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隱丹參酮對淋巴細胞藥理作用
時間:2022-01-19 08:56:00
導語:探析隱丹參酮對淋巴細胞藥理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了解隱丹參酮對正常SD大鼠和膠原性關節炎大鼠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方法采用雞II型膠原誘導大鼠膠原性關節炎模型,采用MTT法檢測LPS誘導的脾臟B淋巴細胞、ConA刺激的胸腺T淋巴細胞增殖反應。結果隱丹參酮體外用藥,低濃度時對正常SD大鼠的淋巴細胞增殖反應具有促進作用,隨著濃度的升高開始出現抑制作用;隱丹參酮低濃度時對膠原性關節炎大鼠ConA誘導的胸腺細胞低下的免疫功能具有增強作用,高濃度時對LPS誘導的脾細胞亢進的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結論隱丹參酮對正常大鼠的免疫功能具有濃度和機能依賴性的雙向免疫調節作用,對膠原性關節炎大鼠異常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關鍵詞】隱丹參酮;淋巴細胞;膠原性關節炎;大鼠
隱丹參酮(cryptotanshinone,CT)是從中藥丹參中提取的單體化合物,有明確的化學結構(C19H20O3,Mw296.35)。
丹參作為一種傳統中藥在我國沿用已久,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清經除煩的功效,主治冠心病、心絞痛、心煩不眠、月經不調等癥。研究表明,隱丹參酮對角叉菜膠引起的大鼠足跖腫脹、對蛋清引起的大鼠急性關節腫等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本文主要觀察了CT對正常SD大鼠和膠原性關節炎(collageninducedarthritis,CIA)大鼠胸腺T淋巴細胞、脾臟B淋巴細胞增殖反應的影響。
一、材料與儀器
1.1動物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體質量(160±20)g,安徽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皖醫實動準第01號。
1.2藥物與試劑隱丹參酮(CT),批號:050428,由中山大學藥學院提供;卡介苗,每支50mg,上海生物制品所生產;雞II型膠原(CII),上海本草生物醫學研究所產品;DMEM培養粉,美國Gibco公司產品;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A,ConA)、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美國Sigma公司產品;二甲亞砜(DMSO,分析純),天津市光復精細化工研究所產品;溴化3(4,5?捕?甲基噻唑2)2,5?捕?甲苯基四氮唑(四甲基偶氮唑藍,MTT),美國Sigma公司產品。
1.3儀器Napco6100型CO2培養箱(美國杜邦公司產品);GL20A全自動高速冷凍離心機(湖南儀器儀表總廠離心機廠);EL301stripreader(美國BioTeK公司)。
二、方法
2.1藥物的配制CT先用無水乙醇溶解,再用無血清的DMEM培養液配制所需的5個濃度。刀豆素A(ConA),脂多糖(LPS)分別用無血清的DMEM培養液配制。
2.2大鼠CIA模型的建立將CⅡ溶于0.1mol?L1醋酸中,在4℃下攪拌使之充分溶解,質量濃度為2g?L-1,置4℃冰箱過夜,再將滅活的卡介苗置于液體石蠟中,配成0.5g?L-1的完全弗氏佐劑,將二者等體積混合、乳化,制成CⅡ乳劑。將該乳劑于大鼠的右后足趾皮內注射0.1ml致炎,第7天尾根部近1/3處和背部3~5點皮內注射該乳劑0.1ml作為激發注射。
2.3胸腺T淋巴細胞,脾臟B淋巴細胞增殖功能測定(MTT法)分別取正常大鼠和致炎后35dCIA大鼠,無菌取胸腺和脾制成淋巴細胞懸液,調整細胞至終濃度為1×107/ml,DMEM培養液培養細胞,在96孔培養板上每孔加入100μl細胞懸液,50μlConA(終濃度5μg/ml)或LPS(終濃度6μg/ml),50μl不同濃度的CT(0.1,1,10,100,1000μg/ml)培養48h,終止培養前4h加入20μlMTT(5mg/ml),繼續培養4h后加入150μlDMSO終止反應,酶標儀檢測(490nm)吸光度(absorbance,A)值,結果以3個復孔A值的均值表示。
