節目影響
時間:2022-07-17 03:50:33
導語:微博對娛樂節目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據2012年1月16日《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數量突破5億,微博用戶增至2.5億。微博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媒介融合環境下傳統媒體不可忽視的一股新興力量。微博是當今網絡傳播中的一個新亮點,全新的傳播特征深刻改變了媒介生態,催生出了全新的新聞傳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媒體的新聞生產也產生了影響。本文以上海電視臺老牌娛樂新聞欄目《新娛樂在線》為例,抽選其2011年11月1日至12月20日共50期節目進行內容分析①,試圖從中窺見微博對傳統電視娛樂新聞生產的影響。微博成為重要新聞源“用戶創造內容,人人皆媒體”的微博時代,傳統傳受關系被顛覆,同時傳統媒體的新聞線索、采訪方式、新聞結構等模式需要不斷適應新媒體的挑戰。
微博豐富了傳統媒體的信息來源,在微博的頁面上一般都設置有一小時話題榜、人氣關注榜、草根人氣榜、熱門話題、焦點人物等板塊以便搜索,而且“很多信息的最早的爆料是來自于微博,超過五分之一的原始新聞來源,實際上都是通過微博爆料的,這使得新聞媒體記者容易獲取新聞信息來源”[1]。美通社(亞洲)2010年10月至11月對2503名中國記者的調查顯示,90%的記者在使用微博,其中三分之一的記者每天使用,他們通常在微博上尋找有價值的信息資源,與同行交流互動。[2]微博的盛行改變了娛樂圈生態,也改變了娛樂新聞生產的基本模式。按照以往電視娛樂新聞傳統的生產慣例,娛記與狗仔隊很可能需要24小時蹲點、堅守、跟蹤才有可能獲得獨家素材、獨家新聞。例如,當年王菲生子引發的媒體大戰,有記者為拍王菲,在協和醫院“定時上班”長達兩周。而2011年12月中旬到元旦,《新娛樂在線》播過5條關于王菲的新聞,其中4條都是出自王菲新浪微博。明星們在微博這個舞臺上不再遮掩,感情事、家事不再藏著掖著當做“不能說的秘密”,無論高調出嫁還是生兒育女,無論隔空傳情還是與人掐架,微博已成為一個娛樂斗秀場。
微博時代的娛樂圈,明星自己就是最大的爆料者,娛記和明星不再需要玩“貓鼠游戲”,就如馮小剛所言,明星有了自己的“通訊社”,消息不再需要假手媒體,真正做到“我的新聞我做主”?!缎聤蕵吩诰€》內容分析數據顯示:2011年11月1日~12月20日50期節目共播報新聞695條(以是否有獨立的新聞標題為計量標準),其中新聞報道中采用微博的新聞一共有166條,占50期節目新聞總量的24%;其中144條新聞中部分采用了微博內容,22條新聞報道則完全為微博內容的重復。50期節目總計播出時間(除廣告、片頭、片尾時間)達到142070秒,而采用微博的新聞時長合計18133秒,占《新娛樂在線》總播出時間的13%。由此不難看出,微博已經成為電視娛樂新聞的一個重要來源,明星的愛情與婚姻,私人恩怨,生活憂喜,在微博上后都流轉成了大眾媒體的新聞。正如新浪網總編陳彤所說:“現在很多媒體人都把微博作為獲取信息的一個來源,名人、專家也愿意通過微博來發言、發聲,新聞的一些基本模式確實改變了?!盵3]值得注意的是,當娛樂圈出現某一熱點事件或話題,微博引用率大幅增加,也許在當面采訪無法實現時,微博就成了記者獲取相關資料較為可靠的有效渠道。
