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認識老年病進行科學護理論文

時間:2022-05-18 11:58:00

導語:明確認識老年病進行科學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明確認識老年病進行科學護理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老年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心理特征;護理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人的壽命正在逐漸延長,人口老齡化趨向明顯、隨著年齡的增長,器官結構發生變性,功能衰退、生理特征、心血管系統心包脂肪增多心內膜進行性增厚、呼吸系統呼吸肌進行性衰退,肺組織生理性彈性減退、泌尿系統腎功能常由于腎動脈硬化、其他肌肉松弛,骨質疏松輕易引起骨折和關節炎、一個人出生到成熟,以至衰老,他的心理活動不是固定不變的、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必須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狀態、生活環境護理、個人清潔衛生、營養和飲食護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用藥護理等,具體請詳見。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的壽命正在逐漸延長,人口老齡化趨向明顯。因此,老年人的保健及疾病防治工作應引起重視,高質量的護理,也有助于保護老年人的健康,減少病殘,延長壽命?,F分析老年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并闡述相應的護理辦法。

1老年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人的衰老是一個生理發展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器官結構發生變性,功能衰退。由于年老后,生活環境、社會地位、經濟條件的變化還可能形成老年人特有的心理狀態,這些機體的衰退和健康的心理因素都是造成老年人輕易患病的主要原因。

1.1生理特征

1.1.1心血管系統心包脂肪增多心內膜進行性增厚,心肌內動脈血管內膜類脂質沉著,形成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另外,心臟的起搏和傳導系統亦有變化導致心率變慢心排出量下降,冠狀動脈血流減少,在應激情況下亦出現,心功能不全。這些變化都是老年人易患心腦病非凡是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基礎。動脈硬化亦常累及腦動脈,以至發生腦血管意外,

1.1.2呼吸系統呼吸肌進行性衰退,肺組織生理性彈性減退,肺泡膨脹,毛細血管受損,肺活量減少,殘氣量增加,氣管黏膜纖毛上皮細胞脫落,咳嗽反射功能遲緩,氣管內分泌物不易排出,加上免疫功能降低,因而及易發生繼發感染,累及肺組織,甚至造成嚴重的呼吸衰竭。

1.1.3泌尿系統腎功能常由于腎動脈硬化,腎小球濾過減少,造成肌酐清除率下降(正常值為120mL/rnin,85歲時降低至60mL/min-70mL/rnin)、血尿素氮增高。

1.1.4消化系統除對脂肪蛋白質糖類的代謝功能延緩外,各種消化腺的分泌功能,消化管的運動功能均有減弱,故老年人輕易發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或腹瀉。

1.1.5其他肌肉松弛,骨質疏松輕易引起骨折和關節炎。因營養吸收障礙造成貧血。內分泌代謝紊亂,輕易造成水和電解質平衡失調。細胞上胰島素受體和胰島素結合能力降低,常伴有外周組織對胰島素反應降低,造成血糖升高,輕易誘發糖尿病。免疫監視功能減弱,對自身組織的耐受性也會受到破壞,這可能是老年人癌癥發病率較高的原因之一。

2心理特征

一個人出生到成熟,以至衰老,他的心理活動不是固定不變的,而隨著腦的機能,非凡是隨著他所處的生活條件從事實踐活動的變化而變化。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一般是由各行各業的工作崗位上退休下來的,他們在青年和壯年期,都擔負著一定的職責,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因此,一旦離開工作崗位,會因年老失去職位而感到空虛,又會因破壞了長期形成的生活規律和習慣而感到很不適應;在家庭中也可能因喪失配偶、好友或和子女分居,缺乏照顧而感到孤獨悲傷,患病時憂慮及焦慮心情非凡明顯,經常擔心自己的健康,常因一些日常小事而發脾氣。在自我意識方面,老年人總認為自己年齡大了,不中用了,自憐自棄,對年輕人既認為他們是祖國的未來,是事業的接班人,但又對他們不服氣總認為自己知識多、經驗豐富。不能自制,性情固執、怪僻任性、觀察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均有所下降。

3護理

3.1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必須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狀態,對待老年病人態度要親切、關心、體貼、誠懇、言語暖和。尊重他們,不要用床號代替姓名,不要勉強老年人改變他們長期形成的習慣和嗜好。經常向他們講解創建和諧社會奔小康中的成就,介紹報刊登載的有關社會上長壽老人的生活經驗和防止衰老的辦法,使他們既熟悉到衰老是一生中生理發展的必然過程,又懂得延長壽命的科學方法,從而對恢復健康樹立信心。

