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流行現狀防制論文

時間:2022-06-19 06:36:00

導語:口蹄疫流行現狀防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口蹄疫流行現狀防制論文

【關鍵詞】口蹄疫流行

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FMD)作為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觸性傳染病,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廣泛流行。在國際貿易日趨繁榮、物資交流和旅游活動日益便捷的情況下,許多國家都有可能再度遭到口蹄疫的侵襲??谔阋邍乐匚:π竽翗I的發展,給牧區造成嚴重經濟損失,也可使對外貿易和旅游業遭受慘重損失。全世界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可達數百億美元,口蹄疫的暴發已經影響到國際關系、國家聲譽和經濟發展,在某些流行過程中病毒還可發生變異,也給防控和消滅口蹄疫帶來困難。進一步了解其病毒的本質和流行規律、病源及傳播方式、臨床表現及防制措施等對該病的控制有著現實意義。本文對其國內外的研究做一綜述,為口蹄疫的防治工作提供基礎依據。

1口蹄疫流行狀況

口蹄疫俗稱口瘡、蹄潰、鵝口瘡。是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觸性傳染病。國際獸疫局(OIE)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國際動物衛生法典中將其列為18種A類家畜傳染病之首。該病以病毒為載體,傳播速度快,途徑廣,易感畜幾乎100%發病,死亡率雖然只有2%~3%,但除動物死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外,患病期間和患病后其肉、奶產量下降及種用價值喪失也可造成較大損失。口蹄疫于1514年首次在意大利發現,之后時有暴發流行,且多在冬春季節,夏季很少。最近幾年,口蹄疫在全球范圍內傳播甚廣,歐、亞、非和南美的一些國家和地區成為口蹄疫的重災區〔1〕。1999年全世界有近40個國家和地區發生了口蹄疫。2000年韓、俄、蒙、日、南非等國家和我國臺灣均發生口蹄疫。2001年,口蹄疫在英國卷土重來,并在歐洲廣泛蔓延,給英國造成約90億英鎊的經濟損失。我國是口蹄疫的老疫區,建國前的半個世紀口蹄疫總的流行情況是農區少發,牧區多發,沒有停止過,有時是大流行。建國后口蹄疫曾發生4次大流行。近年來,隨著我國畜牧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口蹄疫暴發流行的危險性也相應增加。

2病原和傳播方式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該病毒屬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單股DNA病毒,等面體對稱,無包囊,是最早發現的引起人和動物發病的病毒。分為7個主型:O、A、C、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和亞洲1型。其中以O型和A型分布最廣,危害最大。各型產生相似的癥狀,僅僅在實驗室能夠將其區分。型間不能交互免疫,即便是同一血清型的病毒,其不同分離株的抗原性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各型內又可分為多個亞型,目前已鑒定的亞型有65個〔2〕。病畜發熱期,其糞尿、奶、眼淚、唾液和呼出氣體均帶有病毒,以后病毒主要存在于水皰和淋巴液中。病愈康復的動物可長時間攜帶病毒??谔阋卟《径玖軓姡迈r水皰液經500倍至50萬倍稀釋接種易感動物仍可致其發病。對外界抵抗力較強,耐干燥、寒冷;但怕酸、堿、熱,加熱85?℃以上100?min即可殺滅??谔阋卟《究赏ㄟ^接觸、空氣、食物等途徑進入易感畜損傷的皮膚粘膜、呼吸道、消化道而引起發病。主要易感對象是豬、牛等大型偶蹄獸類,鼠和家兔也是高發種群。人因接觸口蹄疫病畜及其污染的毛皮或誤食病畜的奶、肉也可感染,但很少見到典型病例,且目前從人身上分離得到的病毒株多為O型,其次是C型。此外,人可把病毒傳染給畜類,而人與人之間極少相互傳染。這一點不同于豬水皰病(SVD),豬水皰病對人有較強的傳染性〔3〕。

3臨床表現

31動物

豬、牛等感染口蹄疫后,其典型癥狀是發熱和在口腔粘膜、乳房以及蹄部皮膚上出現水皰。病程可呈良性、惡性或并發癥性經過。新生幼畜則表現為無鵝口瘡性的急性和亞急性心肌炎經過,通常以死亡結局〔4〕。口蹄疫的急性過程可分為潛伏期、前驅期和臨床期。潛伏期為幾天至半個月不等,通常為2~7?d。潛伏期是口蹄疫病毒在侵入部位及體內擴增的階段。前驅期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減退,體溫升高和奶產量減少。臨床期出現典型的水泡,并逐漸融合破潰,呈鮮紅色的糜爛面。此時體溫升高,步態緊湊或者跛行,脈搏和呼吸次數劇增,產奶量下降、動物體質變差〔5〕。惡性口蹄疫最重要的是心臟活動遭受破壞,往往最后因心肌衰竭而迅速死亡。口蹄疫的并發癥主要是在患部組織上出現細菌性的化膿-壞死過程。病期延長者可出現心臟病、內分泌病(胰腺、腎上腺等疾患)和不育癥。

