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實踐對藥學人才培養的實踐
時間:2022-01-11 17:08:09
導語:臨床實踐對藥學人才培養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醫藥行業迅速發展,整個醫療體系對藥學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但隨著藥學人才的不斷輸入,藥師在臨床實踐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越發明顯。我國是個人口大國,現階段的藥師需具備臨床用藥的知識與技能,并且能夠與患者和其他醫護人員進行有效的交流與溝通。本文通過比較美國與我國的臨床藥學發展現狀,結合臨床實踐問題,明確我國目前的臨床藥學發展階段以及社會對藥師的需求,借鑒美國先進藥學教育,培養符合我國國情的藥學專業人才。
關鍵詞:臨床實踐;臨床藥師;藥學人才培養;體系建設;質量保障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醫療衛生體系也在不斷完善,與此同時,我國藥師面臨的臨床實踐問題也逐漸暴露。根據2011年印發的《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藥師的工作職責包括藥品采購供應管理,醫囑處方審核、參與藥物臨床治療、開展藥學查房、參與病例討論、處方點評、開展藥品質量監測、提供用藥信息與藥學咨詢服務等。但是我國臨床藥師在臨床實踐上仍有很大不足,首先從我國藥師臨床實踐內容方面看,臨床藥師的臨床藥學服務開展有待加強;其次從信息資源方面看,患者的臨床藥學服務有待改進[1];最后從體制規定看,自2015年明確《藥師法》作為研究項目到2017年正式啟動《藥師法》立法工作,再到2021年開展了第三輪《藥師法》征求意見,雖然有將相關法律立法提上日程,但仍沒有明確立法。在美國,由于其臨床藥學發展歷史悠久,美國的臨床藥師分布十分廣泛,在醫院工作的臨床藥師主要從事基礎的臨床藥學服務、配合醫師查房會診、制定合理用藥方案、直接對患者進行咨詢和追蹤患者用藥情況等。從實踐內容以及信息資源上看,美國藥師在整個醫療衛生服務系統中已受到高度認可,唯一不足的是藥師還沒有被確定與醫師具有等同醫療服務工作者地位,導致藥師通過提供服務取得收入的能力被束縛[2]。美國臨床藥學發展走在世界前端離不開它先進的教育模式--基于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設立的以6~8年學制為主的教育模式[3]。因此,積極借鑒美國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歷程,根據國內外臨床實踐的異同和我國的國情,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對我國臨床藥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中美臨床實踐的現狀
1.1中美臨床藥師崗位職責及存在問題
我國醫院對臨床藥師的認知程度低,重視程度不夠。雖然根據我國《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三級醫院臨床藥師不少于5名,二級醫院臨床藥師不少于3名,但是鮮有醫院能達到規定。傳統醫院藥學的工作重點是醫院藥品供應保障,隨著臨床藥師逐漸被人們重視,現代醫院藥學工作的根本和核心逐漸轉向以患者為中心,開展藥學服務。即便如此,我國現階段醫院藥學服務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藥師不能得到足夠的病患信息,并且沒有辦法追蹤記錄病患的用藥情況、藥師參與臨床工作比例低等。美國的臨床藥師主要從事藥學基礎服務,包括藥品采購、調配、發放和管理;藥學優化服務,包括藥物重整、藥品咨詢和處方審核;藥學增強服務,包括藥物監測、會診查房和藥品更換建議等工作[4]。美國臨床藥師對自身工作的定位十分清晰,但是臨床藥師的工作量繁重,藥師資源緊張,并且藥師又沒有取得與工作量相匹配的收入,這是美國目前存在的問題。對比兩國情況,從臨床藥師工作的內容上看,美國藥師明顯有著較高的權利和地位。因此,可以從美國臨床藥師的工作內容中找到突破口,改變我國臨床藥師的工作還處于初級階段的現狀,而其中臨床藥師與醫師以及患者之間的配合是關鍵。
1.2臨床實踐中醫生對臨床藥師的要求及矛盾
在我國的臨床實踐中,臨床藥師的工作定位不夠清晰,僅有部分醫生認為在特殊用藥或者面對重癥患者時需要臨床藥師的參與,而在這部分醫生當中能夠接受并遵從藥師建議更是少之又少[5]。大部分的醫生認為藥學專業主要培養從事藥品的研發、生產、加工、質檢、銷售和管理等工作的人才,如果僅把藥學專業的知識運用在臨床上還遠遠不夠。雖然近年來的藥學專業有所發展,無論是開設新的臨床藥學專業還是把臨床藥學作為一個分支進行教學,但由于其發展時間短暫,臨床藥師的能力仍然不能夠令人信服,并且因為臨床藥師接觸患者的機會很少,對病人情況不夠了解,這也是醫生對藥師不夠信任的一個原因之一。最終導致即便臨床醫生認為臨床藥師在藥物治療方面確實能起到作用,但是他們仍對臨床藥師有所排斥的局面。在國外,有很多的證據表明醫生與藥師正確的協作有利于醫療事業的發展。在發達國家,由于臨床藥師的發展歷史悠久,臨床藥學人才的培養體系比較完善,藥師可以給病患提供藥物治療服務,藥師與醫師分工明確,使得藥師與醫師之間產生一種相互協作和信任關系,醫師與藥師之間通過協議簽訂達成一致的臨床管理計劃,減少彼此間的矛盾,促進并鞏固了雙方的合作關系[6]。
1.3臨床實踐中患者對臨床藥師的要求及矛盾
