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管理對用藥的影響

時間:2022-05-17 10:52:46

導語:藥學管理對用藥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藥學管理對用藥的影響

藥學管理的實質在于不斷提高醫藥服務質量,將患者作為中心,根據患者病情及實際需要,為其選擇正確適宜的治療藥物,從而最大程度提高用藥效果,減少安全風險。本研究選取所在醫院藥學管理前后各500例患者,對其臨床用藥情況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6月后500例就診患者作為觀察組,男性253例,女性247例,年齡15~65歲,平均(46±3)歲。與此同時,選取2016年6月之前500例就診患者作為對照組,男性255例,女性245例,年齡15~65歲,平均年齡(46±3)歲。2組所選病例均滿足臨床用藥指征[1],且患者本人對用藥情況知情同意。納入標準:①無肝腎、心肺功能嚴重損傷者;②對用藥情況了解者;③能夠配合臨床診療工作者;④無惡性腫瘤疾病者。2組一般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排除方法:①合并明顯診療風險者;②多種原因導致中斷治療者;③合并精神類疾病或其他原因導致無法配合者;④用藥依從性較差者;⑤合并免疫系統、造血系統嚴重疾病者;⑥合并器質性病變者。1.3管理方法:對照組:本組患者就診期間未開展藥學管理,臨床相關工作人員根據常規管理規范,實施相關工作,患者取藥時,告知相關藥學知識。觀察組:本組患者就診期間,所在醫院已經開展系統性藥學管理,詳細操作方法如下:①管理組織:成立臨床合理用藥相關管理組織,如用藥管理委員會。制定詳細合理的用藥管理制度,并對合理用藥規范進行明確。對重要指示文件精神進行及時宣導,對患者就診病歷進行詳細分析即檢查,核對是否存在明顯漏洞或錯誤,反饋給相應部門后,結合整改意見進行改進。加強處方管理工作,規范用藥行為。②用藥制度:對常見治療藥物推廣及管理工作進行不斷完善,并對特殊藥物給予重點管理。根據相應制度,對藥品開展分類管理,并對藥物流通秩序進行有效整改。與此同時,對組織架構中所涉及到的執業行為進行有效規范,做好上層監督,為處方藥品管理提供便利,構建更為安全的用藥環境,促進臨床工作順利開展。③醫藥分離:為進一步強化藥品管理效率,要構建醫藥分離的管理形態。為此,醫院相關管理部門及管理組織應不斷適應醫藥體制改革需要,提高各項資源投入力度,創建醫藥分離模式,并對相應制度進行不斷完善。這樣一來,可對醫院內部現有收入架構進行整改,改變長期藥品收入為主的模式,從而制約不合理用藥現象,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便利條件。④藥師監管:在實際工作中,對藥師進行合理調配,加強對其監督及審核,從而有效提高用藥咨詢管理效率,促進臨床合理用藥。作為臨床藥師,要接受相應審核及監督,并在工作中發揮藥物檢測、評價職責。根據需要,對藥學管理工作進行適當整改,不斷完善藥學服務效率及質量,方便用藥的同時,也進一步減少藥物依賴性。1.4評價指標:對2組患者處方用藥滿意度評分進行對比,對比2組處方用藥不合理、處方用藥不適宜性事件發生情況,做好詳細統計及分析。其中,用藥滿意度評分滿分為100分,80分以上為滿意,80分以下為不滿意。主要對處方用藥認識度、用藥指導、用藥效果等做出評價。1.5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0.0軟件處理所涉及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值檢驗,以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滿意度評分對比:觀察組患者對處方用藥認識度、用藥指導、用藥效果的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0.585,10.327,11.027;P<0.01),見表1。2.2用藥情況分析:觀察組處方用藥不合理發生率(2.2%)、處方用藥不適宜性事件發生率(1.4%),低于對照組(9.4%、7.6%),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23,4.122,P<0.05),見表2。

3討論

以醫院臨床管理工作角度來看,藥品使用涵蓋整個患者就診過程,如診斷、治療、護理等,如何促進處方合理,需要對理論知識進行不斷深化,并在此基礎上行客觀觀察,方能形成相對完整的管理體系,為相關工作順利開展奠定基礎。藥學管理將患者作為中心,在工作中直接反映出相關人員工作信心及態度。從患者及醫院本身兩個角度對合理用藥進行分析,才能真正凸顯合理用藥的實際價值[2]。①對于患者而言,合理用藥要求為其提供藥效最好、性能最佳、造價最低的給藥方案,從而兼顧用藥治療安全性、有效性及經濟性。②對于醫院來說,開展系統的藥學管理,可促進合理用藥,而合理用藥后,醫院醫療現狀將得以轉變[3]。在提高醫學服務質量,完善制度建設,提高患者診療質量等方面具有顯著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對處方用藥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且處方用藥不合理發生率、處方用藥不適宜性事件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劉靜等[4]在其臨床研究中證實,開展合理用藥活動,并將PDCA循環模式應用在實際工作中,可不斷強化臨床工作效率,并在此基礎上減少用藥安全風險,對患者診療意義重大。綜上所述,通過對照試驗證實,開展藥學管理,并對處方藥物管理進行綜合改進,能夠保證臨床用藥安全性及有效性,對患者預后具有促進作用,為正確用藥提供有效指導。

參考文獻

[1]王米香.分析合理用藥的藥學環節管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27):130-131.

[2]王虹.醫院藥學干預管理對規范門診處方和合理用藥的影響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30(2):176.

[3]劉靜,茹愛忠,倪建峰.PDCA策略下醫院基本藥物制度推行對合理用藥的影響研究[J].中國藥事,2016,30(6):625-629.

[4]劉靜,茹愛忠,倪建峰,等.PDCA循環原理下醫院基本藥物制度推行對合理用藥的影響[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6,33(5):667-670.

作者:王麗娟 單位:汾西礦業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