32人體臨床表現

人體感染口蹄疫后,經過2~18?d的潛伏期,表現為突然發病,初期癥狀類似流感〔6〕。2~3?d后,口、咽及指、趾部可出現水皰,愈后不留疤痕。重者可并發胃腸炎、神經炎以及皮膚、肺部的感染。一般病程不超過1周,預后良好。

4防治措施

口蹄疫的防治措施是一種國家行為,每個國家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預防、控制和撲滅措施。預防口蹄疫的主要措施:(1)禁止從口蹄疫疫區進口動物及其產品,并加強入境動物及其產品的檢疫〔7〕。(2)定期、詳細的動物疫病報告記錄,建立疫情報告制度。(3)嚴格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保存和使用。(4)在消滅口蹄疫后不再進行免疫接種,以防由于疫苗原因引起口蹄疫的暴發和流行。(5)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如搞好飲食衛生,畜肉煮熟煮透后食用等??刂茡錅缈谔阋叩闹饕胧?〕:(1)封鎖疫區,撲滅病畜和同群易感動物,進行無害化處理。(2)禁止疫區內的動物及其產品向外流動,嚴格車輛、人員及貨物的出入消毒制度。(3)燒毀或深埋疫點的畜產品、飼草、墊料,用1%~2%的福爾馬林對疫區的畜舍及其附近進行徹底消毒。(4)對疫點周圍(10km)、控制動物移動區(20km)和監測區(50km)內,進行嚴格的疫情普查和檢疫,對于檢出陽性者和污染的動物產品全部撲殺銷毀。(5)對監測區以外與流行病學相關的區域進行嚴格的血清學和臨床調查與監測,查清撲滅疫源。(6)選用與當地流行毒型相同的疫苗對疫點周圍一定范圍內的易感動物進行接種??谔阋咭呙缈捎行ьA防其暴發流行。該疫苗在1925年即研制開發成功,但直到1940年在技術上突破后才得以投入批量生產〔9〕。傳統的口蹄疫疫苗包括弱毒疫苗和滅活疫苗。新型疫苗的研究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但至今尚未投入應用。目前探索的新型疫苗有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表達疫苗、活載體疫苗、DNA疫苗等??谔阋咭呙绲拿庖叱掷m期都在6個月以內,疫苗毒株和流行毒株抗原性不同,免疫持續期亦不同,抗原差異越大免疫持續期越短〔10〕。

5結語

我國農業部、衛生部、外貿部、商業部聯合頒發的《肉品衛生檢驗試行規程》中對口蹄疫患畜的肉尸處理有明確規定:“體溫增高的患畜肉尸,內臟及副產品高溫處理后出場;體溫正常的患畜、其剔過骨的肉尸和內臟經產酸無害化處理后出場”。一個國家控制口蹄疫方法的選擇取決于口蹄疫的狀況和受侵害危險的大小,采取各種方法消滅流行性的口蹄疫以達到無口蹄疫的狀態是可行的??谔阋叻乐喂ぷ魇巧婕皣衣曌u和畜牧業安全生產的大事,必須引起各級政府部門、養殖單位和畜主的重視,貫徹口蹄疫防治措施有力、撲滅疫情迅速、消滅疫病成果鞏固,是檢驗國家防疫體系控制能力、防疫制度效能的試金石。

【參考文獻】

〔1〕MoonenP,SchrijverR.Carriersoffoodandmouthdiseasevirus:areview[J].VetQ,2000,22(4):193-197.

〔2〕雷連成,陳偉,韓文瑜,等.家畜口蹄疫研究進展[J].中國預防獸醫學報,2001,(7):316-319.

〔3〕GiraudoAT,BeckE,StrebelK,etal.Identificationofanucleotidedeletioninpartsofpolypeptideinindependentattenuatedaphthovirusstrains[J].Virology,1998,79:1911-1921.

〔4〕AndersonJ,MackayD,DonaldsonA,etal.Footandmouthdisease(口蹄疫)2002[EB/OL].AVIS口蹄疫,(Copyright2002,AVISConsortium.),/avis口蹄疫/.

〔5〕龔團蓮,孫立杰,毛景東,等.口蹄疫研究概述[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1,4(16):393-396.

〔6〕KnowlesN,DaviesPR,HenryT,etal.EmergenceinAsiaoffootandmouthdiseaseviruseswithalteredhostrange:characterizationofalterationintheAprotein[J].JVirol,2001,75(3):1551-1556.

〔7〕劉在新,謝慶閣.口蹄疫防制技術的研究和發展[J].中國獸醫科技,2001,(5):18-21.

〔8〕盧曾軍,劉在新.口蹄疫病毒研究概況[J].中國獸醫科技,2003,2(33):69-74.

〔9〕鄭敏,金寧一,魯會軍,等.O型口蹄疫病毒VP1嵌合基因的構建及原核表達[J].中國獸醫學報,2005,25(6):561-563.

〔10〕王寶琴,張永光,王小龍,等.口蹄疫V結構基因P1的克隆與植物雙元表達載體的構建[J].畜牧與獸醫,2005,37(9):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