患者在臨床用藥與藥品咨詢方面,對臨床藥師的工作持肯定態度,但是對于藥師的藥學服務并不太滿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藥師對自己的定位不夠清晰,以致在藥學服務方面有所欠缺?;颊哒J為臨床藥師在參與臨床查房會診以及健康教育方面的服務達不到他們的期望,其中藥師沒有辦法深入臨床以及主動服務意識低是很重要的原因[7]。這也表明了在藥師的培養過程當中,有關藥師的溝通交流能力和服務意識的培養還沒有被重視起來。而在美國,由于臨床藥師高度參與臨床治療并與患者直接接觸也引起了許多醫療矛盾,美國解決這一矛盾的方法是設定以患者為中心的“藥物治療管理服務”,此服務旨在提高醫師與藥師的相互協作、促進患者與醫師的交流、提高藥物治療效果和加強患者自我藥物管理意識[7]。研究表明“藥物治療管理服務”不僅提升了藥物的經濟效益,而且也獲得了患者的高度認可[8]。
1.4建立新培養模式的必要性和思路
在我國,受龐大人口基數及老齡化趨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與用藥需求提升、國家藥品戰略安全、醫藥產業經濟迅速增長等因素推動,藥學類專業人才在經濟建設與社會生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臨床藥師的工作局限性很大,臨床藥師的地位和權力較低,并且醫生認為臨床藥師的能力不夠,導致相互之間沒有辦法很好地配合;臨床藥師對自身的定位不清晰,溝通交流能力以及主動服務意識不足。以上問題表明我國藥學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不符,需要探索新的培養模式。因此,本文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設新的培養模式的思路,如圖1所示?;谏鲜鑫覈R床實踐存在的問題,針對各點找出解決方法。首先對于臨床藥師工作局限性大的問題,國家可以通過盡快出臺相關法律,明確藥師的權力和地位,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對于臨床藥師能力不足的問題,主要是前期藥學教育的缺陷,國家教育部門應該制定新的課程計劃,建設更具有針對性地專業課程,提升藥師的專業基礎知識;最后對于藥師自身職業素質低的問題,主要也是因為在前期教育中缺少灌輸職業精神的意識,各院??梢栽谠姓n程的基礎上增設新的人文課程,努力提高藥師的職業意識??偟膩碚f,我國要以建設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新的培養模式。
2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1合理用藥和患者雙核心的教學理念
從表1可以看出我國臨床藥學工作內容與美國的區別,通過對四個方面的工作內容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發現我國無論是在簡單的藥物服務還是臨床用藥治療當中,都表現出以藥品為中心的用藥服務;而美國更主要表現為以患者為中心的藥物服務。想要一下子實現從以藥品為中心到以患者為中心的轉變幾乎是不太可能的。原因如下:根據2018年中美兩國執業藥師人數統計發現,美國藥師總數超40萬,藥師人口密度達到12.4人/萬,中國藥師總數雖然有46萬多,但是藥師人口密度只有3.4人/萬。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用藥服務,意味著我國需要大量的藥師,很顯然我們現在還做不到這一點?;谝陨鲜聦?,我們可以先實行以合理用藥和患者為中心的雙核心服務模式,再逐漸過渡到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模式。因此我們要構建適當的教學模式來支持這一服務模式。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模式是以患者的安全為主,讓患者及其家屬參與到治療過程當中,自己做決策。在教學過程當中,要盡量將患者安全貫穿課程,再結合用藥知識,以此來實現雙核心的教學模式。
2.2完善藥學專業的課程體系
國外先進國家的臨床藥學教育學制都在5~8年不等,而我國臨床藥學專業本科教育多為4~5年。從課程設置來看最明顯的區別在于國外臨床藥學教育的課程設置更注重于醫藥融合類課程和臨床藥學技能與實踐,這也是國外臨床藥師深受信任的原因之一。為了改變我國臨床藥師的現狀,我們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課程體系重構:(1)提高藥師的服務質量,要求在做好基礎課程建設的同時,努力提升專業核心課程的質量,增加醫學相關課程[9]:例如人體/動物解剖學、臨床護理學、臨床診斷學等,美國課程設置的亮點就是在藥學基礎課程上開設大體解剖學、哺乳動物生理學、流行病學等醫學課程[10],這些課程也可適用于我國現階段的藥學發展。學生通過系統學習醫學知識,能更好的把藥學知識運用到醫學當中,改變傳統的藥學學習內容,使得在工作崗位上其他醫護人員及患者對藥師多一份的信任。(2)加強臨床藥師的工作和服務意識,需要各院校增加通識類課程的課程建設。例如開設人文課程[7]:醫學社會學、醫學倫理學以及醫患溝通技巧,以此提升學生服務意識,溝通能力具體課程名稱,提升學生服務意識,溝通能力等,可以升華學生的就業服務意識。
2.3建設基于雙核心的綜合性實踐平臺