3.2生活環境護理根據老年病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應布置一個和之相適應的舒適平安、恬靜、防止各種噪聲生活環境。夜間睡眠時,室內最好保持有弱光,以防夜間病人起床時發生意外。病床應低些便于老年病人下床。地板應平坦、干燥、防滑處理、以防病人摔跤。病人床上被褥要輕,衣著鞋襪要適宜。

3.3個人清潔衛生老年人皮下脂肪減少,表面小動脈硬化,汗腺萎縮,分泌減少以致皮膚干燥、脆薄、有皮屑起皺紋,易于破損、干裂,而引起感染。故老年人天天應用中性肥皂擦洗皮膚,并給涂以油脂,受壓局部給予按摩以增進血液循環預防壓瘡。對某些老年病人生活習慣較懶散,護理人員應協助和督促他們更換衣服、洗腳、剪指(趾)甲,注重個人衛生。

3.4營養和飲食護理牙齒是對食物進行機械加工的器官。老年人常有牙齒脫落或有齲齒、咀嚼不便,應給予軟食并應指導注重飲食的均衡。老年人基礎代謝降低,運動量低于年輕人,每日的熱量攝入應相應減少,蛋白質以豆、肉、魚、蛋、牛奶等為主,脂肪供給以淀粉為主,并應多食含維生素、鉀、鈣、水果和蔬菜,鈉鹽入量天天不要超過10g。為增強腸腔運動機能,應給病人適當增加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少食脹氣的食物。在烹調方法上,要注重色、香、味,照顧到病人的口味,習慣和喜好。在進食時應指導病人細嚼慢咽,咀嚼時避免講話,防止因空氣進入而引起哽噎,每頓飯不要過飽,最好少食多餐。吸煙和過量飲酒對老年人不利,囑病人戒煙酒。

3,5適當活動老年病人因機體功能衰退,往往好靜不好動,非凡是住院時間較長的慢性病病人,在疾病恢復期,護理人員應勸導病人進行功能練習,宜根據病人的喜好,組織他們在室內外散步、下棋、打拳。并進行指導以增進其身心功能。對一些久病臥床的病人應經常給予被動運動,如更換臥位,活動肢體,以保持血液循環通暢和肺部呼吸通暢及防止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

3.6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老年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和感覺系統功能降低,機體反應不敏感,對疾病的痛苦反應不明顯,有時病理改變嚴重,自覺癥狀稍微、不典型,在出現兩種以上的疾病時,一種疾病有可能被另一種疾病所掩蓋。因此,護理人員必須把握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征,善于觀察及早發現并發癥,及時注重病情變化。在詢問病史時,老年病人由于耳聾記憶力差,而回答病史含糊、主訴不明確,因此護理人員要仔細觀察病情,協助診斷。

3.7用藥護理應根據老年病人的用藥史,慎重用藥,密切注重藥物過敏反應,非凡是對慢性病病人因為用藥品種多、劑量大、時間長,加之本身肝腎的吸收、排泄功能減退,所以要非凡注重藥物過敏的發生。據統計老年人發生藥物反應的人數是一般成年人的2倍多,因此用藥必須慎重,對老年病人可先給予略低于成人的治療量,然后根據病人的反應,調整藥量,發現有藥物不良反應時應立即報告。輸液時應注重輸注速度,并定時記錄出入量,必須注重病人的心、肺、腎功能情況,防止發生肺水腫。

3.8加強預防保健及護理咨詢老年人由于機體不同程度的衰老性改變,輕易患病,故醫護人員在病人住院期和出院后均應向病人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指導,使他們了解引起疾病的原因和預防辦法,只熟悉到有規律的生活起居、適當的運動、合理的飲食和禁戒煙酒等對增進機體功能、防止動脈硬化的重要性,并進行預防保健知識的宣教,為老年人服務。

總之,老年醫學已作為醫學的一個分支,在世界各國有了很大的發展,做好老年病人的護理也是創造和諧社會一個重要的部分。護士應學習有關老年醫學基礎理論,分析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把握老年病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和治療辦法,只有這樣才能科學、正確和有效地進行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