微博改變報道時效觀時效是新聞的生命,尤其對于電視娛樂新聞來說,娛樂記者之所以被稱為“狗仔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要第一時間搶先獲得獨家新聞素材不惜采取非常規的守、堵、追的手段。但從內容分析數據來看,《新娛樂在線》中采用的微博內容多數是“前幾天”或是“無明確時間”,分別占到微博新聞總數的49%和32%?!缎聤蕵吩诰€》作為一檔日播節目,新聞報道中采用“當天”或“昨天”的微博內容僅占9%和10%。原因可能是,短短140字的微博很難單獨成為一則新聞,而且明星的微博內容更多的是其個人心情的表達,只有當這些散亂的、片段式的微博信息由于某個話題或事件串聯起來才構成一則“新聞”。而“無明確時間”的微博內容大多是將明星很久以前發的微博重新翻出來給最近的事件做補充與印證。微博由于字數受限,具有“短”和“快”的特點,微博上信息更新之快是傳統電視媒體無法步步跟進的,而且“在微博平臺上,一方能夠提供有價值的即時信息,另一方能從這些信息中篩選出對自己有價值的內容,這是微博得以發展的最重要的原因”[4]。從新聞報道的結構來看,《新娛樂在線》部分引用微博內容的新聞,74%是運用在新聞報道的主體部分。新聞主體是新聞事實詳細展開的主要部分,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背景陳述大多安排在這個部分,在這部分運用微博可以豐富新聞主體內容或補充新聞背景。微博很大程度上可以作為娛樂記者采寫新聞的線索來源、采訪渠道、新聞事實的補充或者報道由頭,但不能一味跟隨微博,淪為微博的二道販子。微博時代下,電視娛樂新聞報道光靠比拼信息量、時效性很難勝過網絡。大量及時的動態信息固然重要,但觀眾同時也需要更深入全面地了解事實。電視娛樂新聞要揚長避短,發揮優勢,要學會對微博信息進行深度挖掘,以深取勝,將報道做足、做大。微博擴充報道內容“微博是處于信息爆炸時代的媒介,其傳播的信息又極具碎片化的特點,能夠引起廣大用戶注意的只能是大家共同關心的公共事物,以及以娛樂圈明星為代表的八卦事物。”
在微博還未成為娛樂事件重要新聞源之前,明星八卦新聞出爐一般遵循以下模式:線人爆料,記者偷拍,當事人否認,再偷拍,再求證,當事人承認,新聞呈現。而微博的出現和火爆則改變了這一生產過程。作為娛樂主角的明星們熱衷于通過微博大曬個人隱私,分享工作、生活、心情,即使娛樂記者和狗仔隊們日夜蹲點也未必能獲得如此豐富的信息,而且相比那些八卦雜志“信不信由你”地捕風捉影而言,微博也更顯得“證據確鑿”。因此,對于娛樂新聞報道來說,明星八卦緋聞隱私之類的微博內容也較容易進入電視媒體的鏡頭?!缎聤蕵吩诰€》節目中采用的微博內容主要集中在“誤會、傳聞、事故等與澄清”、“明星情感家庭”、“明星日常生活”這三塊,分別占微博新聞總數的38%、25%和23%。這些內容大多屬于明星私人生活領域的隱私內容,明星、公眾人物更愿意通過微博信息,而較少或者拒絕接受新聞媒體的采訪,依靠傳統的新聞采寫方式很難達到目的。微博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消息平臺,充當了明星和媒體、粉絲之間的溝通媒介。娛樂明星們也愿意在微博上有選擇地、主動地曬出自己的日常生活情況、素顏私照、部分隱私,一方面也使得娛樂記者更容易獲得需要的素材,另一方面明星們利用微博塑造一個更“日常真實”和“獨具個性”的形象以贏得更多的粉絲關注。相比之下,構成以往傳統媒體娛樂報道的主要內容———明星演藝活動信息的微博內容并沒有成為《新娛樂在線》采用的主要內容,僅占到7%。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微博為傳統的電視娛樂新聞報道豐富了報道內容與領域,提供了更多可供選擇的報道主題與素材。