在我國的臨床藥學人才培養過程當中,其臨床實踐是最為欠缺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在構建新的教學模式的同時,也要注重建立新的綜合性實踐平臺。首先針對合理用藥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任務驅動型實踐平臺,學習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學生需要學會在特定的背景下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以學生自主學習代替教師傳統教學,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和應用,從而提高學生合理用藥的能力;針對以患者為中心,積極構建開放性實踐平臺,打破學科壁壘,做到不同學科乃至專業知識的穿插,各院校應積極開放實驗室平臺,讓學生能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驗當中,并且加強不同專業學生,尤其是與臨床醫學學生之間的實驗交流,實現初階段的以患者為中心的實踐[11];最后,各院校應當拓寬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更好的實踐平臺。建立教學基地評估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綜合性實踐平臺的建立有利于臨床藥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在工作上能得心應手。
2.4健全質量保障體系和評價機制
2.4.1健全質量保障體系為了確保學生具備合理用藥的知識技能和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治療原則,我們需要建立質量保障體系。質量保障體系是一所學校能夠發展起來的基礎,它通過建立一定的規章制度把質量保證活動系統化、程序化,通過對教學活動的層層把關達到教學目的。如果沒有建立合理的質量保障體系,一來使教師教學散漫,二來使教學管理人員的工作無法進行,最終出現教學活動混亂,教學評價無處反饋的現象。建立質量保障體系要從四個方面出發,首先第一個方面應該明確教學質量目標,即明確我們想要培養出什么樣的人才;第二個方面要做好教學資源保障,學校要能夠給教師提供足夠的教學資源,才能讓教師保證學生的質量;第三個方面要加強教學過程管理,保證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業務水平;最后一個方面要做好教學質量監控,必要時可以組建質量監控小組,由教學以外的人員來監控教學過程。健全的質量保障體系能為教師的教學以及學校教學管理提供規范性操作,使得整個教學體系更加完整。2.4.2健全評價機制健全評價機制是當前市場環境下教育發展的要求,是提高教師素質的急切需要,是學校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健全評價機制,首先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形勢逐漸跟不上社會形勢,就會導致藥學人才培養與市場需要不匹配的局面,而且在沒有健全的評價機制的情況下,教師的綜合素質只會停滯不前,進步與否在沒有牽涉到自身利益的情況下顯得沒有那么重要,最后由于學校管理體系的不完整,使得學校管理混亂,人才培養將會出現很大的問題。因此,如何健全評價機制成了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第一,在教學方面建立教師自評、教師互評、師生互評,對好的方面給予肯定,對不好的方面進行批評并及時改進,這對教學提升有很大的幫助;第二,在教學管理方面,實行由上一級對下一級的評價以及同級間的相互評價,從而加強學校管理;最后在學校教育方面要通過畢業生就業評價來改革專業發展[12],專業創新應與社會發展相適應,淘汰舊的與社會發展不相容的專業不僅可以給市場提供人才,還可以為學校打造更好的口碑。
3展望
隨著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發展日益完善,醫藥健康理念也逐漸深入人們的思想,社會對臨床藥師的需求是可預見的。各大院校相繼開設臨床藥學專業,以滿足臨床實踐對藥學人才的需求,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臨床藥學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和規范,而中國雖然較晚開展臨床藥學服務,但是經過不斷的發展,我國的臨床藥學服務總體上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國通過不斷借鑒國外先進國家的優秀制度,逐漸完善自身的制度建設和制度保障。在臨床藥學教育方面,我國通過參考美國Pharm.D教育以及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教育,不斷探索符合我國社會需要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藥學教育。今后,我國臨床藥學服務應根據自身發展情況進行改革創新,逐步加大改革力度,爭取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作者:陳健敏 陳秋芬 章曉楠 陳煌 顏瑞佳 阮志鵬 單位:莆田學院藥學與醫學技術學院
- 上一篇: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模式及趨勢
- 下一篇: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水利工程投標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