2.4統計學處理實驗結果以±s表示,組間差異性比較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計算。
三、結果
3.1CT對正常大鼠脾細胞和胸腺細胞增殖影響
由表1可知,LPS誘導的脾臟B淋巴細胞和ConA刺激的胸腺T淋巴細胞增殖較正常對照顯著增強,差別有顯著意義(P<0.01);而CT不同濃度對其增殖表現出不同的效應,低濃度時進一步促進其增殖,1μg/ml時對B、T淋巴細胞增殖反應的促進作用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濃度的增高,出現抑制作用,100,1000μg/ml劑量組對LPS誘導的B淋巴細胞增殖有明顯的抑制作用,1000μg/ml劑量組對ConA誘導的T淋巴細胞增殖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分別與刺激劑誘導的正常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意義(P<0.01)。表1CT體外對正常大鼠ConA誘導的胸腺細胞和LPS誘導的脾細胞增殖反應的影響(略)
3.2CT對CIA大鼠脾細胞和胸腺細胞增殖反應的改善作用
由表2中可知,在CIA大鼠中LPS誘導的脾臟B淋巴細胞增殖反應較正常對照顯著增強;ConA誘導的胸腺T淋巴細胞增殖反應卻較正常對照組明顯降低,差別均有顯著意義(P<0.01);而CT不同濃度對其增殖表現出不同的效應,0.1μg/ml時對CIA大鼠低下的胸腺T淋巴細胞增殖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P<0.05),而高濃度時(100,1000μg/ml)對LPS誘導的B淋巴細胞增殖有明顯的抑制作用(P<0.01)。表2CT體外對CIA大鼠ConA誘導的胸腺細胞和LPS誘導的脾細胞增殖反應的影響(略)
四、討論
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種慢性、系統性自身免疫病。RA以關節滑膜炎為主要特征,表現在多種炎性因子的刺激下,關節滑膜細胞類腫瘤樣無限增生,對關節軟骨、骨造成進行性破壞,最終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wWw.gWyoO
到目前為止,RA的致病原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清楚。近年的研究發現RA的免疫應答是一個免疫調節網絡,當抗原被提呈后,T細胞激活發生增殖和分化,不同的T細胞亞群及單核細胞分泌不同的細胞因子。這些細胞因子環境、抗原接觸情況和人類白細胞抗原基因表型共同調節T細胞的分化、B細胞的成熟和抗體合成、抗原抗體反應以及細胞免疫的獨特應答。這些細胞分泌的正性調節細胞因子、炎性介質以及自身抗體使自身組織受到攻擊,產生自身免疫。本研究通過體外實驗觀察到CT低濃度時對正常SD大鼠的淋巴細胞增殖反應具有促進作用,隨著濃度的升高開始出現抑制作用,表明CT對正常大鼠的免疫功能具有濃度和機能依賴性的雙向免疫調節作用。本研究表明,CT對CIA大鼠異常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低濃度時(0.1μg/ml)對CIA大鼠ConA誘導的胸腺細胞低下的免疫功能具有增強作用,高濃度時(100,1000μg/ml)對LPS誘導的脾細胞亢進的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提示CT可能通過改善CIA大鼠異常的免疫功能而治療RA,其進一步的作用和機制有待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朱蕾,魏偉,鄭詠秋.白芍總苷對膠原性關節炎大鼠滑膜細胞的作用及機制[J].藥學學報,2006,41(2):166.
[2]徐叔云,卞如濂,陳修.藥理實驗方法學,第3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426.
[3]VanderBA,GeusensP,RausJ,etal.Theautoimmunepathogenesisofrheumatiodarthritis:roleofautoreactiveTcellsandnewimmunotherapies[J].SeminArthritisRheum,2001,31(3):160.
- 上一篇:開發區書記創先爭優活動點評
- 下一篇:班主任語文教育教學年終述職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