結論與建議借力微博但不能過度依賴。微博為記者提供了更快捷、更方便、更有效的采寫渠道,讓娛樂記者有更多新聞來源,讓娛樂新聞更有料可報。但是否這就意味著微博可以取代傳統的信息渠道與生產模式呢?不管信息傳播方式如何先進,獲取信息如何方便,新聞的本質———探尋真相是不能改變的,傳統的新聞專業生產能力在微博時代依然十分重要。傳媒人切不可過度依賴微博,喪失作為記者的“四能”———能想、能走、能寫、能聽,絕不能機械地將微博內容照單拿來,簡單拷貝,而必須經過調查了解,找到最初信源或當事人,讓事實說話。對于微博上的信息,哪些線索可追蹤、可深挖、可解讀、可傳播,最終還是需要依靠專業的新聞價值標準去評判。運用微博不能丟電視媒體之本。電視娛樂新聞報道中采用微博內容更多的還是運用文字+圖片的形式,而電視的優勢在于它的可視性,把記者的采訪過程直接呈現在電視屏幕上。
電視鏡頭呈現的一個姿態、一種異樣的語氣語調或者意味深長的面部表情這些細節,微博再詳細也無法做到一一呈現。鏡頭記錄能給新聞報道帶來形象性、直觀性,若對明星的采訪變成對明星微博文字的復述將會大大削弱電視媒體的優勢,甚至喪失本該呈現在鏡頭前的更多的信息。信息把關、梳理、整合是關鍵。有微博研究者認為,門戶網站對傳統媒體(報紙雜志)的沖擊是基于“時間優勢”,而微博對門戶網站的沖擊是基于“在場優勢”。因為發表權的釋放,使得微博上的每一個用戶都成為“個體在場直播人”,這是微博最大的魅力和最大的威力所在。盡管微博的“人人在場、人人發言”的優勢傳統媒體無法實現,但傳統媒體依然擔負著把關辨析信息真偽的主要職責。首先,微博快速功能是以壓縮信息審核的時間為代價的,新聞的真實性、準確性難以得到保障。對于需要持續曝光的娛樂圈來說,微博成了絕佳的炒作平臺,不排除有明星主動在微博上信息是出于特定的目的。其次,微博的個人化、裂變化特征造成每天微博動態的頻繁更新,造成信息的“瞬時化”和“碎片化”:一些新聞只能支離破碎地展示新聞事件的各個片斷,很難全面深入地體現新聞事件的本質。微博的這些特點使得電視等傳統媒體更要著力將重點放在解釋新聞、深入調查、還原全貌上。電視娛樂新聞報道應將明星微博上的碎片化、片段化的信息結合電視媒體的優勢加以梳理和整合,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新聞能力?!霸诰唧w的新聞操作中,微博上線人無處不在,爆料隨時隨地,正成為傳統媒體日趨重要的信息來源。
追隨微博上的熱點成為基本新聞操作,傳統媒體在時效性上退居二線,梳理信息、加以辨析,強化深度、注重解讀,處理好新聞的第二落點將成為主要應對策略?!盵6]電視娛樂新聞要改變以往以單純求新、求快的動態新聞為主的報道形式,而要力求將專題、深度等形式做好,將過去、現在以及未來可能發生的互有聯系的信息聯成一體,可將微博上分散的信息進行有機的整合構成一張信息網?!熬退阄⒉彩敲襟w;就算微搏,也是心跳;就算微薄,也是力量?!边@股“微力量”由于信息源豐富、傳播速度快、擴張力度強、影響力大,正改變著當今的媒體格局和傳統信息傳播模式。據《新浪微博元年白皮書》的統計:“截至2010年8月,共有466家主流新聞機構開通了新浪微博,其中包括118家報紙、243家雜志、36家電視臺和69家電臺。”傳統媒體開始有意識與微博等新媒體進行互動,但這種互動是雙向的,并不意味著誰要取代誰,電視媒體可以利用好微博這一新平臺,取微博之長,避微博之短,合作與雙贏是媒介融合的目的所在。
- 上一篇:網頁設計中視效藝術要素
- 下一篇:健美操課程開展狀況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