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草揮發油化學成分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9 11:10:00
導語:荔枝草揮發油化學成分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儀器與材料
美國Agilent5973N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荔枝草采自廣西崇左市,經廣西中醫學院藥學院劉壽養副教授鑒定為SalviaplebeiaR.Br.。無水乙醚、無水硫酸鈉(均為分析純)。
2方法與結果
2.1揮發油的提取荔枝草地上部分晾干后剪碎,稱取50g,用揮發油提取器按常規方法水蒸氣蒸餾提取至揮發油量不再增加。用無水乙醚萃取,取乙醚層用無水硫酸鈉干燥過夜,揮去乙醚,得到有特殊香味的黃色油狀液體,得率為0.19%。
2.2氣相色譜-質譜測定條件
2.2.1氣相色譜條件色譜柱HP-5MS毛細管柱(30m×0.25μm,0.25μm);進樣量0.5μl;載氣為氦氣,流速1.0ml/min;柱初溫70℃,保持3min,以5.5℃/min速率升溫至180℃,保持4min,再以8℃/min速率升溫至280℃,保持2min。分流比10∶1;倍增器電壓1294v;接口溫度280℃。
2.2.2質譜條件電離方式EI;電子能量70ev;離子源溫度230℃;掃描質量范圍:40~550amu。
2.3化學成分分析樣品不經處理直接進樣,按上述測定條件進行GC-MS分析鑒定,所得色譜和質譜信息經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進行自動檢索和人工檢索、對照和解析,鑒定荔枝草揮發油中的化學成分,從中共分離出103個離子峰,鑒定其中42個化合物,用面積歸一化法確定了各成分的質量分數,已鑒定化合物占揮發油總量的82.65%。結果見表1。
表1荔枝草揮發油化學成分分析結果(略)
3討論
由表1分析可知,荔枝草揮發油中化學成分以萜類化合物為主,特別是倍半萜烯及其含氧衍生物,主要化學成分是β-桉葉醇(22.55%),γ-桉葉醇(10.91%),(-)-去氫白菖蒲烯(7.40%),沉香螺醇(5.41%),β-杜松烯(4.78%)。唇形科的許多植物都含有豐富的揮發油,而且其中的化學成分特別是萜類化合物有廣泛的生理活性,因此荔枝草揮發油的藥理作用也很值得我們深入研究,這些研究必將為荔枝草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9:6193
[2]田代華.實用中藥辭典,下卷[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301.
[3]謝英彪.二草湯治療急性尿路感染64例療效觀察[J].時珍國醫國藥,1999,10(4):274.
[4]裴云萍,吳正紅,方蕓,等.荔枝草及復方荔枝草提取液體外抑菌實驗[J].江蘇藥學及臨床研究,2001,9(3):6.
[5]郭仁永,李玲,郝洪.荔枝草止咳平喘作用的研究[J].國醫論壇,2000,15(4):41.
[6]劉旭杰,李玲,郝海鷗.荔枝草的祛痰及抗組胺作用[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3,24(19):1776.
[7]劉慶增,王金蘭.近年來日本對中藥藥理作用研究的一些進展[J].中藥藥理與臨床,1988,4(2):50.
[8]蔣毅,羅思齊,鄭民實.荔枝草活性成分的研究[J].醫藥工業,1987,18(8):349.
[9]翁新楚,谷利偉.荔枝草化學成分的分離和結構鑒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煙臺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版),1997,10(4):305.
[10]翁新楚,曹國鋒.荔枝草抗氧化性能的研究[J].中國糧油學報,1998,13(2):25.
[11]王斌貴,王以群,張穎,等.荔枝草的抗氧化效能[J].中國油脂,1997,22(6):40.
【摘要】目的分析荔枝草揮發油的化學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荔枝草揮發油,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分析鑒定其化學成分。結果從荔枝草揮發油中分離出103個離子峰,鑒定其中42個化合物,占揮發油總量的82.65%。結論荔枝草揮發油的主要化學成分是β-桉葉醇,γ-桉葉醇,(-)-去氫白菖蒲烯,沉香螺醇,β-杜松烯,為荔枝草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關鍵詞】荔枝草揮發油化學成分氣相色譜-質譜聯用
]
- 上一篇:千金婦炎舒治療盆腔炎分析論文
- 下一篇:陳香露白露片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