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專業本碩博人才培養比較研究
時間:2022-09-10 03:06:51
導語:藥學專業本碩博人才培養比較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三個層次,通過對中日高校藥學專業本碩博三個階段的課程設置及培養目標的比較,希望建立一體化課程體系,推動本科生與研究生課程體系的整合與銜接,為藥學創新人才培養提供參考。
隨著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社會對于創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強烈。藥學是一門科技含量高、學科范圍廣、技術密集、應用性強的科學,是高新科技發展的重要領域和世界經濟競爭的焦點,我國高等藥學教育的發展面臨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國家“十三五”規劃及《中國制造2025》將制藥產業作為戰略新興產業進行布局,對藥學創新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目標。藥學創新人才的培養分為本、碩、博三個階段。以往的研究往往專注于某一階段,對于三個階段之間的關聯較少涉及。從創新人才成長的角度看,三個階段應是一個整體,這就要求我們不能忽視本、碩、博三個階段的連貫性與相互影響。在國外,許多著名高校在課程設置、實踐環節等方面都非常注重三個階段的協調,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分別選取日本日本東北大學藥學院與我國浙江工業大學藥學院,從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等方面入手,通過對中日高校本、碩、博三個階段的課程側重及銜接情況的比較,分析中日高校三個階段課程的不同銜接方式及對人才培養效果的影響,為藥學創新人才培養提供參考[1]。
一、人才培養目標比較
[2-4]伴隨著藥學教育改革,日本日本東北大學藥學院于2006年開始實施并設置4年和6年制的雙軌教育體系。4年制的創藥學專業主要培養從事藥物研究和新藥開發等人才,6年制的藥學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臨床醫學知識的醫藥復合型藥劑師人才。創藥學碩士研究生學制為2年,博士課程學制為3年,其培養目標是在本科課程基礎上獲得從藥物的制造到使用的堅實和寬廣的知識和技能,分為分子藥學專業和生命藥學專業。6年制藥學專業學生可以直接報考臨床藥學博士課程,學制為4年,主要培養具有獨立的先進新藥開發、臨床科學研究能力的優秀研究型人才。與本科階段人才培養目標的表述相比,碩士和博士階段更多強調在本科教育基礎上的專門化發展,更多的是強調進一步學習和參與學科前沿的創新性研究。浙江工業大學藥學院本科設置了藥學、藥劑、中藥、生物制藥及制藥工程(化學制藥)五個專業,其中,藥學專業主要培養從事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物制劑、藥物評價和管理等領域的高素質專門人才,使學生系統掌握藥學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能。碩士研究生分為學術、專業型及非全日制型研究生,學制為3年,其培養目標主要要求學位獲得者掌握扎實而系統的藥學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了解現代藥學的研究進展與動向;掌握相關的實驗技術和現代制藥工藝技術,可以進行開拓性內容的研究工作,具備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及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能夠勝任制藥工程領域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藥學專門人才。博士階段學制為3年,以培養研究生敬業精神、創新能力、人文素養為主要目標,掌握藥學及相關領域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系統深入的專業知識和研究技能,具有綜合運用相關學科知識、技能解決與本學科領域相關的科學問題的能力,能在科學和專業技術上做出創造性成果的專門人才,表明了本、碩、博三個階段知識掌握和相關能力高低的遞進性。
二、課程設置比較
[5]日本東北大學藥學院本科生每年招生80人,其中創藥學科60人,臨床藥學科20人,兩種學制的學生在3年級上學期結束后分開上課,90%以上的學生在本科畢業后選擇繼續攻讀碩士學位,10%的學生攻讀博士學位。浙江工業大學藥學院以2018年為例,本科生招生240人,碩士研究生178人,博士研究生17人,升學率為31%。如表1所示,兩所高校本科課程設置存在一些不同,在基礎課程方面區別不大。在專業課程方面,浙江工業大學缺少臨床醫學、臨床藥學及臨床醫院、藥局實習等相關教學。日本東北大學相較我國重理論學習,更傾向于實踐教學。與浙工大設置的本科生16周畢業論文研究相比較,日本東北大學安排了三個學期即一年半的本科畢業論文研究,主要培養學生動手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碩士、博士階段的有效銜接奠定了扎實基礎。同時,與本科階段比較,碩士階段更強調專業化,重點培養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尤其在博士階段淡化了課堂教學,學分要求并不是強制性的,博士生通過參與實驗室的科研活動及科研項目可以達到學習和培養能力的目的,旨在培育藥學領域的高端科學研究人才,強調對綜合型、復合型、國際型領軍人才的培養。浙江工業大學藥學院碩士、博士階段課程學習,與本科階段相比課程設置相似性較大,主要差別在學習深度上。
三、結束語
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是藥學高等教育的三個層次,協調三者之間的關系是提高創新人才培養的質量與創新型國家的建設的關鍵。經過比較研究發現,日本各階段的實踐教學內容具有很強的創新性和實用性,對于我國本碩博人才培養的藥學教育來說,須以學術性教學的基本思路為指導,打破本碩博課程壁壘,消除本科與研究生課程重復問題,建立一體化課程體系,實現本碩博的順利、有效銜接并形成合力。其中,作為醫藥融合型人才的藥劑師培養尤為重要,臨床藥學專業是唯一培養醫藥融合型人才的專業,目前我國藥學教育側重于藥品的研制、開發和生產,臨床藥學專業的教學體系需要進一步調整和完善,以便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更大自主性和開放性。
參考文獻
[1]林以寧,霍融,馬世平.日本藥學教育改革現狀[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1):43.
[2]張裙瑋,葉樺.日本高等藥學教育改革簡介及思考[J].中國藥師,2007(3):277.
[3]徐曉媛,張潔菡,徐思遠.中日藥師型人才培養體系比較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5(3):142.
[4]林以寧,馬世平.日本6年制藥學教育的實習模式及特點[J].藥學教育,2012(4):60.
[5]唐娟,錢程.高等藥學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6):91.
作者:崔冬梅 周衛 單位:浙江工業大學
- 上一篇:藥學監護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價值
- 下一篇:中美藥學類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比較